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築基數量,陳淮生都是信心百倍。
無論是當初自己從臥龍嶺脫離出來自拉圈子開始,陳淮生就有意識地再走精英路線。
選擇和邀約一道“創業”的都是原來重華派中的出類拔萃的人物,在稟賦上都有著很高的標準,這也從這些人從加入雲中山開始一直到和自己輾轉來到大槐山之後的表現就能看得出來。
趙嗣天和唐經天無需多說,他們現在的表現已經證明了一切,而如曾國麟、井中鴻、楊虎生、季懷江、燕赤霞、朱燕華這些人也都表現出了應有的水準。
哪怕是有點兒“裙帶關係”的閔青鬱、許悲懷、淩凡、任無垢、姚文仲幾人,一樣也當得起這種選擇標準。
宣尺媚就不用說了,還有後續加入的佟童,絕對都是大大超出了這種標準。
當然也有達不到這種要求的,如魏武陽、雲蕾以及歐婉兒在元寶寨收納的元寶寨陳氏子弟,但這也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考慮。
隨著老重華的並入,一大批具有極大潛力的年輕弟子加入,加之本身原來大槐山中亦有多人具備了在未來幾年衝擊築基的弟子,如方寶旒、燕青霞、佟童、古韻春,甚至連淩凡和許悲懷如果自己刻意栽培的話,亦有可能,而老重華這邊的袁文博、卓一行這些人可能在一兩年內就能突破,所以在築基數量上,陳淮生甚至有把握十年內達到四十人都不是夢想。
築基數量和質量是一個宗門未來最大的保障,隻有擁有一大批稟賦好、進境穩定的築基,這個宗門的發展後勁才能得到持續提升。
現在大槐山已經隱隱有了這種風範,陳淮生也希望能一直保持下去。
提了目標,接下來就是需要具體實施落實的事項。
重返臥龍嶺變得迫在眉睫。
滏陽道這樣大一塊擁有大量人口且沒有特別強勢的宗族世家勢力的區域,你不去占領,肯定就會被別人占領,鳳翼宗對南部已然動手幾次,幽州那邊暫時沒有餘力,但是當他們發現他們可以擋住北戎人襲擾,還有餘力來兼顧滏陽道北部時,那就會毫不猶豫地南下。
但陳淮生也清楚,現在尚未完全整合到位的大槐山其實並不適合立即大舉重返臥龍嶺,雖然商九齡和丁宗壽都表現出了願意與大槐山徹底合並的意願,但是畢竟是重新捏合的兩個群體,即便是有原來的淵源,但這種生熟間雜的距離感仍然需要時間和互動加上利益來彌合和融和。
陳淮生把這一點考慮得更謹慎一些,他寧肯把問題想得更複雜一些,準備更充分一些,也不願意到頭來弄成夾生飯,讓新老成員都心生嫌隙,那會讓付出的代價更大,而且在時間上也耽擱不起。但臥龍嶺那邊不能不去,之前大槐山這邊已經有了一些安排,提前作了一些準備,現在關鍵就是誰去那邊重新開拓和主持大局,先要把架勢拉起來,宣布這是有主之地,尤其是需要對鳳翼宗和幽州寧家宣誓主權,並重新把原來環繞在臥龍嶺這一圈東西南北的地方勢力收攏起來。
陳淮生考慮過自己親自東去,但最終還是放棄了這一想法,大槐山經曆了數年的積累,在條件上已經超過了臥龍嶺,而且大部分弟子都需要留在這邊修行,如何給弟子們提供一個完善良好的修行進程也刻不容緩,這都需要他主持大局。
最終的結果就是不出意料的由丁宗壽、公孫勝、李煜、趙嗣天四人為首前往進行為期三年的“固基計劃”。
但這個計劃的實施也要等到半年之後,等到明年開春氣候轉暖,再來實施。
與此同時要在衛懷道這邊立即啟動“強基計劃”,就是在最短時間內將懷陽城、蘆岩鋪、衛河集三地的民心人氣鼓舞起來,讓大槐山的威望信譽在這些地方的凡人中深入人心。
這也是一個為期三年的計劃,在之前大槐山已經有準備地提前作了很多鋪墊工作,尤其是在懷陽城和蘆岩鋪,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現在衛河集納入進來,也需要立即鋪開。
這樁事情就要由商九齡、唐經天、曾國麟等人來負責。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