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潮落潮生渡口風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乾隆四十八年 本章:第六百四十二章 潮落潮生渡口風

    趙翼暗自得意的從信封中抽出趙新的親筆信,隻掃了一眼,便不由「咦」了一聲。坐在他身後的兒子趙廷彥忍不住探身一看,也露出了驚訝之色。

    趙新的這封信要說內容上其實沒什,白話居多,而且大都是讚揚之詞,他說趙翼是「有經世之略,然而未盡其用」,又說袁枚「才雄學博,不屑寄人籬下」等等。其實以他如今的地位本不必如此,不過為了給汪中麵子,給北海鎮的新科舉壯聲勢,總要配合一下。

    當然如果隻是這些倒也罷了,頂多讓袁趙二人暗暗得意,最主要的是他那一手硬筆字引起了趙翼的興趣,頗有耳目一新之感。

    要知道明清時代但凡在科舉上成就的人,無不是寫的一手好楷書,也就是館閣體。雖說這玩意千手雷同,毫無個性,但卻是讀書人安身立命的入門功夫。

    令趙翼驚訝的是,趙新的這封信通篇都是用小楷寫成,雖說看上去不像是毛筆寫的,但依然寫出了毛筆的筆意,頗有歐楷的味道。每個字的筆劃雖然纖細,但字跡剛勁有力,飽滿緊湊,偶爾放縱舒展之間,又如長槍大戟,一看就是下了多年功夫的。單就這筆字而論,拿一個秀才輕而易舉。

    好吧,趙新他爹要是在場,一定會覺得很欣慰,當初用大巴掌逼著兒子臨摹了十年的鋼筆字帖,總算沒白費工夫。事實上趙爸當年是打算讓趙新進體製內工作的,有筆好字絕對會受重視;奈何趙新實在不喜歡那個氛圍,呆了兩年就辭職了。

    此時一旁的袁枚也覺出不對勁,便湊過來端詳了片刻,不由嘖嘖稱奇。他忍不住對徐大用問道:「恕老朽孤陋寡聞,這樣的寫法還是頭一次見到。敢問貴上的書法跟何人所學?」

    徐大用哪懂書法啊,他那筆蛛蛛爬的字還是這幾年硬著頭皮學的。袁趙二人見他一副茫然的樣子,也就不再問了。

    相比於趙新的客套話,汪中的信的內容就詳實了許多。他首先闡述了八月初北海鎮新科舉要考的內容,總的原則就是「正本清源、弘揚經學、文須有用」這十二個字。

    袁枚看了不禁曬然一笑,心說好你個汪容甫,折騰了大半天,原來搞的是顧寧人那套。然而他再一想,汪中、江藩、洪亮吉、焦循、段玉裁、劉台拱這些投靠北海鎮的不都是顧炎武的傳人!

    祖師爺既然都這給力了,汪中等人自然要奉行不渝。

    話說在顧炎武的著作《日知錄》,關於科舉製度和八股文的批評幾乎占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開篇七卷都和八股文直接相關;16~17卷是專門對科舉製度層麵的闡釋;

    分之所固有,職分之所當為,而各俯焉以盡其力。」

    到了明初老朱當政,這位自然要繼續用本家的教材當考試大綱,不過那時的標準跟後來不一樣,也備受顧炎武推崇,認為隻有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人才。

    明初的進士科要考三場,第一場是三道《四書》題,第二場考論一道,第三場是策一道。當噴子誰不會啊?噴完了得有解決辦法才行。此外三場都過了還沒完呢,後麵還有五關要過,騎、射、書、算、律。

    然而到了成化年間,「八股文」出現了。所謂的「股」,其實就是對偶,要求一正一反,一虛一實,一淺一深。

    考生一上來落筆先要破解題目的意思,講三句,這是四股;中間過接兩到四句,承接主題闡明其意,這又是四股;然後還得解釋聖人幹嘛要這說,所以得收兩句,叫原起;最後再作大結。

