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香港客人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更俗 本章:第八百四十八章 香港客人

    雖說大東電報局有董事迫不及待想從星視電訊撤出,但目前還隻是個別董事的意願,都沒有正式提出動議、提案。

    大東電報局董事會更沒有對此進行討論、表決,鄭仲湘緊急召開電話會議,也隻是將這一關鍵信息知會袁可飛、陳逸森兩個關鍵嫡係心腹。

    跟各大投資人及大東電報局的協調、溝通工作,還得是鄭仲湘領著周培薇,在周文霖的配合下去奔波。

    星視未來的增漲空間,更多寄望於星視通訊電子以及對晶辰微電子、星視恩益、新宏亞科技等一係列的重大投資,電話會議接下來又重點探討了910恐襲事件對全球及中國信息電子產業及消費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

    說到這個,陳逸森也不得不承認鴻盈科技上午的兩則公告,確實是給了他們很大的底氣跟確定性。

    今天上午滬深兩市的反應,也要比亞洲其他的市場平靜得多。

    好幾家有外貿、代工業務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中午收盤之前都翻紅了。

    這表明大陸證券市場很多投資機構已經緩過神來了,對910事件可能產生的深遠影響,也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雖然沒誰這時候會認為中國市場的利好,能抵消歐美市場的利空影響,但星視通訊電子、新宏亞科技主要開拓中國市場,這肯定是受益的。

    此外,對星視華瑞、晶辰微電子的投資,以及星視在諸多領域的龐大投資,除了一些互聯網科技標的會到受利空影響外,其他在這次的黑天鵝事件竟然都是偏利好..

    想來想去,要不是鄭仲湘此時緊急通報的這則消息,管理層也應該趁這次難得的機會,發公告增持才是!!

    當然,大東電報局真要一意孤行,踩踏之下誘發星視的股價再次雪崩,陳逸森他們也無力阻擋,就算他們現在能預見到星視的股價在未來好幾年,甚至十年八年都不可能會有翻身的機會,但那也注定投資星視股票的機構跟投資者損失會非常的慘烈。

    陳逸森以前工作之餘,也有一些股票投資,但互聯網泡沫讓他虧了好幾千萬,他現在已經戒股了。

    至於個人從星視電訊所得的授股,反正隻要不辭去星視的職務,就不要想著減持,就算跌成狗,眼不見心淨就好。

    電話會議結束,陳逸森看時間都過一點半了,港股下午開盤都有半小時了,他讓袁可飛打開電腦的行情軟件看一眼:下午整個大盤的成交量都收縮得厲害,指數也沒有什波動,很顯然投資者對未來充滿擔憂,但上午開盤已經狠狠跌了一把,也不甘心在低價將沾滿自己鮮血的籌碼輕易交出去。

    鴻盈科技的股價卻在緩慢上漲,跌幅都快縮減到10%了。

    星視電訊也有一些投資者回過神來了,下午的買入不少,跌幅也縮減到20%了;這至少也證明他們內部的信息保密非常好,大東的事沒有泄露出一絲風聲。

    這時候助理將牛肉卷跟咖啡送進來,袁可飛指著多出來的一杯咖啡,問陳逸森:“要不要在我這隨便湊和一下??”

    “行啊,我兩點鍾還要趕去晶圓廠,現在回辦公室覓食也來不及了,”陳逸森接過咖啡,又拿起用紙盒裝起來的牛肉卷,就在袁可飛的辦公室簡單吃一頓,看行情圖,還有不少資金在買入星視,感慨道,“要是仲湘沒能說服大東那邊放棄那不理智的衝動決策,今天搶著買入星視的這些資金,不知道會不會有幾個跳樓的。”

    亞洲金融風暴爆發之後,陳逸森在太古大廈的辦公室,兩次目睹有人從他辦公室的窗前跳下。

    之後就是去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港股科技股板塊也跟著全軍覆滅,也有好幾人從太古大廈跳下一一陳逸森隻是沒有目睹而已。

    袁可飛站起來看了窗外一眼,神色情有些蕭索,俄而又轉回頭,跟陳逸森說道:“誰知道呢?現在市場上玩杠杆的不少,倘若大東電報局一意孤行,誘發股價雪崩,今天帶杠杆買入星視的資金,倘若沒有能力補充保證金,爆倉不是什難以想象的事情。”

