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七十六章 所見略同

類別:未分類 作者:四時清 本章:正文卷 第七十六章 所見略同

    盧明遠的這一番分析可謂是條理清晰、有理有據。

    泰和帝聽得很是滿意,他緩緩點頭道:“明遠所言不差,朕對北境和南境的確不怎擔心。可以你所言,朕反倒對近在眼前的幾州疏於掌控,卻是為何?你來為朕和均衡解釋解釋。”

    盧明遠躊躇了一下才說道:“這個問題牽涉甚廣,真要說起來怕是要追溯到前朝末年。微臣若不是曾纏著祖父講古,怕是也難以回答上來。

    陛下既是想聽微臣解釋,那在下便鬥膽說上一二。若有不妥之處,還請陛下和郡王殿下見諒。”

    泰和帝鼓勵他道:“但說無妨!”

    盧明遠這才繼續解釋道:“大齊腹地這六州環繞舊都和新京,由西至東依次為司州、洛州、平州、冀州、青州和徐州。

    這其中,司州、洛州和冀州境內多有傳承久遠的世家大族。如今在大齊世家中執牛耳者的鄭氏和王氏便舉族居於司州,做了數百年皇城的舊都也在司州。說起來,大齊皇室在前朝也是洛州境內有些名望的世家。

    前朝末年,上有昏聵無能、一心享樂的帝王、下有屍位素餐、魚肉百姓的官員,連年天災逼得百姓們起義不斷,外敵入侵則占據了座座城池,中原王朝一時間搖搖欲墜。

    彼時,一些出身世家、憂心天下的官員紛紛勸諫前朝末帝,希望能撥亂反正,卻被奸佞小人抓住機會反戈一擊。前朝末帝聽信讒言,動用刀兵將不少世家大族舉族抄滅。

    那些世族累積數十代的財富被一掃而空,其中隻有很少的部分被拿出來賑災打仗,大部分則為當權者肆意揮霍。

    唇亡齒寒,剩餘的世家大族見狀也歇了延續國運的心思,轉而尋求自保。如此一來,世道越來越亂,這既給世族帶來族滅的風險,也讓他們迎來了乘勢而起的機會。

    如今的大齊皇室便是在那個時候把握住機會乘風化龍!

    祖父曾對微臣說,前朝末年蕭氏在一眾世家中不過二流,之所以能夠在諸多逐鹿中原的勢力中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齊太祖之能遠超旁人。

    太祖皇帝性情寬厚、慧眼識人,尤擅合縱連橫之道。他憑借一己之力將當時四分五裂、各自為政的世家大族們重聚一堂,得到了他們的支持,勢力大漲,這才有了跟旁人扳手腕的本錢。

    大齊立國之初,選擇了前朝故都作為都城,這盤踞著不少支持蕭氏的世家大族。太祖皇帝立國稱帝後兌現諾言,不僅給那些支持過他的世家子弟們加官進爵,還賜予世家大族各種特權,甚至賞賜了不少丹書鐵券。

    以至於當時的大齊京都,世家的勢力空前強大,世族子弟的地位甚至堪比皇室宗親。

    不過,太宗皇帝即位後,很是看不慣世家大族自恃有功高高在上的樣子,更不滿世族子弟憑借特權肆意妄為、置大齊律法於不顧的表現。

    所以,太宗皇帝一直有意無意地打壓世家的勢力。而他所做的對世家勢力打擊最大的一件事便是遷都新京。

    太宗皇帝籌謀多年,力排眾議,強行遷都至新京。讓大齊權力的中心從世家雲集的司州轉移至皇室根基所在的洛州。

    遷都之舉可謂是釜底抽薪,迫使在朝為官的世家子弟離開家族,削弱族中對他們的助力和控製。這是陽謀,眾世家即便心中不甘,也不得不從。

    不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些世家本就因為經曆過前朝末年的慘烈過往而對無法完全信任皇室,太宗皇帝的打壓更是讓它們心生疑竇。

    但麵對乾綱獨斷、雷厲風行的太宗皇帝,沒有人願意做出頭鳥。眾世家很是沉寂了一段時間,隻在暗中慢慢積蓄力量。

    到了順宗朝,先帝仁善寬容。有些世家開始不甘寂寞,在朝堂上下興風作浪,企圖把持朝政。結果跟順宗朝的皇子們對上,落得兩敗俱傷的下場。

    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爭鬥落敗,他們雙方此後也都從未放棄過爭權奪利,隻是行動更為隱蔽罷了。

    如今,大齊腹地這六州之中,司、冀二州之內世家的勢力怕是還在朝廷之上,青、徐二州則是意欲謀反的皇室宗親的根基所在。陛下實力稍稍占優的恐怕隻有剩下的洛、平二州。

    若是世家與那些宗親的關係仍像順宗朝時水火不容,我們尚能左右逢源、漁翁得利。

    可據陛下所言,如今這兩股勢力怕是已經暫時摒棄前嫌,互為盟助。

    如此一來,我們的處境可就不妙多了!

    難怪陛下和韓相爺不惜舍近求遠從南境調兵支援北境,應該也是擔心若從這六州調兵,怕是難以繼續彈壓那些圖謀不軌之人吧。”

    “說得好!”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嘉和紀事》,方便以後閱讀嘉和紀事正文卷 第七十六章 所見略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嘉和紀事正文卷 第七十六章 所見略同並對嘉和紀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