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

類別:未分類 作者:作家y6euDU 本章:讀三國演義有感

    我終於將古典名著《三國演義》讀完了。《三國演義》,也稱《三國誌通俗演義》或《三國誌演義》,是一部長篇曆史小說,流傳極廣,影響很大。《三國演義》取材於東漢末年和魏、蜀、吳三國的曆史,從東漢末年的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一直敘寫到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吳亡為止,差不多一個世紀。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係列故事。翻開書,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並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並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曆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昏庸無能的漢獻帝、樂不思蜀的劉禪,見利忘義的呂布、無能之輩袁術、優柔寡斷的袁紹、虛名無實的劉表、性格懦弱的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老實的魯肅,萬夫莫當的張飛、護主心切的許楮與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最後因三國各位皇帝昏庸無能,三國版圖被“能屈能縮”的司馬氏吞並,建立了西晉王朝。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軍閥爭雄的戰爭角逐中,浪起濤翻,必然會湧現出一大批能軍治國的人才。大顯身手,各自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史記。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司馬懿、趙雲,馬超等人。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LY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發明家。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曆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曆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讚他,歌頌他,熱愛他。可以說,諸葛亮在曆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三國曆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

    《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麵,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

    他聰明、狡猾、善於分析。赤壁之戰反映了他的能言,冷靜,祁山之戰表明了他的機智,執著,忠心。諸葛亮智絕天下,鞠躬盡瘁,處事謹慎, “空城計”,“三氣周瑜”,“草船借箭”,“七擒孟獲”,“八卦陣”,借荊州,取四川,這些都是“臥龍先生”諸葛亮的奇謀,讓劉備得以站住腳跟,使之成為促成三國鼎立的“漢張良”,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更使他形象高大。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

    諸葛亮雖為人謹慎,卻在兵出祁山的時候錯用馬謖,並拒絕魏延從子午穀出奇兵的險計,使得多年準備出征複漢的工作,敗興而歸。

    忠心事主,鞠躬盡瘁一代名相,在秋風蕭瑟的五丈原孤寂了光輝的靈魂。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瞞,出生於沛國譙縣(今AH亳州),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東漢末年權相,太尉曹嵩之子,三國時期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自封魏王。《三國演義》這部書對曹操的黑化嚴重,曹操本是一代奸雄,但在人們印象中是個奸臣,曹操從一代亂世奸雄成了白臉奸相的亂臣賊子,受到老百姓的厭惡和文人的口誅筆伐。殊不知,曹操的文學造詣極深,挑出來個詩歌都是經典。曹操率兵打仗可謂是出神入化,他詮釋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用兵之道。後人詬病曹操的原因之一,就是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殺了人家還這理直氣壯。可史實上,曹操隻是說了“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本是就事論事,但加了寥寥幾字,將曹操推進了萬丈深淵。而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太片麵,那並不是曹操的想法。曹操的謀士獻計,說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敵方勢力為了把他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才說他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且沒有曹操,東漢亡得更早,曹操早期是漢室忠臣,隻不過後來野心膨脹,也理所當然。漢室氣數已盡,必須有人來開創一個新的王朝。曹操代表了寒門庶族(易中天先生觀點)打壓士族,欲開創一個新的王朝,卻被愚忠迂腐的儒生寫成奸佞。可悲可歎可惜,但曹操依舊是曹操,是那個胸有韜略、頗有英主之氣的曹操。過了千年萬年,他依舊是曹操。

    關羽,他的忠、義、勇、氣,很令我欽佩。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東漢末年名將,被後世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河北解良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人稱“美髯公”。書中描寫為:丹鳳眼,臥蠶眉,麵如重棗,唇若塗脂,手提青龍偃月刀,胯下千追風赤兔馬。可謂氣宇軒昂,威風凜凜。關羽文武雙全:他讀過很多書,知春秋,明大義;他武功蓋世,斬大將顏良、文醜,三戰呂布不下,

    關羽的忠,驚天地,泣鬼神。“身在曹營心在漢”流芳千古。書中記載:“曹操素愛雲長武藝人才,欲得以為己用,所以待之甚厚”,既如此,仍未能收得關羽之心。後有人以詩歎曰:“奸相枉將虛禮待,豈知關羽不降曹。”

    關羽的義,驚天動地。“華容道,捉放曹”眾所周知。關羽為了報答曹操禮待之恩和放行之情,不惜違背軍令狀,以身家性命當代價,在華容道捉又放曹操。當初若不是這樣,可能就不會有後來的晉朝了。

    關羽的勇,驚世駭俗。“千走單騎,過五關、嶄六將”聞名遐邇。關羽為見到劉備並保護好劉備的兩位夫人,一路拚殺,無人可敵,無人可擋;“單刀赴會”,隻身入敵深境,無人敢言,無人敢害。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演義讀後感》,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演義讀後感讀三國演義有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演義讀後感讀三國演義有感並對三國演義讀後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