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奧、牛弘、銀耳三位領主為趙興舉辦的宴會原定要持續一年,不過趙興並不打算待這久。
他記掛著大周和北河軍,哪能一直在這享樂?
結識了命官埠命侯袁心、曆史學者黎青侯等人後,去自己兼任的部門露了個麵就走了。
甲辰十四關外,山貓號界舟內。
“大司農,我朝此次,總共派出五千二百六十五名第三境,三名道域境。”
“我們將以北河軍團戊野豐都軍的名義行事,由太尉、姬姒、羅喉王帶領,前往狼平道的王良上星區。”
“主要目的有三。”
“一是探索靈氣指數在10以上,100以下的生命界星,將其占領或者帶回販賣。”
“二是挖掘價值礦產區域。”
“三是由司農外府和市舶司聯合組建大周商會,由淩天辰與孟坤負責,主要是與北河軍團的戊野軍市司合作,就是這具體章程還未定下來。”
“另,太尉想多增加一些作戰任務,不過陛
下否了,又讓我來問問您的意思。”
少農令陳餘匯報完,便在一旁候著。
趙興坐在椅子上,手指輕輕一抬,示意旁邊的小吏記錄:“大周是跟著北河軍團行動,司月荒域中的靈氣區域是東一塊西一塊的,出現生命界星的地方不多,目標定高了,難免會和北河軍團其餘各部起衝突,咱們不能挾恩行事。??”
“把探索方略中目標降低一點,靈氣指數在10-50的生命界星就可以了。”
“北河軍團要是吃肉,咱們能喝點湯,要是有危險,大周也不至於傷筋動骨。”
“現在開發才開始,都是危險,沒多少機遇,穩妥為主——這句話你轉遞給羅喉王。”趙興朝著陳餘示意。
“是。”陳餘明白,大司農這是在打消羅喉王擴大作戰任務的想法。
“經商方麵,戊野軍市司給什活,大周就接什活,不挑。有得事做,有得錢賺就行。”
至於價值礦脈挖掘就沒什好說的了。司月荒域的初期根本沒多少好東西可挖。
此外,荒域中有很多情況下,無法將東西收進體內世界或者普通儲物道兵內。
所以大周隻是打算做二道販子,魯應準備的機關法陣和傀儡戰靈,都偏向運載效用。
大周目前有三艘特殊且珍貴的界舟:廣域號、無極號、無量號,全是體型很大,加強運力的界舟。
見趙興沒有別的吩咐,陳餘便退下,開始安排具體事務。
……
出了關,進入司月荒域,星鏡的功能大大降低,陣法信號斷斷續續,延遲很高,趙興便來到了界舟內的館藏室。
“海通使的權力大,責任也很重,疊界山出了邪門的事,要不了多久,功勳列表麵,就會出現這個任務。”
“完成任務,就能獲得功勳點,可以用來兌換資源。”
“這可是多個勢力通用的功勳,比前世的功勳值錢多了。”
前世僅僅隻有赤星帝國和太古之丘兩大勢力合作,所以功勳點隻在太古之丘和赤星帝國通用。
太古之丘的成員,可以兌換自己沒有,但是赤星帝國有的神兵利器、功法資源,甚至領地爵位,反過來亦然。
現在超級勢力不止有帝國和太古之丘,荒域古國聯盟、輪回神殿、本源天宮、學城都有參與進來。
一種功勳,能兌換所有勢力的好東西!
趙興當然不能放過這種大好的機會。
“依照玄靈星域遵循天時派製定的曆法。”
“現在是荒域2紀元的第1194個太陽年,再有6個太陽年,就是荒域第3紀元。”
“按照界星年(玄黃曆)來算,還有5985年。”
“打通海通古道的時候,碰到的難題很多,疊界山地變事件,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
“原本應該在第1195個太陽年才會遇到的疊界山地變問題,現在因為多方勢力的加入,工程進度變快,有可能是提前遇上了。”
趙興同時翻開一萬本道書,隨後又拿出一本空白道書,擺在自己的麵前。
“不出所料,太古之丘碰到的應該不是什詭異事件,而是碰到了【土紀地變】。”
天災、地變,都是天地所發生的災害和變異。
也就是通俗說的自然災害。
司農治理環境時,常常會碰到的風災、蟲災,都屬於天災類型。
地震、地氣紊亂、山川移位等等則屬於地變。
宇宙版本,災害並未消失,而是變得更加複雜。
山都長在虛空中了,環境變複雜,災變自然也更複雜。
“【土紀地變】,就是比較罕見的一種災害,目前的地利派理論中,很少有闡述土紀地變本質的道書,有效的解決方法也很少。”
“我在離開原初界前就拓印了不少書籍,可仍舊隻有七百多萬本。”
嘩啦~嘩啦~
書頁飛快翻動。
理論道書不增加戰鬥力,但趙興前世今生都喜歡看這種道書。
一是本身喜歡,二是因為在做任務的時候會變得更順利。
現在他就是回顧前世所學過的知識。
學習這有樂趣的事情,當然要和好兄弟共享。
不多時,陳時節也出現在了藏館內。
“陳時節參見大司農。”
趙興睜開眼睛,嘴角帶著笑意:“陳時節,見到大司農居然隻拱手而不鞠躬,你好大的膽子啊!”
陳時節攏了攏衣袖,翻了個白眼:“差不多得了,你怎不說要我磕一個呢?”
“哈哈哈,快快進來。”趙興大笑著招了招手。
“你找作甚?”
