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籌謀
‘魏王…要用兵洛下!’
李周巍的話斬釘截鐵,一旁的李闕宛都愣了愣,更別說李絳淳了,他隻覺得一股又驚又喜的情緒衝上腦海,一瞬明悟:
‘原來如此!魏王要借著天下人都算不到他能如此神速地解決戊土之災,從而出奇用兵,攻克洛下!’
正如李周巍所說,如今西蜀元氣大傷,治玄榭至今沒有半點消息,北方各大勢力互相之間不能合力,洛下諸世家作為最弱的一股勢力,失去了治玄榭庇護,實在是一塊肥肉!
他目光灼熱的抬起眉來,望向李周巍,低眉道:
“大王神機妙算…晚輩本也有要事稟告,如今,那衛懸因——已經閉關了!”
此言一出,李周巍驟然起身,眼中湧現出驚異來,低聲道:
“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
李周巍當然看得出,衛懸因至今都在與自己錯開戰機,盡量不交手,當年鹹湖上的那一麵,他感應出了對方截然不同的神通…甚至戚覽堰付出一切也要阻止他,最後搭上了性命,李周巍同樣能看得出他真正的目的。
衛懸因口中隻有四字:
【兩敗俱傷】。
無論出於何種目的,李周巍都能隱約感受到對方的忌憚,哪怕今日謀劃,都有一定的把握衛懸因不會出手,可再怎估算,都不如衛懸因閉關來得直接!
‘隻要此人不動,另一側安撫高氏與善樂兩家,大宋傾力之下,攻洛的把握能增加三成!’
要知道如今的大宋已經今非昔比,他李周巍足以獨當一麵,江淮新降的兩個家夥沒一個是省油的燈!更何況還有那兌金劍仙!
‘有這位劍仙在,釋修要是真下血本來擋,一定一個個都要做好身隕的準備了!’
他眸中神色不定,李絳淳則低頭,答道:
“他已經暗暗閉關修行,試圖煉就最後一道神通!這本是大趙內部的事情,可他們之間相互不合,釋修多次試探此人,反為楊氏所知!”
他鄭重其事地道:
“這是宮宴之時,四嫂暗暗與父親提起的事,她是萬分憂慮,恐怕此人經年出關,五法大成,將害父親…可如今看來…反而正是我們的時機!”
李周巍負手而立,麵上的表情頗有奇特,低眉道:
‘楊闐幽…’
‘有意?無意?’
這些紫府算不準李周巍療傷時間,這些大道統卻絕對不會低估,李闕宛前去張家,提及李周巍時說傷勢嚴重,天霍可是半點不信!
‘他們推測得再遲也不會遲到哪兒去,這一點是難以瞞過他們的,隻是我如今的道行也好、受傷與鬥法時籙氣自行滋養的仙基也罷,他們難以預料到,看上去隻有接連的起伏大事讓我無從渡過參紫…’
‘不過,楊闐幽這話並非平白無故,要宋帝、要楊氏,必有一方已對北方有攻伐之心了!’
這到底是個好事,李周巍暗暗點頭,問道:
“可有楊銳儀的消息?”
這位大宋大將軍已經解甲多年,渺無音訊,李絳淳亦搖搖頭,輕聲道:
“自江淮之上大戰,魏王凱旋,不出半年,他便解甲而歸,再無音訊,據四嫂所說,大將軍潛心閉關,是求第四神通!”
“若是成就,便是一位『上巫』大真人!”
李周巍並不意外,隻道:
“若是陛下肯盡力,他出山的日子也不遠。”
“隻是楊氏那邊…”
在朝野之中,大將軍與宋帝始終保持著若親若疏,向來是提拔的人物互不相用,楊銳儀也被看作是楊氏的代表,李絳淳忍不住由此一問,卻見這位魏王笑起來,搖頭道:
“非也…大將軍實則是宋帝最忠實擁躉!”
他掃了一眼一旁的李闕宛,看似無意地指點起來,輕聲道:
“宋帝、楊氏、陰司看似有一體,實則內分別昭著,隻要不涉及到底線,楊氏一族便是宋帝最大助力,這的楊氏,有楊銳儀、楊銳藻,亦有他背後的,陰司中低層的楊家人。”
“他們迫切地希望宋帝成道,好讓楊家一躍成為王謝之家。”
從最早的麵見楊天衙,到後來鹹湖一役與劉白自裁,李周巍已經對其中的局勢漸有了解,淡淡地道:
“卻不包括一個人——那位楊判。”
“他才是陰司利益的代表,更大的執棋人,楊判可以沒有楊氏,可楊氏不能沒有他,大宋是楊氏基業,卻不過是他的工具,這就是分別所在,這就是楊銳儀苦苦周旋的原因!楊家背後僅僅是陰司的某些中低層,又要執行他的命令,又希望盡一切可能保留大宋元氣,更不願傷及楊浞……”
他靜靜地道:
“隻要宋帝鐵了心北征,楊氏不大可能留手。”
“晚輩受教!”
李絳淳若有所思地點頭,李闕宛等了這一陣,終於有些憂慮地開口:
“我聽聞…二殿下與你有些糾葛…”
這些年李周巍要潛心修行,要出征討伐,關注不多,李闕宛卻時時有留意,甚至消息都傳到了李玄宣這個老大人耳中,老人不舍得說自家劍仙,便寫了信責問李周洛,可把這位安陽侯嚇得夠嗆。
李絳淳苦笑搖頭,答道:
“此言不實!”
李周巍抬起頭來,饒有趣味地道:
“宋帝這三子,如何?”
李絳淳正色:
“大皇子勤於政事,好收人心,布政愛民,有人君氣象…我也曾見過幾麵的,甚至早些時候還見過他布政,隻是…”
他低眉道:
“晚輩看來,他隻得了君上的聰慧與野心,卻不得神武性情,愛民多由矯飾,勤政多為私心,行事明而無愛,卻有擅忌專橫之心,足為一國之君,卻不足為天武一係的帝王。”
“一言以蔽之,不仁。”
這批評可謂是極為鋒利,又出自這位麵見帝王的劍仙之口,若是傳出去,足以對這位大皇子的威嚴造成極大的打擊!
“至於二殿下…”
李絳淳有些無奈地搖搖頭,道:
“他雖然屢屢生事,卻有純心,聽說我歸湖,還丟了寶劍,稱我隻要一日不歸來,帝都便不配有人讓他拔劍…”
“此人得了君上的率然之心,亦是極聰慧的人物,誌氣不在帝王之業,亦不在修行,反而在劍藝、丹器之上,卻玩心太重,散而不精,過於聰慧,凡事反而淺嚐輒止…”
他歎道:
“望之不似人君。”
顯然,哪怕李絳淳對二殿下的感觀反而好些,最後的用詞依舊鋒銳一針見血。
他沉吟許久,道: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