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騎兵難題(下)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蒼穹戰狼 本章:第1045章 騎兵難題(下)

    張嘉師在逐步平定秦末亂局的時候,已經開始著手將馬鐙,馬蹄鐵以及高橋馬鞍這三樣對騎兵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幫助的物品的小規模製作。

    但是由於與匈奴人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完全惡化,張嘉師為了避免一些變故,比如說這些物品外泄到匈奴人手中,張嘉師即使是進行小量的生產,都沒有進行相應的騎兵展計劃。

    一直到秦末變亂大定之後,張嘉師才正式開始對這些新式騎兵的編製以及演練進行相關的安排。

    隻不過有些事情,張嘉師卻是有些想當然了,那就是即使是有著這三樣物品的輔助,訓練出一個及格的騎兵也許比起沒有這三樣物品的情況下要容易得多,但是更多的是,對於一個農耕文明而言,訓練出一個及格的騎兵的難度,始終是在基本上從馬背長大的遊牧民族要大得多。

    ……

    馬蹄鐵這種技術,在西漢時期事實上已經出現相應的雛形。

    《鹽鐵論?散不足二十九》就有著這方麵的描述:

    “古者,諸侯不秣馬,天子有命,以車就牧。庶人之乘馬者,足以代其勞而已。故行則服桅,止則就犁。今富者連車列騎,驂2輜。中者微輿短轂,繁髦掌蹄。夫一馬伏櫪,當中家六口之食,亡丁男一人之事。”

    但是這種馬蹄鐵跟後世的馬蹄鐵有著很大的區別,後世所流行的馬蹄鐵是羅馬人所明的。漢朝時期的馬蹄鐵更多就是一副鐵質的“馬靴”。

    據史料記載,馬掌最早在公元前一世紀左右由古羅馬人明,直到元代才在中原地區廣泛使用。馬蹄鐵,聽起來似乎很生硬很冷血,但在古羅馬卻有個很休閑很浪漫的名字叫“馬涼鞋”。馬涼鞋的樣子很俏皮,雖然是鐵製的,但重量相當輕,邊緣輪廓是波狀的,套在馬蹄上,馬兒走起來,神態十分優雅。老遠聽上去,“嗒嗒”的響聲,很有節奏感。如果帶著馬兒經常出入有鵝卵石或者坎坷的山地,為了防止馬滑倒,少數“馬涼鞋”必須帶有尖釘,這能讓馬蹄緊緊抓牢地麵。

    關於馬掌在我國的記載,大概是五代前後。後晉天福三年,彰武節度判官高居誨出使於闐,從當時回鶻牙帳駐地甘州開始進入茫茫戈壁,放眼望去前方路麵盡是砂石,非常難走,高居誨犯難了。這時甘州人傳授給他們一項技術,“教晉使者做馬蹄木澀,木澀四竅,馬蹄亦鑿四竅而綴之,駝蹄則包以犛皮乃可行”。“木澀”是當時北方民族對馬蹄鐵的通稱。由此可見,當時處於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鶻已經掌握了給馬釘掌的技術。

    馬掌對於一匹馬的使用壽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馬掌能夠大幅度減輕馬蹄磨損的情況,一旦一匹馬的馬蹄嚴重磨損,那這一匹馬基本上就沒有辦法進行奔跑,這對於一個騎兵而言是非常致命的。

    但是馬掌這樣的技術並不需要太大的要求,張嘉師即使是對新編製的騎兵部隊的馬匹進行鑲釘馬蹄鐵,更多也不過是暗中安排進行的。

    ……

    而在行事的騎兵編製當中,機動性極強的輕型突騎兵成為了張嘉師的選。

    突騎兵是擁有一定近戰能力的弓騎兵的代稱。

    像是匈奴人的弓騎兵一樣,匈奴人的騎手在近戰方麵事實上不如裝備更好的漢朝輕騎,而騎射方麵則是要強於漢朝的弓騎兵。

    而正如後世的一個觀點認為,想要展出騎兵,最重要的是有足夠的戰馬。

    但是眼下的新式編製的騎兵部隊,在戰馬數量上雖然能夠做到每個騎士大致上都有一匹坐騎,但是這一點若是需要長途奔襲的話,這樣的數量是沒有什重要意義的。

    而漢朝的情況也說明了這一點: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定秦曲》,方便以後閱讀定秦曲第1045章 騎兵難題(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定秦曲第1045章 騎兵難題(下)並對定秦曲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