“邀請你來享受一場知識盛宴。”
陳時節打量了一眼漂浮在半空的道書。
《地紀論》、《中古地脈變遷史》、《星陸大觀》、《界山經》……一本本地利派道書的名字從眼前閃過。
“嗯?這多!”陳時節兩眼放光,“好多……都是我沒看過的!”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喜歡。”趙興很滿意小陳的表情。
“你哪搞來的?”陳時節抄起一本,目光陶醉,手上動作卻很輕。
“當然是原初界。”
“隻是可惜,這種記載法理的道書並不多,小眾冷門的就更不好找了,才找到了區區幾百萬本。”
“你沒看到過,那是因為星境不收錄。”
“為何?”陳時節下意識問道。
“一是因為冷門小眾類的道書,要搜集起來不容易。”
“二嘛,就是門派之見了。”
趙興指著這些書道:
“地利派具體的法術,原初界收錄了不少。但記載法理的道書,就不多了。”
“涉及理論思想之爭,太古之丘和原初界的態度都是隻用你的法術,不學你的思想。”
陳時節恍然,隨後又道:“有一說一,原初界的態度還算開放的了,至少你還能找到這多。”
“大道之爭,爭的就是對道的解釋權。”
趙興點頭:“是啊,司農各派對宇宙的闡述,都有各自的一套說法。”
“本我派把宇宙、界、域、劃分為原初、本源、萬象、寂滅四個時期。通過觀察宇宙,論證不同時期的大道顯化。”
“進而有了修純元土壤--孕本源空間--開體內世界的一套本我修煉體係。”
“在很多人看來,體內世界這種修行法可是歪理呢。”
“你還說輕了,分明就是異端。”陳時節笑談道:“不求天、不求地,自成體內世界,讓天時地利兩派的臉麵往哪擱?”
趙興挑眉道:“你這說,我在家鄉一統三派的舉動豈不是白幹?”
陳時節頭都沒抬:“也不算白幹,我還是敬重原初界,佩服那些有所成就的前輩。”
“當然,在我心中,地利派法理才是闡述宇
宙本質的真正大道。”
“天時本我?不過是旁門爾!”
趙興也是一心二用,邊看邊隨口問道:“那你倒是說說地利派是怎闡述宇宙大道的?”
陳時節合起書本,一本正經回複:“地利派以地層單位,將宇宙劃分為三大時期:分別為太古宙、元古宙、道顯宙。”
“下麵又有界、代、紀,世、期。”
“太古之丘的得名,也因太古宙一說而來。”
“傳聞太古之丘擁有最古老的一座小世界,麵有一條地脈被認為是宇宙誕生之處就存在了,被稱之為太古地脈。”
“那一條‘太古脈’,蘊含了宇宙大道的無窮奧妙。”
“因此演化出裂土法、山法、玄土法、地宮法、地通法、地藏法等多個法術體係。”
“極陸功法,就是太古之丘的大能根據那一條太古脈創造出來的,所以極陸功法的第一層,就是引脈入體。”
說到這,陳時節就有些惋惜道:“可惜,我資質愚鈍,如今已是第三境圓滿,依舊未能練成極陸第一層。無法親自去太古之丘看看。”
“別可惜,總會練成的。”趙興嘴角帶著笑意:“你看,我花幾年就練成了。”
"……"
陳時節一時間竟不知道自己是該開心還是難過,總感覺根本就沒有被安慰到啊!
“看在這多書的份上,我就不計較了。”陳時節道:“別再出聲,讓我安靜看會。”
“好的陳大人!”
地脈的變動,會造成山川位移,滄海桑田,也會造成六氣不穩。
如果一期、一代,甚至一紀才能緩慢完成的地脈變化,在短時間內就完成,造成的【地變】就稱之為【土紀地變】。
任何微小的變量,乘以無盡的時間,都是恐怖的。
土紀地變產生後,連大道都會被影響。
新生代的修行者,無法適應舊時代的道,在進入某個區域後,會發現自己所修行的許多法術,都產生極為強烈的效果偏差,甚至是反噬!
土紀地變,能引發一座星係級別的‘侯變’!
也會釋放出衝擊靈智的地氣,甚至是毒氣!
從袁心的描述來看,海通古道上的疊界山,出現了天上下血雨、修行者發瘋、屍骸冒出來等情況,很有可能是碰到了【土紀地變】。
因為疊界山本就是特殊的存在,它的山腳深入虛空的道古層,而且還能轉化虛空能量凝聚成山石。
也就具備了產生【土紀地變】的條件。
隻不過這個時候的人們,對地變還停留在比較淺薄的層次。
無法理解的事情,就會變得神神道道。
“地變論的研究絕大多數都停留在中生代,也就是道顯宙的第三個地脈時代。”
“應對方法很少,再往前幹脆就沒有了。”
趙興在花了幾個月看完所有書籍後,梳理著所學。
沒有的原因相當簡單,一是用不上,哪怕是輪回境的地利派司農,也很少會碰到一次【土紀地變】。
靈域境內,是很少有這強烈的地脈變遷產生的。
沒有需求就沒有動力,問題遇見得少,自然就沒有人去研究它。
實在不行就繞道,把那劃為【禁地】就完事。
反正咱們司農別的不行,就是會開疆拓土,打造新的宜居環境,費那事去碰‘禁區’幹什呢?
“老青曾說過荒域是輪回境的墳墓,如果再
加上這一點,整個事情傳成詭異事件,也就不奇怪了。”
“現在把問題找出來了,就該研究怎解決。”
趙興思索片刻,首先在空白道書上寫下幾個大字:
《道顯宙地變論》
人還沒到地方,為什就能判定是道顯宙,而非元古宙時期或者太古宙時期呢?
原因就是司月荒域的形成曆史並不長。
“司月荒域以前是靈域,其地脈變遷是溫和且緩慢的。”
“基於此,便可以判定,此次土紀地變的地層紀元,是在中生代晚期,新生代早期之間。”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