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美網、趨勢網未來能不能成長為千億美元級的龐然巨物,這個要看管理團隊在未來十數二十年的時間,能不能始終保持正確的戰略方向,堅韌不拔的走下去。
而全球科技股已經開始強勁恢複,背靠中國這個發展潛力也正逐步被全球認知並重視起來的巨大市場,作為中國電子商務與門戶網的龍頭企業,兼有即時通訊、跨境電商等概念,甚至都做通了盈利模式,添美網、趨勢網這兩家企業明年如果能在納斯克達成功上市,市值加起來有個八九十、一百億美元,在蕭良看來,要算一個相對合理的估值。
暫時很難更高,低了也是低估。
在全球消費電子及互聯網產業陷入滯脹的這兩年,中國始終保持超高速增漲,互聯網用戶今年底即將達到六千萬。
哪怕中國互聯網滲透率到今年底依舊不足4%,但已經是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國家了;同時國際組織還預測到五年之後,中國互聯網用戶規模將超過美國,位居全球第一,互聯網滲透率將突破15%。
而這兩年開始被國內一些瞎眼媒體瘋狂鼓吹的印度,其互聯網滲透率到今年底都未必能有0.7%,還他媽不如將南非、突尼斯等國算在內的非洲地區(0.8%)。
熊誌遠與盈投控股、泛華商業、華茂投資等星源係機構,在互聯網泡沫破滅後,通過注資及轉讓,總計承接了添美網、趨勢網各35%左右的股份。
蕭良肯定希望熊誌遠與盈投控股、泛華商業能保留足夠多的股份,繼續在添美網、趨勢網未來的發展道路上發揮引領的作用,但也主張他們適當減持一些股份,套出資本為國內的芯屏等發展計劃添磚加瓦。
當然了,熊誌遠他們也都信奉“不把雞蛋裝一個籃子”的道理,不可能熬住一點都不減持。
新鴻臣的發展勢頭現在還是很猛,營收、年淨利潤增漲率等關鍵指標還維持30%左右的高位,但在市值突破五百億港元之後,盈投控股也是就著手尋找新的投資機構接盤,更計劃在未來一到兩年時間,進一步將對新鴻臣的持股降低到12%左右,再考慮長期鎖倉持有。
當然,新鴻臣這優質、增漲潛力可期的標的,也有不少投資機構願意接盤就是了,並不需要在公開市場拋售。
哪怕新鴻臣的市值從五百億已經進一步漲到八百億了,也沒有誰會認為之前逾五十億港元的減持先鎖定一部分利潤,有什錯誤的。
在大家眼,即便強如蕭良,在新鴻臣合並時,將名下大部分股份轉讓給盈投控股旗下的基金接盤,折算價格還不到現價的30%,總不能說是蕭良當時的決策是失誤吧?
盈投控股在接下來一到兩年時間,還計劃減持所持有的一半鴻盈科技、宿山雲能源的股份。
這些套現出來的資金,包括將來對添美網、趨勢網的減持套現,都將源源不斷注入現代財團的交叉持股計劃以及跡美電子、星視恩益新一輪融資中去。
跡美電子、星視恩益的新一輪融資中,盈投控股與熊誌遠、泛華集團等將共同承擔50億的直接出資。
如此龐大的出資,也不需要簽署協議之初就掏出來,隻要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按照約定分批投入就行。
在這個過程中,要是哪方資金出了問題,同樣可以由其他各方分攤;總之要盡最大可能,保證三年一輪的芯屏項目建設進程不中斷。
芯屏發展計劃的落實,自然是交給蘇安建、許建強、熊誌遠他們去一步步推進、落地。
蕭良他又不掏錢,偷懶不出麵參與各種層次的談判、交涉,也是天經地義。
在鄭家的強力支持下,新宏亞科技十月中下旬相繼召開殼公司的股東大會表決、通過香港證券監管部門批準,完成了借殼上市及增發融資等進程。
因為確實絕大部分投資機構並不看好新宏亞科技參與薄膜液晶、晶圓製造的布局,完成借殼上市之後正式以宏亞科技的名義恢複交易,市場反應很平淡。
不過,宏亞科技好歹也是搖身變成市值逾七十億的香港上市企業了,隻能說是劉柏與韓振亞、韓振國兄弟勉強能接受的結果。
隨後各方也正式在秣陵簽署跡美電子、星視恩益新一輪的注資協議,采用恩益電氣的技術,約定年後就在東洲、秣陵啟動第五代薄膜液晶麵板及八英寸110nm製造晶圓項目的建設。
作為新一輪出資規模最大的股權方,新宏亞將在約定的期限內,對跡美電子分批注資一億五千美元,持股比例提高到10%;星視電訊、智埔投資各注資五千萬美元,將持股縮減到7.5%。
星視係整體將保持對跡美電子25%的股權比例不變。
