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對於新占領區域的成功統治,意義很重大。
那意味著,暗麵遠征不單純隻是一場耗費巨大的戰爭行動,而是可以見到回頭錢的,是能夠通過以戰養戰,增強聯盟整體實力的。
並且,這不是掠奪性的收入,不是一次性的。以聯盟的經營本領,讓諸多的星球發揮出造血能力,甚至更進一步得到發展,乃至於發展到比過去還要更加富足。那些建立起來的星球防衛軍,也能夠像是聯盟本土一樣,為遠征提供後備兵力;強化的軍工產業、食品工業,也可以為遠征提供資源。
甚至,聯盟更進一步的,是要將那些地方,變成跟聯盟本土一樣。
實際上,按照當前的情況,已經有六百個世界,被納入到了聯盟本土;還有超過六百個世界,是屬於正收益的世界,正在往聯盟本土的方向來消化。還有超過一千個世界已經實現了收支平衡。在麥格雷宙域之中,還有差不多一千個世界,目前處於虧本狀況。剩餘的,基本就是安全區世界這個倒是也小小的虧著本,但基本上是屬於有救和沒救之間,被聯盟大體放棄的地方。除非他們自己爭氣,安全區能夠擴大到覆蓋全球一半以上的範圍,那聯盟才會投入重大的資源,去將他們的世界給正常化。
這就是目前暗麵遠征基本上已經可以算全境拿下的麥格雷宙域的大體情況。
西線遠征軍的主力部隊,已經開到前進宙域了。
而南線,在亞丹宙域和廣金宙域的行動中,已經攻克了一千四百個左右的世界。能夠達成收支平衡以上的有四百個,剩餘一千個中的大部分,還在扶持階段;少部分是在執行安全區政策。
已經打下來的區域,大概就這樣的情況了。
這些區域的問題,目前都已經被定性歸於聯盟,或者說是帝國暗麵管製委員會的內政問題,而非軍事問題。
而內政方麵,引發了聯盟政壇大地震的北線援兵的問題,反而低調的得到了處理。
這件事情本身,其實並不大。
北線打得慘烈,好處少,犧牲大的問題,其實整個暗麵遠征總司令部,是認識到了,也一直都在研究解決方案。
這次出事兒了,那就幹脆早一點把方案拿出來了。
無非就是加強北線的功績計算方式,並且要求聯盟高比例的一些高級將領的升級,需要從北線走過一遭才可以;戰鬥津貼的額度,成倍的提高;本來就比西線和南線更快的軍銜提升速度,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加強。當然,如果僅僅隻是如此的話,可能還不夠。
光給好處,但是去了北線要麵臨九死一生的境地,那也還是很難有人樂意去。
好處是多了,但是帶不回來,有什用?
雖說是所謂的留給家人,但聯盟現在的生活水平其實也沒有特別低,隻要有點責任心,在聯盟體製好好辦事,怎也不至於混到非得拿命,去給家人換個好生活的地步。
至於那些真混得差的,往往是沒有這個責任心的。
從那些剛剛被收複的窮苦世界招兵,倒是一個可行的思路。但這搞,總歸是麵子上不好看。對於那些個剛剛收複的世界,聯盟還在搞正統化宣稱呢,宣傳的就是大家都是一家人,聯盟是來拯救世界的。
結果拯救完了,把人家的輕裝勞動力,一股腦拉到北線的殘酷戰場上去填線是吧?
總歸不是特別好,而且也不解決根本問題。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