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你能懂什搜魂術?
「老大,助我!」寧拙動用人命懸絲,傳達訊息。
「來了。」孫靈瞳一直藏身在漱玉齋中,苦心鑽研水渦法陣,竭盡全力,想要盡快將洛書書頁搞到手中。
麵對寧拙的求助,他二話不說,立即響應,動用靈眸天資,穿透法陣,看到洛書書頁本體。
孫靈瞳受到道器影響,盡管次數已經極多,但心中仍舊情不自禁地讚歎:「這是多強大的道器!」
通過人命懸絲,寧拙也神色微變,感受到自已也在洛書書頁的影響之下了。
苦墨已經研磨妥當。
記錄著焚舟渡魂術的玉簡,則橫著擺放在案頭上。
在玉簡下方,一張宣紙鋪陳開來。
寧拙右手握著會意筆,左手則拿著一柄木錐。
在他身旁,還放著一捆麻繩。
寧拙神念調動,法力灌輸,立即讓麻繩有了反應,豎直上升,一端繞住自己的頭發,另一端則繞向一個無限的房梁。
同時,寧拙手中的木錐,則緩緩刺入自己的大腿內側。
頭懸梁錐刺股!
洛書書頁會意筆苦墨,以及頭懸梁錐刺股,最後還有汲取繞身的文風,寧拙正式進入到了學習狀態當中。
他開始臨募焚舟渡魂術。
這門法術得自天霜,玉簡樣式古老,應當不是這個時代之物。
最開篇的不是正文,而是前賢留下的勸誡言。
「燃他魂,渡欲海,得技藝萬千,竊造化通玄。然魂舟所載,非僅珍寶,乃他人沉淪之生。舟盡火熄時,燃薪者已非我,燼中拾遺者,亦非我。焚舟渡魂,實為引火燒身,以己為祭。慎之!懼之!非向死而生執念瘋魔之輩,莫觸此禁忌!」
寧拙試著臨摹了這段,結果讓他眼前一亮。
絲絲縷縷的意蘊,從筆端匯集到他的神海之中。
「這玉簡果然是古物,甚至很可能是這門功法的開創之人?」
誰讓噬魂宗乃是超級門派,曆史悠久呢?
總之,這玉簡中蘊含的意十分充沛。不像寧拙自己製作的功法玉簡,幾乎沒有任何臨募價值。
開始學習焚舟渡魂術的真正內容。
這門法術被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劫火本根。
開篇第一句是個問題:「以魂膏奉劫火,以慧魄濟苦海,舍筏登岸者,豈知筏本是骸?」
第二部分為苦海鬼渡。
寧拙通篇臨摹下來,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句:「千年悲歡皆逆旅,萬丈紅塵盡劫波。元神入舟,便墮無間幻境到了第三部分名海歸真。
寧拙臨摹之後,神情變得凝重,目光凝聚在其中一句:「舶盡處非彼岸,惟見劫灰沒星槎」
第四部分為五厄纏真。
卻是將了五種厄難,但凡修行使用這門焚舟渡魂術,可能會惹來的五種嚴重的後遺症。
一是名歿,二是識燼,三是舟痕,四是業焚,五是迷航。
名歿即是忘記自己的姓名,繼而忘記他人的,最終喪失一切人際聯係。
識燼是神海上丹田中,但凡產生了神識,都會無火自焚,燒得淪為灰燼。
舟痕是焚舟渡魂術侵蝕到肉身的表現,有的焦痕出現在眉心處,有的焦痕則在胸口
後背等等。一旦焦痕之間相互交錯,形成孤舟的形狀。修士的魂魄也會被點燃,像是中了焚舟渡魂術,最終焚燒殆盡。
業焚則是燒起紅蓮業火,灼燒修土。輕時竄碧火,焚經毀絡;盛時五髒騰焰,自烹成前!
可見這門法術犯了忌諱,太傷天和。
最後一項迷航,則是修士徹底沉溺在他人的記憶中,無法自拔,自我的認知嚴重混淆,且沒有規律,不斷變換。
寧拙學了第一遍,就見宣紙上滿滿都是字。
一筆一劃都如雕刻般,是寧拙在用盡全力,鑿開玄奧。
他的一條大腿已經是血肉模糊,頭皮發緊,精氣神都在洛書下加劇消耗。
寧拙初學有成,盡見此術的犀利。
「燃魂為舟,硬奪造化。行險墮淵,汲盡他人一生修持!」
「妙哉!妙哉!」
這門法術的威力真的太大了,太尋求極端,讓寧拙心動不已。
喘息一番後,寧拙開始學習第二遍。
依舊是從頭開始臨摹。
麻繩勒得筆直,嘎哎作響,許多斷發灑落一地。
地麵上的血液已經有了淺淺一層。木錐已經換了地方,在另一條腿上頻繁紮下。
第二遍學完,寧拙對這門焚舟渡魂術的理解加深許多。
他神色變得凝重,開始注重第四部分的五厄纏真。
「焚舟渡魂術過於極端了。」
「我有天資本我,可以抗衡名歿迷航。但剩下的識燼舟痕業焚如何麵對?」
「這還得仔細思量。」
他研究到這種地步,越發覺得五厄非同小可。輕視必然會付出慘重代價。
「我佛心魔印能否抗衡識燼?神識若是在一段時間,無法產生,那很糟糕。」
神識對修士而言,輔助作用是極其巨大的!
煉丹煉器操控機關修士作戰等等,哪一個不需要神識?
「舟痕災厄是如何從魂魄,影響到肉身的?這點需要更多研究。」
「紅蓮業火乃是罪惡累積,引發的災劫,常常是魔修會遭遇更多。焚舟渡魂術一經施展,會燒得魂魄湮滅,這的確有傷天和,因此會令自身的罪惡升。」
「那,選取什樣的魂魄進行焚舟渡魂術,就很有講究了。」
「另外,我身上的功德能否抵消這層罪惡?」
五厄纏真寧拙有本我天資在身上,可以抵消兩項,但還有三項,需要他謹慎麵對。
「還有餘力,或許可以嚐試學習第三遍。」
寧拙仔細體察自身狀態,魂魄虛弱,神海晦暗,精神不振,兩條大腿血肉迷糊,頭發斷了許多,但治療一番後,仍能再做堅持。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