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武三思的挑釁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太清妖道 本章: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武三思的挑釁

    明德殿中,劉仁軌看完《梓人傳》,點頭讚許的同時,也將文章遞給薛元超,姚令璋等等傳遞下去。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眾臣驚訝讚歎的同時,也好奇李絢手還有什文章,不下於此。

    李絢肅然拱手,沉吟說道:「除夕之時,陛下言有招賢之令,百工技者,多有沒於鄉野城肆之間,然天下治理,越是往下,越需要百工技者治理,如何發掘其人,才是關鍵,就如千馬之於伯樂。」

    「王叔請。」李顯頓時坐正,認真聽李絢所言。

    「是。」李絢拱手,然後起身,束手站立殿中,緩緩開口:「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馬……」

    說到這,李絢微微停頓,細細品味這句話,頗有些微言大義的味道。

    殿中群臣也安靜下來細細品味。

    收斂心神,李絢繼續開口道:「千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稱也。

    馬之千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而食也。

    是馬也,雖有千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嗚呼!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

    李絢抬頭,目光看向四周。

    劉仁軌,薛元超,姚令璋,歐陽通等人,神色還算平靜,但其他人,反應過來之後,官位越低的人,看向李絢的目光中,就越帶著期望和激動。

    滿腔鬱勃,盤折欲出。

    李絢目光將所有一切收入眼底,然後轉身看向李顯說道:「陛下招賢之令,招之英才,千馬,駑馬,奔而試之。」

    李顯緩緩點頭,麵色凝重。

    李絢麵色肅然的同時,心中不由得微微鬆了口氣。

    韓愈的這一篇文章之中,帶著鮮豔的悲憤之感,應該是他處於仕途低穀鬱鬱不得誌之時而作。

    李絢非常巧妙的,將它帶入到了普通民間百工技師的視角。

    尤其有前麵一片《梓人傳》,作為鋪墊,甚至可以牽連到早先的《過秦始皇帝論》,又有皇帝的招賢令。

    當然,皇帝的招賢令,更多的是針對普通的匠人技師,而不是文人才子,那樣就不合時宜了。

    如此才將一切順過去。

    現在之所以能讓李絢恰好拿出這件事情來做,主要還是因為嵩山封禪攻城的工期有些緊,才開始需要額外招募更多的工匠。

    李絢也開始進行自己的布置。

    今年洛河和渭河必然水漲,都水監便能夠更多的發揮作用,不少人事後,都會被收入都水監,然後順行天下。

    洛河,渭河。

    運河,長江。

    李絢的目光抬起,看向李顯。

    李顯輕輕點頭,這件事對他也有極大好處,不涉上層,專走下層。

    李顯就能更多的收攏人心,但又不引起皇帝的忌憚,不是壞事。

    李顯抬頭看向殿中群臣,輕聲問道:「諸卿,都有什看法,說說吧。」

    一瞬間,殿中群臣的目光全部都落在李絢身上。

    李絢原本想讓朝中兵部,戶部,工部,吏部,刑部郎中一級的官員,給李顯授課,講更多朝政治理實操層麵的事情。

    東宮官員對這些東西並不是很了解,所以到時候不管是提問,還是挑刺,都能更好的幫助李顯了解這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武三思的挑釁.

    些東西。

    隻是李絢沒有想到第一個被挑刺的人成了他自己,現在他也在等著別人挑刺。

    殿中眾人想要開口,但一時間也不知道從哪個方麵開口。

    柳宗元的《梓人傳》,韓愈的《馬說》,都是千古名篇,並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質疑的。

    更何況,這兩篇文章能夠傳諸後世,即便是有所漏洞,也已經被彌補。

    李絢所記的文章,也並不要一定就是文章的原貌。

    現在眾人想要挑刺質疑,很難。

    甚至更多的人,還在斟酌這篇文章的深層用意,以及與世影響。

    就在這個時候,劉仁軌開口了。

    「英雄豪傑必遇知己者,尊之以高爵,養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斯可展布其材。否則英雄豪傑亦埋沒多矣。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方便以後閱讀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武三思的挑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武三思的挑釁並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