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拙閉目凝神,盤坐修行。
築基期第三階【丹田生輝】,這是他晉升到的最新階段。
三大丹田、三宗上法,他先修下丹田精海、《魔染血筋功》!
血氣滾蕩,在下丹田中川流不息,化為一片血池。血池旁的赤紅地麵上,層層血筋交織如巨網。
得益於丹田的空間暴漲,血池和血網都隻局限於第二階段的規模,隻占據丹田的三成不到的麵積。
伴隨著寧拙運轉《魔染血筋功》,血池激湧,邊緣不斷擴張,血網亦是如此,蔓延覆蓋更多池底。
濃鬱的欣喜之感,在寧拙的心底油然而生。
之前一段時間,他都卡在寶藥滋生階段,丹田達到極限,修為上不得寸進,隻能在寶藥上進行另類的積累。
現如今,他獲取質變,丹田暴漲,又有了大把的進步空間。
進步的速度相當明顯,血池、血網的擴張非常迅速,效果立竿見影。
但隨之而來的,則是強烈的饑餓感覺。
寧拙果斷停下修行,發現時間過得飛快,眨眼間就是一炷香的時間過去。
咕咕咕……
他肚內空空如也,體力匱乏,但皮肉卻未削減分毫。
“換做以往,我此刻必然是皮削骨立了,沒想到樣貌並未多少變化。”
寧拙心知,這是自己肉身鍛造得更有底蘊,靠的就是胎息靈舸。
藏陽別府中提供的靈食,多作用於魂魄,並非肉身。寧拙自帶的靈食早已耗盡,好在丹藥很多,立即取用了丹藥,填飽肚腹,又補充了肉身折損。
寧拙暫停修行《魔染血筋功》,開始了《五行氣律訣》的修行。
氣海丹田中的五行颶風天柱,急劇膨脹,重新變得撐天徹地。
這個修行效率,是《魔染血筋功》的數倍!
“全賴我的五行境界高深,因此對五行氣律訣揣摩得十分精細、深刻,修行起來自然高效。”
他最後修行《鏡台通靈訣》。
一片片鏡麵新生,迅速蔓延,最終分布在整個上丹田之中。
“我修行這門《鏡台通靈訣》從未遇過瓶頸。此番修行之速,遠超下丹田,連中丹田都超了。”
“或許,我的天賦就應在佛門之中。”
“這或可佐證我本性仁慈、良善,乃是正道的好心腸。”
寧拙頗感滿意的時候,孫靈瞳則趴在井口,施展盜術。
陰氣狂潮中分出一股來,盡數投入到陰陽一氣壺中。
陰陽一氣壺三尺多高,赤金如烈焰,幽晶如夜空組成壺身。兩條蛟龍一紫一藍,纏繞壺身,到了壺口,雙龍首相對,微微張開。
紫龍口迸發出一股吸力,將陰氣都吸攝入體,在壺體內流轉不休。
隨後,紫龍閉口,藍龍張嘴,吐出一股股的陽氣。
“好好好。”孫靈瞳喜得手舞足蹈,連叫三聲好字。
他嚐試將陽氣投入到井口中去,些許陽氣立即被陰氣狂潮淹沒。不過也因此,孫靈瞳懷中的房牌法器有了相應記錄,記載著孫靈瞳投放此次陽氣後的功績。
“小拙、小拙,大好消息啊!”孫靈瞳趁著寧拙修行間隙,匆匆來報喜。
寧拙聞言,不由感歎: “沒想到劉耳將軍的寶物,沒有用到穆蘭身上,竟在此地更有大用!”
他想了想,叮囑孫靈瞳: “轉化出來的陽氣,不可盡數投入到陰潮之中,隻投一成,其餘盡數儲備於壺體之內。”
又想了想,增添了一句話: “陽氣當中,更要摻些雜氣,不可過於純粹。”
孫靈瞳得到提醒,頓時恍然: “懂了!”
孫寧二人早已商定,不當出頭鳥。在白紙仙城內憂外患之下,男妃這一群體規模龐大,必然良莠不齊,很可能藏有暗間、強敵,圖謀不軌、居心叵測。
誰要是有助於白紙城主療傷,必然會被覆城盟的人出手針對。想那南邊紙像都被燒掉,護城大陣對突襲之人幾乎沒有什影響,便可見城中被敵人滲透之深。
雖然因為青掩打了招呼,讓寧拙獲得了甲等一號房,引了不少注意。
但這終究證明不了,寧拙對白紙城主療傷的巨大作用,所以無傷大雅,不至於讓寧拙被針對、襲殺。
孫靈瞳一邊轉化陰氣,一邊為寧拙護法。
寧拙繼續勤修苦練。
三大丹田都已充盈,但修為仍可以有進展。
寧拙修行《鏡台通靈訣》,神海中的無數通靈明鏡的鏡麵上,逐漸出現了裂紋。
裂紋帶來冰棱般的刺痛感,隨後,些許微光從鏡麵的裂縫中探出。
所謂丹田生輝,便應在此處了!
微光逐漸增亮,變得更長,像是生長著一般,長成了一寸多長。
到此處,通靈鏡麵也支撐不住了,裂紋叢生,然後整個鏡麵轟然崩潰。
一寸多長的明光卻未消散,而是懸停在了原處,導致這一塊的地方比附近明顯亮堂了些許。
一麵麵的明鏡崩潰,原處就增添了些許。
寧拙持續催動《鏡台通靈訣》,生出一輪全新的鏡麵。再繼續催動此門功法,鏡麵崩解,產出寸長的一團光亮。
“先是一寸寸,再是一尺尺,最後是一丈又一丈,直至將整個神海映照得光明堂皇。”
“而到達華光外溢的時候,丹田生輝這個階段就算是修煉到位了。”
寧拙明白了這一點,又修持《五行氣律訣》、《魔染血筋功》。
這兩者一個在氣海修出了五彩的氣光,一個在精海中煉出了血紅的精光。
由於是剛剛起步,所以氣光、精光皆隻有一寸多長。
“丹田生輝,任重道遠啊!”
這又是到了水磨功夫的時候,需要修士不斷積蓄,不斷磨練自身的三大丹田。
一般來講,這個時間是三十年左右。
修士若是采用一些修真百藝,比如吞丹藥,服靈石,采用修行法陣等等,都能縮短這個修行時間。
寧拙同修三宗上法,導致時間被分成三塊,也就意味著他的修行時間也比常人,擴增了三倍。也就是九十年!
當然,他在神海、氣海中的修行都很高效,所以不用其他手段,總耗時必然是小於九十年的。
寧拙不需要計算這個,他掏出了國力磚。
得自兩注國的國力磚,都是寧拙辛苦積攢起來的,就是用在此刻!
一塊的國力磚在寧拙的手頭流轉、縮小,寧拙三大丹田中的丹光俱都暴漲,從一寸多,直接長到了一尺多,再變成一丈多,直接翻了百倍。
最終國力磚在寧拙的手中消散,他毫不可惜,果斷又取出第二塊國力磚。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