    陳逸森略帶狐疑的看了看袁可飛,覺得他的這話多少有些言不由衷,禁不住對袁可飛有所猜測。

    星視借殼八號仔上市前後,總計增發三次新股進行大規模的融資。

    當初參與融資的投資機構、投資人,基本上都是這些年跟隨鄭家大殺四方、關係密切的人物。

    就像許建強、熊誌遠、夏侯江、沈君鵬、朱鴻召、朱瑋興這些人之於蕭良。

    陳逸森他跟隨鄭仲湘創辦星視有七年了,這些投資人或者投資機構幕後的大佬,他也大體都認識,有一些人跟他還有一些小交情。

    陳逸森上午就接到好幾通電話詢問星視目前的情況。

    事情確實是美國突發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恐怖襲擊,但星視的股價開盤暴挫30%,有幾個投資人能沉得住氣完全不聞不問?

    陳逸森也不信八十年代中期就加入長和電訊的袁可飛,私下跟這些人物完全沒有私交。

    他不禁想鄭仲湘剛剛通報的消息,袁可飛會私下跟人透露嗎??

    不過,陳逸森轉念又想,大東還沒有正式形成決議,一切都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再一個鄭仲湘得知大東的消息有所焦慮,也是想對所有投資人負責,希望能有一個讓大家都接受的方案,袁可飛現在就私下透露消息出來,別人能怎操作。

    不顧跟鄭仲湘以及幕後的鄭家撕破臉,不打招呼就搶先清倉?

    倘若這導致星視股價雪崩,袁可飛除了得到一個人情外,還能有其他什好處?

    再一個,真要發生這樣的事,鄭仲湘會不會排查到底是誰走漏的消息?

    更恐怖的是,大東董事會最終放棄減持,大局被鄭仲湘穩住了,那搶先出手清倉的投資人與透露消息的袁可飛,不是將自己架到火上啦?

    對他們來說,最聰明的做法其實就是守口如瓶。

    也許是其他的事情,讓袁可飛有些言不由衷?

    “想想還是林傑滋潤啊!!”陳逸森將最後一塊牛肉卷塞嘴,又將微苦的咖啡一飲而盡,起身準備從袁可飛辦公室離開時感慨道。

    “是啊!”袁可飛笑道。

    林傑去年不僅進入新榮公司董事會,還作為執行董事,成為新榮公司管理團隊的一員,直接負責新榮公司中國子公司的組建與運營。

    哪怕林傑在新榮相應的職務,是星視作為股東之一提名推薦的,但林傑正式進入新榮公司的管理團隊後,按照利益回避原則,也隨之辭去在星視的職務。

    一開始誰都沒有想太多,都以為憑借著智埔投資的支持,星視、新宏亞聯手,肯定能在跟新榮公司的合作中占據主導地位,林傑在星視有沒有職務,又有什區別呢,還用擔心林傑會擺脫跟星視的牽絆嗎?

    可惜的是,去年八九月做這樣的決定時,誰都沒有想到僅半年後,鴻盈科技工業園就建設出這樣的規模來。

    鴻盈科技不僅在OEM代工領域形成絕對碾壓星視的實力,同時還鄭重承諾放棄自主品牌的建設、經營,承諾不進入終端消費市場與新榮公司發生競爭。

    這也是決定了鴻盈科技與新榮公司合作的主導地位,非選擇自主品牌與OEM兼營策略的星視所能撼動。

    更何況隨後奈田信正還推動奈田銀行參與到鴻盈科技的新股增發,進行更深的利益捆綁。

    這時候新榮公司對林傑的要求,就不再局限於辭去星視的職務了,還要求林傑限時清空作為管理人員從星視拿到的授股,徹底規避利益輸送的猜疑。

    林傑、陳逸森、周培薇三人一樣,前後總計拿到星視千分之二的授股。

    不過,林傑作為管理層的關鍵一員,為避免他公開減持會誘發股價不必要的動蕩,鄭仲湘最終說服林傑同意授股打八折,給一家投資機構接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新官路商途》,方便以後閱讀新官路商途第八百四十八章 香港客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新官路商途第八百四十八章 香港客人並對新官路商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