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道場

類別:未分類 作者:叫我哈梅爾 本章:弓道場

    告別這充滿溫情和包容的偏遠小城,下一座城以高山和密林而聞名。



    從清流到山野間的轉換竟那突然。



    前一秒,列車還麵朝大海,行駛在向海灣一側傾斜的軌道上,日落時分,漁船先後歸港。



    下一刻,就被成片的綠蔭遮擋住視線,在群山之中的隧道時而穿進時而穿出。



    進入被山林包圍著的小路,列車自然而然放慢了速度,“當當”左右不停搖晃,催人入睡……



    縣立弓道場與市役所隔河對望。



    “一、二、三、四……”空曠的弓道場中獨自央,練習的少年心中默默打著拍子,左右兩腳交替往前邁步。



    說是邁步,其實也不盡然。



    少年的腳底像是被牢牢吸在地板上一樣,邁出的每一步腳底都不曾離開地麵,與其說邁步,在地板上“輕滑”著前行更貼切一些。



    “向著正前方左腳邁出一大步,右腳向右前方跟上一步,左腳接著上前一步和右腳並攏,不能左右晃動,重心要跟隨腳步及時往前。麵向右前方做成立正的姿勢,腰板要保持挺直,眼睛微微向下,看著前方五米處的地板。”



    少年心中回想老者曾指導的每一個細節。



    空閑時已將這些要點在心中默念了成百上千遍,每一個動作單獨練習時也能做得有模有樣,但把所有這些合在一起時,總會漏掉一兩處關鍵點,導致動作整體沒有做到位。



    更別提正式比賽的時候還需要配合另外四個陌生人共同完成整套動作,那難度可想而知。



    勉強穩住了重心,少年保持著立正的姿勢,暗自調整呼吸的同時心中繼續默念節拍:“五、六、七、八……”



    前兩拍時,少年向正麵對著的上座神龕方向嚐試做到四十五度的鞠躬。



    旁人看著也許覺得容易,不就是九十度的一半而已,做到垂直鞠躬的一半可不就成了?



    初學時少年也是這般認為的,但前輩們將從側麵錄製的視頻回放給他看後,少年才明白前輩們的反複練習是做好這個看似簡單動作不可或缺的一環。



    最開始練習的時候,要不是鞠躬的角度沒有做到位,就是隨著彎腰的同時頭也一同低了下去。



    自己做的時候也許不覺得什,但從旁人看來,即使隻差一點點沒有到位,那也是沒有做好,和老者演武時散發出的強烈氣場和那股精氣神相比更是差了十萬八千。



    鞠躬起身完成行禮,第一個難關便已過去,少年暗自鬆了一口氣。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繼續跟隨呼吸的節奏在心打著節拍,貼地左右邁步,巧妙地以腰為軸將身體的重心隨著腳步送出去,保持這樣的基本體接著前行。



    視線斜向下看向近前的地板,少年生怕走過了射位,緊張地用眼角的餘光不停瞄著左側的靶位。



    還差兩步、一步……



    這時,正前方擺放的全身穿衣鏡映出了少年的身姿。



    身著上白下黑的初心者弓道服,的係帶在肚臍高度打上挺括的方結。



    行進時,的底邊剛好蓋住腳踝,長短正合適,雙腳套著雪白的弓道足袋,拇指與另外四指分開。



    少年左手握著的長弓怕是比大部分運動員都要高上許多,弓向前傾著。



    弓最上端的末弭始終保持在身體的正中央,離地板莫約十公分的距離,弓弦則朝向身體的外側。



    全然不是上下對稱樣子的弓,上半部分明顯看著要長許多,顯得頭重腳輕。



    握弓的左拳收在腰際,勉強地維持著弓的平衡。



    另一隻手在同樣高度握著拳,無名指和小指之間夾著兩根黑羽箭,和弓的重心恰好相反,右拳前隻露出十公分左右的箭頭,粘貼黑羽的箭尾部分顯得更重一些。



    弓和箭的延長線在視線的正前方交匯,形成一個無懈可擊的等腰三角形。



    像是用尺子精準丈量過一樣,邁出的右腳腳尖和靶子的中心剛好能連成一條和地板平行的直線。



    隨著左腳跟上,左腳腳尖並到右腳腳跟的時候向左轉了個直角,向著靶位邁上一步。右腳緊跟著轉向靶位也邁出一步,身體隨之向左轉了九十度,正麵對著靶位。



    左腳輕搓地板,邁出了最後一步,右腳隨著重心跟上並攏。



    少年對著靶位,呼吸顯得有些局促。



    方才的動作沒有哪個是快速或劇烈的,單獨練習時並不覺得費力。



    然而整套動作合並在一起時,既要跟隨呼吸把握好行進的節奏,又要時刻保持身體和弓箭重心的穩定,對於缺少反複練習的少年來說,反而比劇烈運動更消耗體力。



    比起身體的疲憊,或許精神上的負擔更為沉重。



    在緩慢前行的過程中,隱約能夠感受到蘊藏在每一個動作中的、弓道悠久的曆史感,那種必須將本國技藝和文化傳承下去的沉重使命感更是時不時壓迫腦中的每一處神經末梢,讓少年意識到自身的無力。



