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司馬懿的選擇

類別:未分類 作者:想要一隻狸花貓 本章:第二百五十章 司馬懿的選擇

    第251章 司馬懿的選擇

    雁門郡,白登山

    白登山,一座位於平城東十的小山,山腳下有渾水(禦河)蜿蜒流淌,然後匯入貫穿大同盆地的治水(桑幹河)中。

    其實嚴格來講,白登山千餘米的海拔不能算一座小山,但奈何周圍的陰山山脈、呂梁山脈、太行山脈大型山脈,或者山、洪濤山等山嶺,白登山和這些比起來的確顯得太過渺小,甚至用不值一提來形容也不為過。

    但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白登山和眾多華夏山川河流一樣,都有獨屬於它的曆史記憶——白登之圍。

    白登之圍,一場恥辱之戰,一場讓劉邦恨之欲狂的一戰,一場讓大漢公主和親,一場讓大漢向匈奴朝貢的一戰,是一場讓大漢蒙羞百年的一戰。

    不過往事已越千年,曾經擁有四十萬控弦之士,威壓漠北,打得大漢和親納貢的匈奴,如今早就衰落到極致,就連聖山狼居胥山都被鮮卑占據,他們現在隻能在天山一帶求存。

    但大哥莫說二哥,匈奴衰落至極不假,但人家好歹還能遠遁歐洲去欺負欺負小朋友,未來還能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匈奴帝國。

    再回頭看看如今的大漢,西都長安,東都洛陽,廣袤的中原地區都被曹魏占據,要不是有魏延這個變數橫空出世加入劉備陣營,恐怕大漢早就名存實亡了。

    所以說,時間才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不管是人或物,都經不起時間的侵蝕,十年、百年、千年、萬年、百萬年、億萬年,就沒有它磨滅不了的。

    ……

    “這真是一個好地方啊!”

    白登山上,魏延彎腰撿起一枚鏽跡斑斑箭簇,很明顯這不是曹軍撤離時留下的,而是四百多年前大戰遺留下來的,隨後直起腰俯瞰眼前的河山,情不自禁的感歎道。

    白登山,半個月前還是由曹魏控製,並在此駐軍同平城形成掎角之勢,威脅漢軍側翼,讓漢軍不敢全力專心攻城。

    不過就在魏延逼**城時,司馬懿突然下令收縮防線,放棄一切外圍據點,打算利用平城完備的城防工事來抵擋漢軍,作為平城外圍最重要的防禦據點白登山,自然也在曹軍的放棄範圍之內。

    司馬懿放棄白登山的行為,其實遭到很多人的反對,他們認為漢軍大兵壓境是不假,但白登山和其他的據點不一樣,有河流、高山等地勢可依,可謂易守難攻。

    當年四十萬匈奴都拿白登山毫無辦法,更何況區區七萬漢軍,如今未見漢軍一兵一卒就從白登山撤退,恐怕無法對數萬將士交代。

    再一個,一旦平城被漢軍攻破了,本就得不到信任的司馬懿恐怕會因此事而被問罪,所以眾將多次向司馬懿陳情厲害,希望他能收回成命,向白登山增兵維持住掎角之勢。

    不過司馬懿是曹叡欽定的北線統帥,持節鉞節製並州兵事,在他沒有更改命令之前,眾將心雖多有多不忿,但還是得不折不扣的執行下去,畢竟軍法嚴苛他們可不想腦袋搬家。

    當魏延領軍抵達平城,在得知曹軍放棄白登山後,直接稱讚司馬懿不愧曹操、曹丕兩代君主所忌憚的人,然後他同樣不顧勸阻在白登山上結營,絲毫不怕再來一次白登之圍。

    魏延選擇白登山紮營,理由有三:

    第一,別看漢軍來勢洶洶,但實際隻有七萬兵馬,而曹軍在平城就有六萬餘兵馬,在代郡以及幽州其他州郡還有曹軍的數萬兵馬正枕戈待旦,從整體局勢上看,幾乎和當年劉邦的輕兵冒進如出一轍。

