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眾誌成城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西湖遇雨 本章:第209章 眾誌成城

    他們一行人由陸路出發,經過蘇州府內的長洲縣、昆山縣,最終抵達蘇州府太倉州附近的鎮海衛。

    在江南四府也就是鎮江府、常州府、蘇州府、鬆江府中,明軍的駐軍分布是不均勻的,鎮江府和常州府基本沒什衛所,明軍的衛所主要分布在蘇州府和鬆江府的沿海,也就是長江入海口區域。

    而太倉州城和嘉定縣城到長江之間的區域,全都是鎮海衛的土地,這些土地屬於軍戶耕種,基本上沒有正常的百姓會生活在這。

    蘇州府最肥沃的耕地,是以長洲縣為圓心,以太湖和陽澄湖為邊緣的這一圈,基本都是上等水田,到了鎮海衛這邊雖然不是鹽堿地,但水網明顯沒有那密集,土壤也不算肥沃了。

    而鎮海衛再往東,就是劉河堡中所、吳淞江所、寶山所,以及位於長江中的崇明沙所這四個鎮海衛下轄的所,而這四個所和鎮海衛衛城的軍戶,也是這次堤壩建設的主力軍,因為按照朱雄英的預言,一旦真有洪災他們這些人的土地是首當其衝的。

    雨勢雖然稍減,但道路仍然泥濘難行,然而朱雄英心急如焚,他迫切想要了解堤壩的狀況,以及曹國公李文忠那邊的情況,所以這一路冒雨前行也隻用了三天時間。

    雨中的鎮海衛城顯得更加威嚴,作為明軍在長江入海口最大的軍事據點,這的城牆非常高大,仿佛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

    走得近了,方才看到城牆上的磚石被雨水衝刷得幹幹淨淨,透出一種濕潤的光澤。

    因為還有大量人員物資往來運輸,所以城門在大雨中並沒有關閉,十幾名身披蓑衣的守城士兵手持刀槍站在吊橋外,他們的鬥笠上不斷滴下水珠,眼神卻非常警惕。

    當朱雄英一行人走到城門前時,士兵們立刻迎了上來,既然能來到這,那就說明前麵的哨兵已經確認過身份了,但是職責所在,他們還得再確認一遍。

    「來者何人?」一名士兵大聲問道。

    朱雄英身邊的蔣瓛掏出了自己的牙牌遞了過去。

    為了使皇城守衛謹嚴周密,讓守衛官軍互相監督牽製,防止有人擅自出入禁門或接近禦駕,大明現行規定下,腰牌的種類也不同,不同級別、身份的官吏規定佩戴不同質地、形製的腰牌,不得僭越。

    而所謂牙牌,在大明就是一種證明身份及出入宮廷的高級通行證,以象牙製成,隻配發給高級武官,需隨身懸掛,隻有在失官或是丟失性命的時候才可能離身,錦衣衛等武官如果出京,在經過本衛主官審批後,為了方便辦差可以不歸還給尚寶司,而以此作為「關防」憑證。

    「錦衣衛指揮僉事蔣瓛」幾個字赫然在目,鎮海衛的士兵不敢怠慢,連忙叫來值守的百戶陪同,放一行人進去。

    很快,朱雄英就在指揮使的衙署見到了正在忙碌中的曹國公李文忠,而錦衣衛們則被安排去休息。

    李文忠一身戎裝,身上也都是泥水的痕跡,顯然也剛從外麵回來不久,他看到朱雄英的到來顯得有些驚訝,但很快便恢複了。

    「大侄子,你怎來了?可是陛下派你來的?」李文忠問道。

    「非是如此,太湖那邊發現了一個新的陰陽海,我過去看看,發現下暴雨了,所以決定來鎮海衛看看堤壩的情況。」

    李文忠點了點頭,神色凝重地說:「這場暴雨確實非同尋常,但我們已經盡力加固了堤壩,目前看來還能抵擋得住。不過鎮江府已經傳來消息了,那邊的暴雨比這邊還要驚人,如果如果雨勢持續不減或者加大形成了洪峰,情況就很難說了。」

    朱雄英聽後心頭有些沉重,他忽然想起來一件事說道:「煩請叔叔派人給皇爺爺發報,就說我已經到鎮海衛了。」

    李文忠點了點

    第209章 眾誌成城.

    頭,讓身邊的鐵冊軍去用隨軍攜帶的電台發報。

    而得知聖孫蒞臨的消息後,鎮海衛內的氛圍也變得有些怪異,這聚集著很多的官吏、將校,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之所以會來到這就是因為朱雄英的預言,而在之前,對於沒有任何征兆,就要建立這一道綿長的、保護整個蘇州府北部的堤壩,其實有些人是有怨言的,因為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二十萬人都在這勞動,大量的官吏和將校也要參與工程的管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皇明聖孫》,方便以後閱讀皇明聖孫第209章 眾誌成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皇明聖孫第209章 眾誌成城並對皇明聖孫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