新宏亞將對星視恩益注資一億美元,光耀資本對星視恩益注資五千萬美元(四億人民幣),星視電訊、智埔投資分別注資一億美元,星視係總持股比例減至51%。
由於星視電訊不再掌握直接的控股權,星視恩益也不再是星視電訊的控股子公司,將更名星益國際,由全新的董事會及管理團隊,共同決策星益國際日常經營及未來的發展。
跡美電子、星益國際進行新一輪的注資,啟動總投資近兩百五十億的液晶、集成電路項目建設,這在當下放諸全國依舊是具有特殊意義的超級工程,省及秣陵市、東洲市當然也是予以高度、高規格的重視。
省委書記劉格專程邀請副總理楊歸清、國家信息產業部黨組書記楊慎等高層領導蒞臨簽約儀式,參加秣陵市新一屆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論壇。
國家電子工業集團這次也在董事長、黨組書記何正鵬的率領下,組團來到秣陵,參加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論壇,與江省同行進行交流探討。
電子工業集團今年才正式組建,合並了信息產業部直屬四十六家科研院所及二十六家部屬電子企業組成的,合並總營收突破千億,員工總規模接近十萬,科研人員占比超過一半,可以說是中國電子工業發展迄今的集大成者,也是國內目前規模最為龐大的電子信息類科研及製造實體。
唯一可惜的,江省這幾年電子信息產業突飛猛進式的發展,將今年組建後原本熠熠生輝的電子工業集團襯托得黯然無光。
電子工業集團下屬也有芯屏企業,卻在製造工藝上,已經比跡美電子、星益國際落後了一代。
蕭良對官方活動再無興趣,這樣的場合也是需要跟許建強、熊誌遠他們一起出來露臉。
在論壇活動的會場,蕭良相當低調,抱著誠惶誠恐向大家、大佬匯報交流的心態,努力將這兩天耀眼的光環留給鄭仲湘與韓振亞他們。
畢竟星視還是星益國際的第一大股東,鄭仲湘還是星益國際的董事長;而韓振亞創辦、執掌的宏亞科技則是這次新一輪芯屏增資計劃,最大規模的單一出資人。
他們才是名正言順的主角。
可惜的是,不管蕭良跟熊誌遠、許建強多小心翼翼,會場還是有人提到了添美網、趨勢網新一輪的融資,以及年後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事情。
在今年以前,全國僅有五家企業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中間還整整中斷了兩年,再沒有一家企業能成功到納斯達克上市。
添美網、趨勢網作為全球科技股蘇複之後,最有望能在納斯達克登陸上市的兩家國內互聯網企業,在今天這種舉目皆是電子信息業界大佬的會場,想不被提及都難。
楊歸清副總理、楊慎部長也都關注這個問題,朝台下看過來。
除了熊誌遠等主要投資人外,添美網、趨勢網作為江省互聯網企業的龍頭、代表,也出席了今天的論壇。
蕭良低下頭,回避楊歸清副總理、楊慎部長循望過來的眼神,拿鞋尖輕輕踢了熊誌遠一腳。
添美網、趨勢網最後一輪融資已經完成,目前也都談妥了承銷、保薦機構。
甚至添美網、趨勢網在開曼群島搭建上市主體架構,以及財務整理、審計等準備工作都已經就緒,目前正推進的就是承銷保薦商的盡職調查(保薦機構向美國納斯達克證大美女交易所報遞交保薦材料,要與發行人承擔連帶責任,因此事前要做盡職調查),一切都順利的話,明年年初兩家公司就會先後在納斯達克上市。
而最後一輪融資,兩家公司總計獲得四億美元的注資,總估值也進一步提高到四十億美元。
也就是說,在十個月之前,星視以不到此時估值價格20%的價格,將添美網網、趨勢網的股份清空。
這事跟蕭良從頭到腳沒有半毛錢關係,他當然不會替熊誌遠站出來,承受鄭仲湘他們又忌又恨的目光。
熊誌遠看了一眼添美網、趨勢網今天到場的創始人,見他們都有推辭之色,就從會場主持人、常務副市長楊永義手接過話筒。
當然,熊誌遠在場麵上還是比較照顧鄭仲湘的情緒,沒有直接說這次融資的成果,也沒有先提明年初就有可能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事,而是談了這兩年國內互聯網產業的艱辛曆程。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