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涪雨 本章:方城

    荊州號稱天下之腹,而荊州之腹則在南陽。南陽西通川陝,北達中原,南靠荊襄之地。曆來南北相爭,南陽皆是焦點所在。



    而南陽有三個門戶,西門為武關把持的商渝之地,戰國時秦楚相爭於此。南門為襄樊之地,三國關羽、呂蒙、曹仁爭奪多次,後宋元戰爭更成為決定生死之處。



    北門就是方城,最初為楚國為抵禦晉國而建造。此處東為伏牛山、西為桐柏山,兩山之間隻有一寬約20公的通道。方城就坐落在這個通道的正中央,與伏牛山和桐柏山上的楚長城形成一道屏障。



    不過秦滅楚後方城喪失了戰略位置,後南朝多放棄南陽腹地而以襄樊為屏障。畢竟兩個門比一個門難守多了,更何況其中一個門還20公寬。故而方城逐漸變成一座無關緊要的小縣城。



    但是對於趙構來說,南陽能守還是要守一下的。因為趙構的戰略規劃是挫敗金軍的進攻後,先收複關中,再奪河南地和太行山,最後再一鼓作氣將金軍轟出山海關。回過手來在收拾西夏、蒙古,最終將女真人趕到鬆花江以北打獵去。



    這麵收複關中這一步,正如諸葛亮隆中對說的那樣:“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有南陽在手向北可以斷崤函古道斬斷關中關外的聯係,向西可以和隴右大軍兩路並進、前後夾擊關中平原,如此則勝算大增。更何況南陽土地肥沃,能夠提供大量糧草。



    十月,襄樊總督趙鼎、後將軍張俊帶領王彥、嶽飛、陳規、翟進、李彥仙於江陵覲見趙構。趙構目前居住的行宮,是征用了當地一個富商的府邸,故而在府邸正堂接見了這些文武大臣。



    張俊等人行禮之後,趙構道:“諸位之前辛苦了,尤其是嶽飛,平楊之戰打得實在漂亮。朕本以為怎也得用一年半載才能平定。沒想到你用了一個多月就掃平了整個洞庭湖。”



    嶽飛拱手道:“陛下過譽了。”



    趙構點點頭,轉而問陳規道:“元則,方城修築得如何了?”



    陳規從懷中掏出一張圖道:“回陛下,方城新城曆時七月已經修築完成,請陛下禦覽。”



    趙構給身邊太監使了個眼色,那太監忙過去將圖接過平鋪在趙構身前的桌案上。陳規走過來向趙構解釋道:“陛下請看,方城原有的城牆低矮、城內狹窄。臣將其包容在新城牆內形成內城,用以放置糧草、軍械等,縣衙和帥府也在內城內。



    至於新築城牆,臣以為守城不應拘泥於一個守字,以至於全軍皆在城牆之上,攻守之權皆在敵而不在我。如此縱使城池再堅固,也難以抵禦長時間的圍攻。



    故而臣築城之法核心乃是要守軍以城為依靠,攻守自若。敵勢大則憑牆而守,敵稍有頹勢則出城燒其器械、襲其糧草輜重、殺其潰兵、趁夜擾其營盤。如此方可使敵進退兩難、攻守失據、晝夜難以安息。



    故而臣築高兩丈城牆一道,牆外一丈築高七尺厚八尺羊馬牆一道。此為一壕兩城。(宋製,一丈約為三米,一尺約為三分米。)



    羊馬牆外引潘河水挖寬三丈護城河一道,護城河外、城門前築高一丈二尺寬於城門兩三丈的護門牆一道。城牆內再挖寬三丈壕溝一道,是為——兩牆三壕。



    內壕內側再築一丈高內牆一座。是為三牆三壕。內壕、內牆、羊馬牆、護城牆所需費用並不多,然有奇效。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回之宋》,方便以後閱讀重回之宋方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回之宋方城並對重回之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