    盡力穩定住呼吸,麵向靶位,右腳向後退了半步,將重心緩緩下壓的同時,靠著腰腹核心和大腿肌群的支撐,保持著上半身的挺立,慢慢彎曲雙膝,跪坐在地板上。



    弓頭隨著重心的下降也觸碰到了視線正前方的地板,搓著地板筆直向前滑。



    黑羽箭尾跟隨著弓變化的角度緩緩向下降,維持著等腰三角的平衡。



    右膝著地以後,稍稍往前一蹭,左右膝蓋連線和右側“本座”的木牌平齊。



    右腳腳掌跟著往前收攏,兩腳腳掌向後翻起,露出腳底雪白的足袋。屁股安放在了腳跟上,單單靠腳趾緊緊抓住地麵維持平衡,膝蓋則承受著身體大部分的重量。



    剛開始時,維持跪坐姿勢不過一兩分鍾便直呼受不了。



    翻折接近九十度的腳趾固然緊繃得難受,但承受身體重壓的膝蓋感受到的卻是實實在在的疼痛。



    偶爾有一次聽取前輩的指導,才知道跪坐時繃緊大腿的肌肉可以分攤一部分身體的重量,膝蓋會輕鬆一些。



    自從掌握了這個辦法,跪坐這個此前避之不及的難點算是暫時被攻克了。



    保持著挺直的背板,向著靶位作“揖”——十五度的較淺鞠躬。



    再次調整了呼吸,繃緊了右側的大腿,兼顧著上半身和頭部的穩定,少年的左膝離了地向上抬,左腳腳掌挪到了原本左膝跪坐的位置,和右膝保持齊平。



    向上一提氣,左右大腿同時繃緊用力,上半身一個“旱地拔蔥”,直直立了起來。



    老者起身時,上半身向來紋絲不動,而少年反反複複練了又練,卻總免不了上身晃動。



    雖然老者從未提及,但少年見到過前輩們起身搖晃時老者那一閃而過惋惜的表情後,下定了決心,照著鏡子一遍又一遍隻練習這一個動作。



    終於,不知膝蓋的紅腫消退多少次之後,終於掌握了穩定起身的技巧。



    感知頭頂的天靈蓋像被一根絲線筆直向上牽引一樣的感覺,腰腹和大腿一起用力,同時提上一口氣,這樣起身的動作在鏡子看起來已是有模有樣的了。



    站直身後,視線再次看向前方五米處的地板,一、二、三,向前連續邁了三步,離麵前的射位還差小腿那長的距離時停下左腳,右腳跟上並攏。



    隨後,右腳和此前一樣向後退了半步,穩定住上半身,再次跪坐下來。



    兩眼還是微微向下,目視著前方約三米處的地板。



    少年的腰稍一用力,帶動整個上半身向前一挺,臀部離了支撐的腳後跟。



    連著大腿和上半身垂直地麵直立起來,膝蓋仍然穩穩地貼在地板上一動不動。



    和上半身同時挺起的還有左手握著的弓,少年每次都盡力嚐試將弓的末弭一口氣平舉到視線一樣的高度。



    但就算經過反複練習,在弓立起的瞬間,總是把握不準力度,末弭或高或低,又或是有多餘的晃動。



    記得老者說過,那是心不夠靜的證明。



    然而越是想刻意控製,越是難以消除心中的雜念。



    老者反複提及的放鬆卻怎也領悟不到,隻得暫且放下這個課題,之後再設法調整。



    依然保持上半身挺立,少年的左腿有了動作,雙膝依然緊緊貼在一起,左小腿以膝蓋為圓心,腳掌向左畫了四分之一個圓。



    接著身體轉向正右方,右腳掌也依樣畫了段圓弧,重新靠上左腳。



    同時沉下重心,臀部再次靠在雙腳的後腳跟上。



    弓與箭構成的等腰三角形也隨之向右轉了九十度,完成轉身跪坐。



    穩定住跪坐的姿勢,持弓的弓手從腰邊提起,緩緩抬到身體中間胸口高度,拳心垂直對著天花板,把弓豎直放在身體的正前方的地板上。



    下一個的動作困擾少年多時,久久體會不到要領。



    有一次練習的時候耍小聰明偷懶不做,想著動作被遮擋,不仔細看應該不會被發現。



    沒成想卻被老者一眼識破,狠狠地訓斥一頓,說這是弓道修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絕對不可以偷懶不做。



