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總結兼請假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愛潛水的烏賊 本章:第二部總結兼請假

    首先感謝還能從宿命這個故事收獲感動、開心、滿足等情緒的朋友。

    我以前在感言或者章尾好幾次提到過的一句話是:我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全部期待,因為每一個人的性格和經曆都不同,訴求也會不同,彼此間甚至可能互相矛盾,全都要往往就等於全都不討好,隻會讓故事變成四不像,有的時候,想表達的,有人能Get到,也有人Get不到,這不是作者的錯,當然,也不是讀者的錯,隻能說相應場景下,雙方不在一個頻道內。

    我這次用“逐光者”作為第二卷的卷名,是因為我不僅喜歡宏大敘事,喜歡一群人一代代人為了同一個目標,披荊斬棘,嘔心瀝血,篳路藍縷,自我犧牲,去追逐那一道光,也喜歡寫生活中的那些渺小人類,在充滿苦難的世界上,大量的人為了渺小的希望,為了更好的未來,掙紮地活著,飛蛾撲火。

    這就像陽光明媚的時候,光照之下總會看到很多的塵埃,它們有的會逐漸落下,但又會有新的塵埃到來,加入飛舞的行列,而命運還會嘲笑說“看,又有愚蠢的人來追逐光芒,看看前麵的失敗者吧,它們足以填平大海”。

    這樣的逐光者也許結局都是灰暗,用盡一生可能隻是最終發出一聲咒罵,但他們依舊向往著光芒,隻是自己抵達不了。

    所以,第二卷我是從兩個角度來寫的,一是盧米安的內心掙紮,從徘回痛苦,迷茫抗拒到逐漸重建社會關係,再到一次次遭受打擊,價值觀破碎,又從中找到力量,在心靈角度初步自我救贖的過程,二是周圍一個個具體人物的經曆和結果,而這些反過來給予了盧米安那股氣和不同程度的力量。

    盧米安的性格從開始到現在,細小的改變肯定有,但不存在本質的、割裂的變化,隻要拋開他自己給自己找的理由、借口,看看他做了什事情,怎對待周圍那些人,就能真切的知道他是一個什樣的人。

    他曾經有美好的家庭,但又被父親毀掉,曾經有爺爺保護,但又眼睜睜看著最後的親人病死,曾經被姐姐收養,有了非常美好的近六年人生,但又最終失去,而這個過程中,他還以小孩的狀態流浪過幾年,靠凶狠冷酷靠對自我的壓榨來維持生存,但他在有餘力的情況下,會主動幫一幫讓他想起爺爺的垂死老者。

    這是他原本的底色,而和奧蘿爾生活的五六年,是一個人性格成長很關鍵的幾年,他被舒適溫暖的生活軟化,被從各個方麵給予了教導和熏陶,這些結合原本的底色,塑造了他當前的性格,會對底層感同身受,會嘴硬著提供幫助的性格。

    借助普阿利斯夫人的話語記起姐姐是宿命信徒後,盧米安的崩潰不僅是希望的墜落,而且還是價值觀的破碎,他幫劇作家是無意識地想找點事做,是因為對方也是作家,是渴求內心情緒的發泄,這個過程中,他不可避免地會和奧蘿爾教導出來的三觀反著幹,也會呈現什都無所謂,看到別人做什就跟著做點什的狀態,之後,經曆了一次次底層人民的不幸,從中感覺到憤怒感覺到不甘,有了共情後,又拾回了因奧蘿爾熏陶而形成的三觀。

    所以,他在推開芙蘭卡後,說了曾經有人向自己伸過手的話,這個時候,我才真正把之前位於水麵下的人物形象做一個直觀的呈現,所以,那個給了光的人不僅僅是給了他美好的生活,而且塑造了他現在的人格,那光不僅是奧蘿爾,更是他自我救贖的心靈,是完成了重塑的價值觀,是不管做過什事情,但都真實塑造了現在的他的奧蘿爾。

    在這,奧蘿爾是什樣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給盧米安帶來的影響和意義。

    有的時候,真的根據別人的評論來寫,你會發現沒有任何作用和意義,就像我寫奧蘿爾吧,馬上一堆人出來說怎又是姐姐,怎又在想奧蘿爾,不寫吧,又同一堆人說奧蘿爾多單薄多虛幻,我共情不了,所以,到底想怎樣,既不能寫,又要塑造好?我的選擇隻能是從很早開始,看到類似評論,直接下滑略過,按照自己的步驟來。

    其實,我大概明白真正的原因和問題的症結,等宿命寫完,我再好好分析一下,很有趣的閱讀心理狀態,但現在弄這個沒有意義,也不解決問題。

    正是因為奧蘿爾對盧米安有這深的影響,所以,從某個角度上講,塑造盧米安也等於在塑造奧蘿爾,這是人物補完的手法之一。

    當然,科爾杜村災難帶來的種種心理問題同樣會影響盧米安的選擇和表現。

    第二部寫完,最令我不解的是兩點:一是強投劇本那件事情上,有人一方麵很介意盧米安找劇場經理的時候蒙了臉,另一方麵又無視了盧米安在製服門衛的時候壓根兒沒考慮過蒙臉,之後也是在簡娜蒙臉後才蒙臉的細節,我覺得我寫得很清楚啊,再多也就是事後再額外強調兩句,當時那種場景下,不可能直接寫盧米安的心理變化,那會失去描寫的美感。

    二是為什會那在意神秘學嗅鹽,它能對付的隻有序列7的影響,蘇珊娜引動欲望失敗的時候,我用了兩三百個字來寫失敗在哪,失敗在命運的幹擾,投骰子的手氣變差,真就不看的嗎?

    至於為什“墮落水銀”會正好挑中可以燒斷暗影之樹枝幹,破掉蘇珊娜不死之身的紫焰,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

    也正是因為這一部的主線是盧米安心靈上的初步自我救贖,所以整整一部都呈現一種處處受限,格局打不開,總是困在一個地方的局麵,這是他心理問題在現實的映射,也是心理問題帶來的必然發展:抗拒新的人際關係,抗拒思考別的,隻想完成佛爾思的任務,不考慮其他,然後隨波逐流地解決周圍的事情,這就讓第二部限製在了市場區,限製在了黑幫劇情。

    對他心理和情緒的處理方式我用的是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所以,大量的篇幅缺失盧米安的心理描寫,隻用沉默來代替。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宿命之環》,方便以後閱讀宿命之環第二部總結兼請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宿命之環第二部總結兼請假並對宿命之環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