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隻為明天更好

類別:未分類 作者:無聊的者 本章:第三章:隻為明天更好

    很快五年過去了,五年的時間,於永龍和於永智各自過著不同的生活。於永龍經常跟著高年級的同學在街上逛,於永智則一心專注學習。於永智的父母非常關注於永智的學習,給他買了各種學習資料和智力開發遊戲;至於於永龍,他們也不反對,因為家的生意總要有人繼承,於永龍早點進入社會也好。

    現在於永智要去上高中了,於永龍則真的履行了他之前對於崇寶說過的話:“我要是到了你這個年齡,我就去少林寺學武功。”於崇寶得知於永智要去少林寺,便給他師傅永竺寫了一封信推薦。於永龍身體也不錯,永竺很喜歡,再加上是於崇寶的兄弟,便收下了於永龍。

    永竺發現於永龍的身體狀態和於崇寶的很是相似,他便用於崇寶的經驗來教導於永龍,希望著他能像於崇寶一樣,成為下一個少林寺眾房院第一弟子。但是永竺注意到,於永龍立馬融入到了眾師兄中,經常更他們到山下玩。他想,即使於永龍苗子再好,倘若不多下功夫,是不可能做到眾房院第一的。但是於永龍很活躍,能跟寺的每個人處的很好,沒事的時候就跟人比武切磋,甚至找比他高幾輩的大師兄比劃比劃。永竺想這是於永龍獨特的地方,隻要自己嚴格管教,於永龍還是能成為第一弟子的,隻是可能時間會長一點。

    果然,於崇寶花了五年時間成了第一弟子,於永龍第六年才完成了這一任務。於永龍下山後,爸媽就不讓他再隨便跑了,他需要熟悉家的生意,準備接手。

    於永智順利考上了中華大學,這有最先進的實驗室----A市光電國家實驗室。於永智喜歡生命科學,對光電也有著濃厚的興趣,早在高中時就便帶領一個小隊奪得全國青少年杯創新大賽冠軍。於永智很幸運,大一時就如願進入了國家實驗室生物醫學光子學部。這個光子學部是由學校生物醫學工程和光電通信組合的研究部,主攻生命科學的前沿領域。

    當時的政府認為,泱泱大國13億人,生命科學一定要走在世界的前列,所以組織科學家,決心在生命科學領域做出一番成就來。2003年的香山科學會議主題定為“數字化虛擬人體研究的發展和應用”。由於兩年前相關的會議就已經召開,所以這回再次參加會議的專家們都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目標規劃,據說當時會議空前熱烈,影響非常大。

    不久,由 C市南方大學打了頭一炮,他們從20名自願捐獻者(死刑犯)中挑選了一位28歲的健康青年,他沒有任何遺傳和傳染疾病,對這項工程來講十分理想。醫生將人體冷凍,然後用精密切削刀橫向切削屍體,每片隻有0.2mm厚。然後用高效數碼照相機和掃描儀對每一層切片成像,獲得人體切片的第一手資料。

    這次實驗中用到的照相機像素達2200萬,分辨率為4040×5880,是世界上0.2mm虛擬人切削中分辨率最高的數據集。此外,按60兆一幀釋放,該數據集的數據量超過540千兆,為世界之最。

    切片照片獲取後,工作移交給 A市中華大學光電國家實驗室。實驗室生物醫學光子學部劉謙博士帶領24名科研人員,對這份珍貴的數據集開始後續攻關研究。劉謙工作組再次發揚了我國科學家研發“兩彈一星”的精神,通過“百日大戰”,處理圖片20萬張,完成了海量數據的構建與管理工作,並初步建立了曆史上第一個完備的高分辨率人體生理係統三維解剖結構數據集,成為世界上獲取體素最小的人體三維數據結構。

    當於永智進入實驗室時,這個項目已經完成兩年了,所以他沒有能參加。但是數字人工程還有很多工作要完成,更多的難關有待突破。比如說現在的數字人隻能在電腦上進行實驗模擬,不能實現物理化逆向複原。但是中華大學在這方麵已經做到了全國領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關實驗設備也非常到位。所以於永智還是很幸運的,他可以跟著導師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向前研發。

    於永智的導師--吳啟思,專攻數字人物理逆向複原。也就是探索一套可行的方案,將虛擬數據集導出,構建物理真實人體。重建的人體可以具有正常人的一些基本反射反應,比如受到傷害刺激後會躲閃,麵部表現一定的痛苦表情;皮膚被劃破後,會流血,同時整個血液係統會啟發凝血機製,將傷口愈合……

    於崇寶的導師經驗很豐富,知識非常全麵,是個全才,做數字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這位導師是七八十年代培養出來的科學家,思維不是放得很開,腦子也沒有什超新的怪想法。導師看重了於永智有這一點,所以決定培養他,希望他能在這方麵取得突破,成就曆史。

    做這項實驗,因為保密性和道德問題,中華大學把實驗室放到了一個非常秘密的地方,隻有實驗室的人員才能進入,而且身份辨別采用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識別技術。