    按照老者指導的那樣,保持身體其他部位不動,隻微微提起左膝。



    還記得當時由於遮擋著膝蓋,老者為了演示清楚特意卷起,露出滿是烏青的膝蓋給前輩們看。



    用前輩們理解的話來說,左膝提起的程度就好像在膝蓋和地板之間墊了一層薄紙的感覺,膝蓋需要切實地抬起,但又不可過高。



    對於此時的膝蓋來說,“如履薄冰”想必是最貼切的形容了,少年心這想。



    雖隻是提起左膝這一個看似簡單的動作,真做起來卻比看著難上許多。



    光是提起膝蓋倒並不困難,但要保持身體其他地方完全不動,單單提起膝蓋可就完全不同了。



    提膝的動作勢必會打破身體各個部位原本維持的平衡,然而身體的其他部位又受限於規定,不能做出對應的動作來彌補失去平衡後身體的偏移。



    少年曾經多次向老者請教其中的訣竅,老者隻回答說弓道修行不能光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感受。



    不論如何追問,老者卻閉口再也不多說了。



    從一次次失敗中,少年不斷調整,逐漸有了自己的體會。



    既然要保持其他部位靜止不動,就需要從靜止的肢體上尋找合適的肌肉部位發力。



    右側大腿緊繃著向下頂地板,左側腹部用力往身體內側收,左大腿則向前盡可能地延伸,左右腳的腳趾同樣向著下方緊緊抓著地板。



    像這樣,身體各個部位保持靜止協調發力,終於能勉強做到微微抬起左膝這個動作。



    保持左膝抬起,少年的左肘抬到手腕一般高度。



    弓道在某些方麵上和寫字一樣,講究“橫平豎直”。



    弓的本弭點地,連接本弭末弭的弓弦垂直地麵,懸在身體的正中間。



    這時,少年的右手有了動作,握著拳用無名指和小指夾箭的妻手從腰際保持著同樣的高度繞到身體前方,用中指從外側勾住前方豎立的弓弦。



    握著弓的左手順勢把弓從弦的右側向內轉到了弦的左側。



    就一眨眼的工夫,從正前方來看,像是站著軍姿保持立正姿勢的弓突然來了個標準的向後轉一般。



    此時右拳還停留在腰際高度,左拳齊平左肘握緊握把,少年做好了搭箭前的準備工作。



    少年的右拳攥緊箭頭,保持著箭杆與地板平行,緩緩上抬,交叉疊到左拳的左邊,兩拳緊緊貼在一起。



    目光順著箭杆看向箭尾處的箭羽,根據箭羽粘貼的方向辨別出甲乙矢之後,左手食指輕巧地伸出一勾,就把需要首先射出的甲矢箭杆夾在左手的食指與中指之間,交至左手。



    此時,乙矢依舊被夾在右手指間,少年的右手沿甲矢向箭尾處捋過去,直到捏住了箭尾勾弦的筈。



    右手的中指和拇指一起捏住筈,手背翻轉,從向上轉到向右,隨後將箭杆直直往左推,隻留下指甲蓋長短的筈在弦的右側。



    少年仔細回憶老者曾經指導的搭箭動作,要點在於箭與弦的主次關係,挪動箭杆往弦上搭箭是反複被提及的錯誤動作。



    在弓道中,搭箭時維持箭杆不動,通過向右拉伸弓弦沒過箭尾後卡入筈來完成搭箭。



    整個過程中,右手手套始終遮住前方望向箭尾的視線,被認為是良好的完成動作,這其中自然蘊含著弓道的哲學,隻是老者說的那些少年當時聽不明白。



    “完成搭箭後的下一個動作是將右手中的乙矢交由左手。動作少做固然不對,然而做了多餘的動作同樣會破壞弓道射法八節的完整,也會影響動作中氣息運行的流暢。”少年記得前輩們曾這樣提起。



    完成搭箭後要將乙矢平行放在甲矢正下方,換由左手小指和無名指夾住箭杆。



    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少年和許多初學者一樣,總想著做好左手夾箭的動作卻忽略了右手。



    在做好前一個搭箭的動作之後,右手總會無意識地上下多動幾下,才想起轉動手腕,將箭杆轉到左手邊。



    一旦前後兩個動作由於多餘的動作被分割開來,就喪失了連貫的整體感,流轉的氣息也會因此受阻。



    在前輩們的反複指導下,少年漸漸改掉了壞習慣,右手保持在搭箭點的高度,隻是靈巧地用右手手腕輕輕順時針一轉,不費什工夫,箭杆自然輕巧地來到左手兩指之間。



    甲乙矢都交由左手之後,像是雙手懷抱大樹一樣,保持著手肘手腕微微彎曲,右手緩緩回到腰際。



    準備動作至此完成。



    少年用心感受著合適的時機,配合呼吸的節奏,將剛剛回到腰際的右手再次畫著圓弧抬起,用四指伸向箭杆的外側遮住筈,和大拇指一起,一把捏住箭尾。



    往常練習到這個時候,一直抬起的左腿會忍不住開始抖動,今日也不例外。



    強行維持著快要支撐不住的左腿,少年不得已加快了手上的動作。雙手同時向上平舉,弓一下子離地,箭杆被抬到了眼睛的高度。



    “終於快要放鬆左腿了。“少年咬牙堅持著。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國遍路》,方便以後閱讀四國遍路弓道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國遍路弓道場並對四國遍路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