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製鏡

類別:未分類 作者:拂麵不周風 本章:第33章 製鏡

    六年來的穿越生涯,讓李儉無比清楚,在這個時代,農業生產永遠是最重要的。但適合耕種的土地畢竟有限,為了吃飽,古人選擇了與時代生產力相適應的精耕細作和輪休製度。

    在當縣令期間,李儉能做的事情其實並不多,他隻是在權力範圍內,盡可能公平地給百姓分配土地,興修水利,四處修建水力磨坊,以便在百姓服兵役、徭役從而導致青壯勞力缺乏的情況下,盡可能地節省一些人力。

    罷官隱居後的這幾個月,李儉才第一次真正近距離、長時間、全過程地觀察了這個時代農民們種植莊稼的情況。

    在他的小別墅外,就有百姓在山間相對平坦的空地開墾出來的田地,關中百姓多種麥、粟,也就是小麥和小米。由於最近幾十年氣溫漸升,關中變得炎熱潮濕,於是有些水源充足的地方,也開始種植起了水稻。

    然後李儉就注意到,此時的百姓已經開始使用農家肥,也就是人的糞便、尿,以及家養的雞、鴨等的糞便。但對農家肥的處理很是簡單,以水浸泡,添加一些用鍘刀鍘碎的青草,倒一些草木灰,泡到發出難聞的味道,然後用木瓢灑在田間。

    於是李儉便仔細詢問了村的老農,又多方詢問,翻閱查找書籍,發現《齊民要術》、《四時農令》等農書中,也並沒有關於農家肥或是綠肥的記載。

    李儉便開始拚命回想他接觸過的農家肥現代技術,得知自家少爺對農家肥感興趣,馬叔便也提了一些意見。

    作為李府的門房、車夫、護院、園丁,身兼數職的馬叔在朔方時也是個農民,而且還是前隋的老府兵,他有一兒一女,兒子十二三歲,跟在李儉身邊當個書童。

    馬叔告訴李儉,朔方那邊因為牛馬眾多,故而當地的百姓將牛馬糞便收集起來,摻秸稈、青草和草木灰,疊以篩過的細土,堆捂兩三個月,然後覆蓋在麥苗的根部土壤附近。

    之所以用草木灰,馬叔認為是殺蟲卵,對於這種完全屬於經驗的方法,李儉立刻記錄了下來,但他覺得,草木灰的作用應該不止殺蟲卵,還能補充農作物所需要的鉀。

    於是李儉最終確定了堆肥和漚肥兩種方法,實際效果如何,他還得做一番對比試驗。於是安排馬叔尋了幾個附近的村民,在李儉的指導下,開始動工。

    李儉首先讓人挖了幾個土坑,將從附近各個村子以及道觀收集而來的人糞、小便,分別倒在土坑中,又分別加入秸稈、鍘碎的青草、草木灰等,以木板覆蓋,用濕土密封。

    然後又收集牛馬糞便,由於李淵推崇樓觀道,故而樓觀每日都有許多香客信徒,多有客人坐馬車前來,於是各個道觀收集的糞便又被李儉買來,按照馬叔說的方法堆捂。

    同樣地,李儉也分了幾堆不同添加物的肥料作為對比,其中還有兩堆用黃泥覆蓋,從而更好地發酵。

    忙完了這些,李儉給找來幫忙的村民們發放了工錢,便決定等著發酵結束後打開來,對比一番後看看具體的效果如何。

    然後他便將幾位聞訊趕來察看的師兄們請到了書房,這些師兄們聽說李儉在擺弄各種糞便,知道這位心思機巧的師弟必然是有什新發明,於是紛紛趕來。

    李儉解釋說:“我偶然有些心得,便先做個試驗,等得到結果,再告訴眾位師兄們!”一個師兄便說:“師弟這幾個月好生清閑,便沒有其他新的發明了嗎?”於是師兄們都眼巴巴地盯著。

    此前李儉發明白硝製冰法,又在周至縣北重修玄真觀,現如今玄真觀的白硝生意做得極大。以硝製冰,這個方法一看就會,幾乎沒有什技術門檻,但玄真觀依然賺的盆滿缽滿。

    畢竟背靠長安這個全世界範圍內都是數一數二的人口眾多、消費力強的大城市,而且關中地區也是全天下人口最為密集的精華區域,所以哪怕白硝可以反複使用,銷量依舊很是誇張。

    畢竟現如今是個上年紀的人都能察覺到,四季的天氣是越發溫暖、炎熱了起來。最開始柴府主要是在夏天賣冰,後來漸漸地鋪開,賣白硝反而占了大頭。

    益州那邊來長安的商人,買了些白硝製冰成功後,覺得若從長安買白硝,還不如找人自己生產。但如何提純白硝,自然就隻能去找會煉丹的道士們。

    岐暉的身份擺在這,作為關中地區影響力最大的樓觀道,本派別的道士們自然是不會被益州商人收買,於是益州的一些商人轉而尋求青城山等地的道士,花巨資研製成功後,發現跟從長安買白硝運來,成本相差也不大。

    畢竟玄真觀也屬於樓觀道的產業,當初李儉挑選留在觀中的道士們,每日就是用各種方法研究如何降低提純白硝的成本,有他們在,玄真觀的白硝成本控製的一向很不錯。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初唐第一縣令》,方便以後閱讀初唐第一縣令第33章 製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初唐第一縣令第33章 製鏡並對初唐第一縣令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