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3章 擰下來
皇帝決定讓自己國家舉足輕重的兵力去送死。
這件事在常人眼中非常難以想像,乃至是違反邏輯。
但這隻是粗淺的想法罷了,這種想法最大的錯誤就是把一個龐大的帝國龐大的組織幻想為一個整體。
帝國皇帝是這個整體的最高領袖,所以這個整體的手足就相當於是帝國皇帝的手足。
但實際上,哪有那多同心協力的組織?哪有那多力同心的國家?
皇帝隨時都可能被政變推翻,隨時都可能死於一場精心安排的刺殺。
在這種情況下,你讓他把屬於敵人的帝國內部勢力看做是自己的手足?
簡直跟開玩笑一樣。
雖然同在尼弗迦德帝國,但他們的關係卻毋庸置疑是你死我活的敵人!
而既然是你死我活的敵人,那不擇手段的消滅,當然也就合情合理了。
所以,這場戰爭在一開始,尼弗迦德就注定贏不了。因為他們的皇帝壓根就不準備贏。
從上一年夏季開始的這場戰爭,實際上隻有門諾·庫霍恩這個陸軍元帥是恩希爾皇帝的自己人。
時至今日,西部東部戰線已經完全交由約阿希姆·德·維特和魯道夫·愛普·達西兩位公爵指揮。
這兩路戰線注定要失敗,就算他們確實能力出眾,打敗了北方人。那恩希爾也會在後勤方麵給他們使絆子,想辦法讓他們輸。
而作為失敗的指揮官,德·維特家族和愛普·達西家族則必須承擔失敗的責任,還有帝國內部因失敗而高漲的憤怒情緒。
約阿希姆和魯道夫兩個人死在戰場上最好,就算沒死也沒關係,反正到時候作為失敗者回到國內,恩希爾捏死他們倆也將不會造成任何動蕩和麻煩。
西部東部戰線的失敗是設計好的,而中部戰線,門諾·庫霍恩的狂飆突進也是設計好的。
如果沒有藍恩及時趕到,那在陸軍元帥的天才構想下,組成的這一支『閃電戰』部隊,或許都能直接捅穿泰莫利亞,接著跨過龐塔爾河打到瑞達尼亞本土了!
但即便如此,中部戰線也並不會在門諾·庫霍恩的領導下取得更大戰果了。
一方麵,左右兩路軍團本該為中部軍團提供牽製和掩護,但是他們都注定被消滅了,那牽製和掩護自然也就沒了。
中部戰線會成為陷入泥潭的孤軍。
另一方麵,既然今天這個規模的大軍團戰役,就已經讓中部戰線不得不在眾目睽睽之下,放出詛咒怨靈鬼來,挽回頹勢。
那已經暴露出來的新技術,在戰場上還能擁有多久的優勢?
北方的術士和魔法,發展的可比南方好。
仙尼德島政變,就是南方帝國為了削弱北方的魔法優勢而搞出來,削弱術士群體的。
可現在蒂沙雅和亨·格底米蒂斯,兩個古老巫師全都健在,隻不過是身在維登而已。
他們倆要是抽出空來,這個帝國製造出來的詛咒能攔住他們多久?
破解詛咒,對於戰場上的戰士來說難到近乎天方夜譚。但是對人家兩位來說,這隻是個在他們漫長生命中稍微有些罕見的學術問題。
中部戰線在門諾·庫霍恩的帶領下確實會有很大的戰果,但是到了後期,他們能從北方安穩回撤都已經是理想狀況了。
而尼弗迦德其實也壓根控製不了中部戰線打下來的戰果,畢竟孤軍深入的畸形領土,拿來有什用?
那些領土最終還是會回到談判桌上,作為尼弗迦德戰敗後的籌碼,來為這個帝國謀求其他方麵的利益。
比如用來換取戰後的關稅優惠,又或者換取大批量高質量的俘虜。
被德·維特家族和愛普·達西家族控製的軍隊雖然是恩希爾的敵人,但是一旦這兩個家族都在這次戰爭後落寞了,那這幾支部隊不就又重新能用了嗎?
贖回來後重新整編,依舊可以是皇帝的近衛軍團。甚至可以是底子最乾淨的近衛軍團。
恩希爾是一頭政治動物,但也正因此,在幾支軍隊是敵人的時候,他可以毫無負擔的讓他們去送死。
但是一旦這些軍隊脫離自己敵人的控製,那他也會毫無芥蒂的把這些力量收歸己用。
「這是……足足十幾萬人的部隊啊!」
門諾·庫霍恩的眼神顫抖著,說話的聲音也在顫抖著。
事到如今,他仍舊不敢相信皇帝陛下竟然會以損失帝國十幾萬士兵為代價來鏟除叛逆!
雖說十幾萬人肯定是被俘虜的居多,但是這一場大戰爭的勝負……他怎敢用這來作為代價?!
門諾·庫霍恩不是第一天在帝國高層混的新人,他已經在帝國的統治階層摸爬滾打幾十年,才有了如今在軍隊中的威望和能力。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