    於永智的導師在大一的一年指導他熟悉數字人實驗的一切程序,還讓他把大學四年的課程全部通過;大二時,於永智跟著導師一起設計方案。一套方案設計下來,於永智腦袋都變大了,無數的程序代碼和各種複雜的電子線路板讓他嚐試到了科學探索的艱辛;而且導師硬是把硬件的搭建全交給了於永智。最後於永智花了一個星期,把那個龐然大物給建立了起來。

    第一套方案模擬失敗,導師有點沮喪,畢竟他的時間不多了,這樣的工程做下來,整個人都變會老幾歲。於永智卻是愈戰愈勇,現在他對整個實驗都有了底,做各種工作也駕熟就輕。導師看到於永智的成長,很是欣慰。他知道,他是不可能完成這一曆史使命的,於永智便是最佳人選。大三時,於永智和他的導師依然在測試,可是方案都行不通,都不能將虛擬人數據成功導出。

    於永智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實驗室,實驗室就隱藏在中華大學東九樓前的湖的地下室。有時候在下麵呆久了,於永智就會出來,到東九樓去聽課。說真的,於永智覺得,無論如何也要到課堂上聽聽老師上課,這樣才叫上了大學。於永智沒有固定的課表,他走進哪間教室就坐下來聽課,理學,工學,文史哲理,藝術考古等等,每堂課他都戀戀不舍。一次光學課堂上,授課教授在介紹一款新加坡發明的激光器,它的特殊之處在於能夠精細地捕捉或放置原子,並分析原子的化學性質。於永智聽到後,猛然地站了起來,失口大喊:“我想到了!”馬上,於永智意識到自己失態,馬上道歉。

    “這位同學,請問你想到什了?”那位教授問道

    “哦,我是想有了這樣的激光器,以後就可以精確地捕獲癌細胞了。”於永智隨便找了個答案。

    “不錯,這位同學,我們課後可以商量一下。”老師說道。

    沒等下課,於永智趁老師轉向黑板的時候,偷偷地溜走了。他飛一般地跑到了實驗室,找到了他的導師。

    “老師,我想到了,我們必須從頭做起,因為電腦中的數據集來源是切片的成像,通過三維重建而帶來的,因此很難完好無損地恢複那個人的全體。我們要自己采集,然後再重建。”於永智氣喘喘噓噓地向導師說道,“我剛才了解到一款可以采集原子的激光器,能夠把原子一個個采集下來,並分析其元素性質,隻要我們把激光器采集的原子的位置全部記錄下來,然後再用激光器挑選指定的原子,把它們按原來的位置‘放回去’,不就行了嗎?”

    導師說:“可我們怎樣記錄原子的位置呢?這可是比海量還海量的數據量啊!”

    “哦……”於永智被問住了,好像剛要黎明,又來了日全食,天又暗下來了。

    “啊,老師,這太簡單了,你看啊,”於永智開始用手比畫這個方案“我們用電腦記錄激光器的走行路徑,激光器每捕獲一個原子,計算機就把它看做是程序的一步,記錄下來,這樣當捕獲完後,計算機就得到了一個激光器探頭的走行路徑程序。然後......,然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計算機再反走一遍程序,不就行了嗎!隻要激光器探頭連接到一個能精密連續走行的支杆,其餘的問題我自問沒問題。”於永智拍著胸脯向老師保證。

    “等等,於永智,你讓我再過一遍,現在有點懵,不,我被你搞亂了,這……”吳啟思打著手勢穩住於永智的激動情緒。

    其實,導師現在一點也不亂,憑他幾十年的工作經驗和直覺,他已經知道這就是最理想的方案,隻是他現在比於永智還要激動,真的無以言表,所以才這搖著手。吳啟思先讓於永智去看看試驗設備,自己呆在辦公室,好讓情緒穩定下來。過了半小時,於永智回來了,此時吳啟思現在平靜下來了,可是看到於永智的表情有點問題,便問他:“怎了於永智,出了什事?”

    “老師,我們這個方案恐怕不行!”於永智說道。

    “啊,為什不行,又有哪出了差錯?”。吳啟思的心又被懸起來了,這次他幾乎要絕望了。他知道,科學家都能想到很完美的方案,但是一旦執行起來,才發現有些問題被忽略了。

    於永智看老師坐下來了,就繼續說道:“兩年前的數字人男一號,光切削就用了27天,數據量達500多千兆,對計算機來說,負擔已經很大了;而且據報道,單單就切片水平來講,如果切的再薄一點(小於0.2mm),數據量更大,很多研究單位的計算機都承受不了這樣的數據量。而我們則是要一個原子一個原子地去把人體分解下來,這個數據量恐怕,當今還沒有哪一台計算機能受得了。所以……”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數字人與靈魂》,方便以後閱讀數字人與靈魂第三章:隻為明天更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數字人與靈魂第三章:隻為明天更好並對數字人與靈魂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