    因此,找到一個易守難攻的落腳點來穩定大軍軍心,就顯得十分有必要。

    雖然魏延有把握在野戰中正麵擊敗兵力優勢的曹軍,相信三萬漢軍將士也同樣有信心,但奈何歸義軍沒有啊。

    第二,白登山是方圓十的製高點,從此處俯瞰下去,整個平城戰場將盡收眼底,可以更好的指揮漢軍作戰,所以指揮中樞擺在這最合適不過。

    唯一可惜的是沒有望遠鏡,不然曹軍城中的任何調動,他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製造望遠鏡太難太難了。

    魏延原本打算用水晶手工打磨出兩塊凸透鏡,但實際效果十分不理想,不知道弄壞了多少價值連城的水晶都沒得到成品,索性魏延就放棄使用水晶,他有錢是不假,但也不是這花的啊。

    至於玻璃那玩意兒倒是有,但都是五顏六色的,根本無法燒製出透明玻璃,之後魏延就絕了製造望遠鏡的想法,打算采用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肉眼。

    第三,魏延在白登山結營,其實是在回應司馬懿的示弱,因為就像曹軍將校所說的那樣,若司馬懿真打算同魏延做過一場,那他非但不會放棄白登山,還會向白登山增兵防守,隨後再調動幽州之兵對漢軍展開圍殲戰。

    如今司馬懿主動退了,魏延下意識想起空城計,當時的司馬懿大概率知道西城是空城,而在城頭鎮定自若彈琴的諸葛亮,他也知道司馬懿是知道的。

    也正是司馬懿知道,所以他才不敢輕舉妄動。

    因為沒有諸葛亮,司馬懿也就失去了利用價值,以曹家幾代君主對司馬懿的防備來看,諸葛亮隕落之日,是他身首異處之時。

    所以司馬懿選擇了撤退,他不是他怕城頭的諸葛亮,而是怕魏國朝堂之上的刀光劍影,養寇自保實屬無奈啊!。

    如今司馬懿的處境相較未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夏侯榮的驟然崛起,以及在曹營沉默了十幾年的徐庶突然加入,讓曹叡手中可打的牌逐漸多了起來。

    自然,曹丕的臨終之言又回蕩在曹叡腦海中。

    作為老陰比的司馬懿,他對自己如今的處境很清晰,他知道自己不能在平城取得大勝,因為一旦他在平城大破魏延,洛陽的曹叡必定心生忌憚,屆時運氣好點還能明升暗降保住性命,運氣差點直接被病死也不是沒可能。

    而在平城遭遇失敗後,他或許會被朝臣們彈劾,或許會被曹叡訓斥、革職,但最後還是會得到重用的,一個有弱點、有缺點、有汙點的司馬懿,更能讓曹叡信任。

    也不要覺得這事離譜,縱觀華夏幾千年曆史,在外寇入侵時都會有人在背後捅刀子,更何況是中原的諸侯爭霸呢。

    這是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無關乎勝負,無關乎正義。

    不過對於失敗,司馬懿自己不能接受,因為他今年已經五十好幾了,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下一次被啟用,所以他必須抓住這次機會,利用守城來拖延時間,等到冬天來臨魏延自會撤退。

    屆時,讓魏延無功而返的曹叡和朝臣隻會更倚重他,讓他繼續在並州構建防禦工事,來抵擋魏延的進攻,畢竟一個守成之將曹叡和曹氏宗族都放心。

    除了上述原因外,魏延還有自己的小心思,既然劉邦在此被匈奴圍困簽下了恥辱的條約,那他作為大漢臣子,自然有義務讓劉邦好好看看,胡人是怎被他磨滅在平城的。

    想起這些,魏延情不自禁的說道:

    “這是個埋骨的好地方啊!”

    魏延的話讓一眾將校感到莫名其妙。

    埋骨的好地方?

    “休元,你立刻讓將士們在平城東門外修築營壘,然後多造攻城器械,於明日正午對平城發起嚐試性進攻,後日正午發起總攻。

    另外,派出騎兵前往代郡監視幽州曹軍的動向,一旦發現他們有西進並州的跡象,無須抵抗,立即撤回至中軍聽命,我自有安排。

    至於你所獻的計策,自己施為即可,無需向我稟報。”

    魏延感歎片刻後,頭也不回的命令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這個魏延不一樣》,方便以後閱讀這個魏延不一樣第二百五十章 司馬懿的選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這個魏延不一樣第二百五十章 司馬懿的選擇並對這個魏延不一樣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