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四十六章 母子相見

類別:未分類 作者:四時清 本章:正文卷 第四十六章 母子相見

    李貞吉宦海沉浮數十年,即便心中思緒萬分、波濤洶湧,表麵上卻八風不動。

    可惜的是,他遇上的是最擅明察秋毫的胥琰。

    胥琰敏銳地從李貞吉的一些小動作中察覺到他緊張的情緒後,便不由自主地推測到底什能讓這位執掌一座衙署的大齊高官突然改變心意且心緒不寧。

    聯想到他傍晚去韓相府走的那一遭,再結合李貞吉突然轉變口風、態度積極地要幫他達成所願,胥琰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韓競。

    “出使大齊前,父王曾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促成與大齊的合作。不瞞李大人,我在到達新京後心一直懸著。”

    說到這,胥琰頓了頓,而後盯著李貞吉的眼睛繼續說道:“要不是父王勸慰我說大齊韓相爺愛民如子、智慧過人,隻要他知曉我的到來定會促成此事,我還真不敢走上這一遭。”

    李貞吉聽聞此言臉上肌肉不受控製地顫了顫,他避開胥琰的視線,竭力用平淡的、沒有一絲起伏的聲音回道:“原來如此,看來您父王對韓相爺還挺推崇。韓相爺的確為國為民鞠躬盡瘁。”

    與此同時,他心中卻再次掀起滔天巨浪。胥琰這番似是而非的話好似恰恰證實了他此前的推測,北漠大王子與韓相爺早有交往,甚至可能私下有合作。

    李貞吉不由得暗自慶幸,幸好韓管家來得早,讓他沒有太過得罪胥琰。否則,等他把胥琰晾了幾日再談此事怕是已經把人得罪死了。

    另一邊,胥琰也從李貞吉的反應中得到了他想要的信息。他確認韓競應是已經把助他促成雙方合作的指示給到了李貞吉。

    如此一來,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三言兩語中,胥琰和李貞吉之間的地位就調了個兒。

    胥琰化被動為主動,直接掌握了接下來商討合作事宜的節奏。

    李貞吉心緒大亂之下無力撥亂反正,隻能跟著胥琰的節奏往下走。

    胥琰真正辦起事來幹淨利落、絕不拖泥帶水。他很快就將大王子提前準備的國書交給李貞吉,並一條一條逐一地向李貞吉解釋了大王子一方關於雙方合作的訴求和期望。

    事關重大,李貞吉隻得打起精神來一一甄別識記。

    這些條目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兩人花了大概半個時辰的時間才梳理清楚。

    結束後,胥琰對李貞吉鄭重道:“接下來就全靠李大人了,還望李大人不吝相助。”

    李貞吉強忍著對條目導致的頭昏腦脹,保證道:“殿下不必擔心,本官定全力以赴。”

    胥琰見李貞吉似乎有些難受的樣子,體貼道:“諸事已畢,夜已漸深。就不耽誤李大人的時間了,我等先行告辭。”

    李貞吉也不想再受煎熬,“那本官就不送殿下了。來人,送胥琰殿下回去安歇!”

    一直候在門外,正哈欠連天的仆從聽到李貞吉的吩咐立刻清醒過來,一邊連連應聲,一邊進屋請胥琰和阿莫返回住所。

    回到鴻臚寺為他們安排的住所後,阿莫忍不住興奮道:“小主子,有了今晚這一遭,我們的任務是不是很快就能完成了?”

    胥琰揉了揉眉心,“你把此事想得太簡單了些,大齊朝廷雖然看上去是韓競得一言堂,但暗中卻有各種勢力下場博弈。就算明日李貞吉將此事上報朝廷,也隻是走出了第一步而已。且等著吧,後麵有得談呢!”

    “啊?那我們豈不是短時間內根本沒辦法返回北漠了?”

    阿莫有些失望,即便大齊繁華無比,有很多見所未見、甚至聞所未聞的新鮮事物,阿莫最記掛的卻仍是遠在北方的家鄉。

    他的這些心思都寫在了臉上,胥琰想看不懂都不行,可他也沒什可說的。畢竟他總不能告訴阿莫,他主子之所以在大王子麵前強烈推薦胥琰出使大齊,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做最壞的打算。

    話句話說,即便大王子在與達勒的鬥爭中慘敗,已經身處大齊的胥琰仍能安然無恙。

    縱使韓競這個大齊第一權臣不願在明麵上承認胥琰母妃這個女兒,他也定會在看到胥琰在新京中艱難地掙紮求存時伸出援手,讓胥琰得以體麵地活下來。

    但這些事胥琰是萬萬不會講給阿莫的,畢竟這除了會讓阿莫陷入悲觀的情緒中無法自拔外並無任何好處。

    於是,胥琰裝作很自然地激勵阿莫道:“想要回到北漠,就盡量幫我做事。咱們齊心協力趕緊將此事了解,到時候想去哪都可以。”

    “是,奴都聽您的!”

    胥琰一句簡單的話就能讓阿莫恢複滿滿的活力。

    折騰到此時,時間是真的不早了,胥琰就吩咐阿莫先行退下。之後,他很快躺到床上進入夢鄉。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嘉和紀事》,方便以後閱讀嘉和紀事正文卷 第四十六章 母子相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嘉和紀事正文卷 第四十六章 母子相見並對嘉和紀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