    這樣的規定其實主要是為了統一判卷標準,否則動不動就來個三千字作文,考官就得瘋了。隻要前三句破題沒說對,後麵寫的再好也沒用,直接就pass掉。

    明代的八股文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從明初至成化的八股文,稱為經義文,還沒脫離「宋元經義」的舊製,以經解、注疏為主。

    成化到嘉靖是八股文的定型期,且將古文技法融於其中中,講究「以古文為時文」,開啟了明代八股文的鼎盛局麵。

    然而到了隆慶、萬曆以後,在政治腐敗、黨爭激烈、心學盛行等多種原因的促成下,程朱理學的尊崇地位開始動搖,傳統理學也開始走向渙散,八股文也由此發生了重大變革。

    這一時期製義流派眾多,雖然一個個寫的花團錦簇,然而卻對國家政治百無一用,偏重文字技巧,離實就虛,一時間八股文的文學性被發揮得淋漓盡致,湯顯祖、顧憲成、袁宏道、陶望齡、董其昌等等,不勝枚舉。

    這其中坐而空談的心學在其中起了很壞的作用,尤其是「浙中派」。比如王畿就曾說過,舉業便是德業,非兩事也。這意思就是說,隻要能考中秀才舉人乃至當上進士,無德也成了有德;既然如此,貪腐也好,黨爭也好,乃至禍國殃民,都無關道德。

    至於到了晚明和清代則更是完犢子,而滿清自然更需要得用理學和八股文來禁錮思想,通過功名利祿讓文人放棄人格,成為奴才。士人的道德功業和文章氣節變成了一家一人之事,讀書人專注於獵取科名,為應試而讀書寫作,無視經史,有些人甚至連蘇軾都不知道是誰。

    由此一來,那些以經史之學為根基,遵經守正的文人,在創作八股文時就無法與當時借題發揮、務為奇詭的時文風尚相契合,所以就會屢試不中。

    就好比汪中、洪亮吉、劉台拱、江藩、焦循這些人,他們中秀才都很容易,到了舉人進士這一關死活過不去。不是他們的才學不夠高,而是因為他們對八股文的價值取向就跟主流不一樣,而且雙方的思想分歧根本沒有通融的餘地。他們這類人要想通過科舉考試,一展胸中抱負,就隻能妥協低頭。

    不管是袁枚還是趙翼,兩人都對這樣的情況深惡痛絕,然而卻又無能為力。滿清皇帝要的是一群聽話的奴才,而不是有獨立思想的人,隻要百官跟著自己的指揮棒轉就好,為民造福都是皇帝的功勞!貪腐算個屁啊,殺一批就好,後麵有的是排隊等著的。

    汪中的這封信袁枚看的很慢,以至於趙翼那邊都把趙新的信看完了,他這邊才看完第二頁。話說他和汪中其實是認識的,還曾在對方麵前吃過癟。那還是八年前,汪中到訪小倉山,看到書齋中的一副對聯居然寫著「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汪中那是號稱「無書不讀」的人,他其實根本瞧不上袁枚,心說充什大瓣蒜啊!

    於是在之後的交談之中,他便調侃袁枚,說聽聞賢兄讀過墳典索丘,真可謂博覽群書。今天小弟特意來此借閱此書,不知可否?袁枚當然拿不出來,便有些發窘,麵子上下不來台,等汪中走後,便趕緊叫人撤了對聯。

    簡而言之,汪中在這封信說的很明白,北海鎮開科取士當然還是要用八股文作為答題的標準,不過考生沒必非要再代聖賢立言,於國家民生有益才是第一位的。而且他言明趙王有意放寬標準,提高考取的人數比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趙新沈璿一萬隻熊貓》,方便以後閱讀趙新沈璿一萬隻熊貓第六百四十二章 潮落潮生渡口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趙新沈璿一萬隻熊貓第六百四十二章 潮落潮生渡口風並對趙新沈璿一萬隻熊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