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8章 1790.手術徹底完成
其實應該是還剩八道,但是因為最後一道手術流程,【黑色甲殼】的植入,主要是為了讓星際戰士的身體和作為他們標準裝備的動力甲進行緊密結合。
讓人體神經反應和動力甲的數據係統進行無縫的信息傳遞。提高動力甲的整體響應速度,並且可以智能化的監視醫療和維持生命單元。
但是話說回來,藍恩手上又沒有動力甲這種高科技玩意兒。
雖然他行走在許多奇異的世界之間,如今就算是手術流程沒有完全走到頭,單論戰鬥力的話也已經跟正常的原鑄星際戰士不是一個級別了。
在可以預想的將來,他所經曆的奇異世界還會更多。指不定就能找到某種動力甲的替代品。
不說別的,就他現在這一身【史矛革】鎧甲,來自阿爾達世界的最後一條有翼惡龍的甲片,堅固程度就不是量產版的動力甲陶鋼所能比的。
但關鍵問題是:星際戰士動力甲的設計,是與星際戰士本身的改造手術相輔相成的。
最典型的就是【黑色甲殼】這項手術。
將星際戰士的生物信息,經由【黑色甲殼】轉換成能被動力甲無縫接收交流的信號,這其中的信號轉換說是沒有專門調試過,那藍恩是一點不信的。
雖然帝皇之子們的研究天賦大多都在生化領域,但是基礎的科學素養可一點不差勁。
藍恩在研究過【黑色甲殼】的製作和手術流程之後就意識到,這個強化器官能搜集身體信息,並且將其轉譯為一種機器語言。
可這種轉譯毫無疑問是特製的,隻服務於那個人類帝國提供的動力甲係統。
就算藍恩在未來的旅行中,真的得到了一種高科技的甲胄,那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甲胄毫無疑問也是跟【黑色甲殼】所能轉譯的信號不接茬。
有沒有【黑色甲殼】都沒意義。
再加上,【黑色甲殼】是手術流程中的最後一步,做不做都不影響前麵的手術順序,不會導致中途卡殼。
所以藍恩也就不打算做這一步了。
而排除【黑色甲殼】的植入,藍恩剩下的手術流程則還有:【Susan腦膜】【色素控製球】【卵石腎髒】【味覺監測神經】【汗腺改進器官】【腐蝕腺體】還有……【基因存收腺】。
這些強化器官都各有作用,但是它們的作用,更多的是讓星際戰士的身體在『功能性』方麵變得更加全麵,在『求生能力』方麵變得更加堅韌。
單純的戰鬥力提升,早在做完原鑄星際戰士所有的三項特殊改造後,就早已經走完了。
比如【Susan腦膜】,就能讓星際戰士在近乎致死的重傷中陷入假死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星際戰士的致命傷將不會惡化,近乎停滯。
如果後續有條件進行治療,那就需要星際戰士藥劑師的化學治療,和傷者本身的自我暗示,才能重新蘇醒,重啟身體活動。不然假死停滯幾百年也不稀奇。
剩下的這些強化器官,基本也都是這類作用。
體積都不算大,並且運作起來給身體適應帶來的負擔也不大。所以藍恩才想著,靠自己異常強壯的身體,最後一次性植入完全,短時間內完成適應。
唯獨最後一項……【基因存收腺】。
這個強化器官對於星際戰士來說,既不能提高基礎戰鬥力,也不能給身體提供額外的功能性,還沒法提供堅韌的生存能力。
反而,星際戰士甚至要特別保護自己身體的這個器官。
乍一看起來,在人類帝國的帝皇設計出來的簡潔高效成本控製精妙絕倫普適性和成功率達成平衡的星際戰士手術流程中,這一項手術簡直是累贅和冗餘。
但是正跟乍一看的結論相反——這一項手術堪稱是整個星際戰士改造流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因為它關係到星際戰士群體的擴張和存續!
【基因存收腺】共有兩個部分,一部分位於頸部,一部分位於胸腔深處。它們將在星際戰士體內生長,吸收其它強化器官所產生的激素和基因物質。
而在五年之後,位於頸部的腺體將會成熟,可以通過手術采摘。
十年後,位於胸腔深處的腺體也將成熟。這一部位的成熟腺體則視醫療能力的高低,有的在成熟後可以用精妙的手法強大的醫療科技,即刻摘除下來。
但是更多情況下,隻有在星際戰士死後,藥劑師們才會用粗暴而快速的手法,徑直從死去戰士的胸腔,將其搶救出來。
而之所以如此重視這兩顆成熟的腺體,是因為它們成熟之後所結成的『果實』則就是——【基因種子】!
作為星際戰士改造手術的根基而存在,沒有它就一切免談的【基因種子】。
一個星際戰士終其一生能產生兩個基因種子,這就是星際戰士們擴大自身群體的辦法。
藍恩本來也跟對【黑色甲殼】的態度差不多,覺得這項手術對他來講可能沒什用,並且在手術順序上排在倒數第二的末尾。
做不做都不影響什。
但是轉念之間,他又想到了餘燼騎士團,那些效忠於自己的騎士們。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