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開山
會議結束,離開原初界,法會便馬上進行。
由於十方山的時間地點未定,所以這一場法會的形式,采取的是遊會類型,也就是邊走邊說,場地不固定。
人數為七十六人,其中荒域陣營有四十九人,包含赤星大帝嵐川神將武昭神將屠寧殿主界羅神將妖族的帝俊等人。
很多都是生麵孔,是趙興第一次見,見過麵的還不到三分之一。
四十九人麵,命師隻有六人,僅有三個神級,且全部出自輪回神殿,另外三人都是半神,甚至帝國天師也仍舊是半神。
但有六個祭祀之神,專修命運之道,也能充當命師。
趙興邀請的賓客:蒼覡五界島主夜海神王赤驥國主都帶了命師,無量神王也帶了從道者,唯有博維孤身一人,總共占了十四個名額。
剩下的十三人,則是趙興自己的從道者,地夫子匡川隆海將騰山將
元洪將等人。
以及大周的姬姒姬澈柳天寧王天知。
青榆子杜雲閭暝,也在其列。
場地是流動的,論道台以飛舟取代,參與法會的人,都乘坐一艘飛舟跟隨,總計四十一艘。
它們跟在趙興的飛舟後麵,聽從趙興講道。
「完善後的十方開山法,總共有四個法論部分。」
「《脈算》《十方十表》《靈山定象》《十方開山法》。」
「其中《十方十表》,為大事年表,記錄了十方山現世時,大到玄靈星域,小到古國地脈山脈地宮地心的多次波動。」
「此一部分,為法論數據參考。來源於學城太古之丘九經閣中的記錄。」
虛空道顯層中,趙興坐在舟頭,他正前方第一排的兩艘飛舟,就是太古之丘的地行神舟。
地行神舟上,匡川神將與學城大長老馮琛,站在了一起。
自荒域第二紀元末,學城的總部,包括萬道樹,久經閣,都搬移到了太古之丘,趙興還曾親自護送過。
此時的馮琛,無心聽講,因為這一部分是枯燥的數據資料引用部分,早已經在他的腦海中。
他大半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另一艘飛舟上,那艘飛舟上站著一個陌生的身影。
雖然麵容和氣質都特地改變了,可馮琛知道,那就是博維。
「長老。」馮琛給博維傳音,「近來安好?」
「馮琛,我已不是學城大長老。」
「那您總還是我的師兄。」馮琛說道。「我可以來見您嗎。」
博維默然,當年智心大長老收了一批弟子麵,總共有十七名師兄弟。
馮琛其實不算起眼,也沒多少交情,直到他上任後,這個師弟才顯露出才能,也成了六界學者。
後來他被抓,馮琛成了學城的大長老,經曆荒域第二紀元末,三紀元初的時空動亂,大量的學者死亡。
同一批師兄弟,便隻剩馮琛還活著了。
如今,馮琛也卸任了大長老,將位置傳給了另一位閣主。
他主動要求上十方山,並且願意在關鍵的時刻解開限製。
一是對十方山本身有著求知欲,二便是聽說博維也回來了,想見一見。
「不必了。」博維冷漠的回了一句,便走進了艙門。
旁邊的嵐川神將心中一歎,此行他是馮琛的道友。而馮琛隻是想在臨死之前和師兄說說話而已。
不過馮琛並未表露出太多的失望,嵐川神將的注意力,很快重新放在了趙興的講道上。
因為趙興已經講到了脈算。
這一部分的內容相當龐雜,因為趙興把《界論》融入到了脈算中,並且對照了領域時代荒域時代洛皇時代羽皇時代的地脈。
同時結合了《道顯宙起源論》中的疊界山大論,以界山為錨定點,進行不可知之山的定點推算。
隨著趙興的講述,嵐川神將的腦海中,呈現出了九天十地圖與荒域地圖。
但很快這些地圖全部變成純粹的線條。
一根根線條錯綜複雜,每一根都代表著不同地區的地脈,而且在波動演化。
中間有無數個節點,呈五色,對應金木水火土五脈。
嵐川神將對這一幕並不陌生,因為這樣的法論,不止趙興研究過。
太古之丘的三界十二山,都有能人嚐試過。
整個時空,剔除掉可觀測的地脈波動,那些空白的黑色的凹陷時空,便是不可知之山了。
然而這種方法找不到十方山,甚至連冥古山的方位都無法確定。
主要是因為以前疊界山無法加入到界論當中,它不停的轉化時空,擾動時空中的物質,這一混沌因素導致加入了疊界山的脈算法,無法成為一套有效的方法論。
直趙興把疊界山的問題解決了,界論模型得到了完善,但仍舊不能算作完美。
在嵐川神將的視角中,仍舊有諸多黑點和無法觀測,無法琢磨的道障存在。
道障近在咫尺,但又始終無法戳破,嵐川神將聽著聽著,心中都有些煩躁了。
他的神魂瘋狂的運轉,大量的神元被消耗。
甚至隱約有走火入魔的徵兆。
「鐺~」
主道船上,趙興敲響了時鍾。
這是無量神王送給他的靜心鍾。
鍾聲籠罩包括嵐川神將,以及自己幾位從道者的船,將他們的心緒歸位,並且把他們的時空歸附為聽講之前。
完全聽懂的人,不會有事,比如博維比如遠在太古之丘的神君。
完全聽不懂的,也沒有事,絕大部分的賓客,都以自己所修的道來理解,僅理解了很小的一部分。
然而像嵐川神將地夫子隆海將這些神,能聽懂很大一部分的,但又無法徹地聽懂,反而會走火入魔。
「呼~」
嵐川神將長出一口氣,眼中的魂力風暴迅速平淡。
此時趙興已經停止講道,給賓客休息的時間。
嵐川神將不由得有些感慨。
「一萬年前,我還能教趙興,一萬年後,我聽趙興講道,居然會走火入魔。」
道心不穩,在嵐川神將這種級別上非常罕見。
可如今,他竟然生出一種浮遊見青天的感覺。
「嵐川兄若再聽,可回想趙興所創的《湮星六論》《湮星地變論》《
湮星本我論》。」
旁邊響起了馮琛的聲音。
嵐川神將一怔:「馮長老聽懂了?」
馮琛輕輕點頭道:「聽趙興講道,能懂道顯宙起源論和界論融合之理,便是第一層,可進悟道之境。」
「道兄看到了九天十地,荒域星圖中所有地脈的波動,並且感知地脈波動的大道韻理,進而推算不可知之山,則是第二層。」
「第三層則是融和地變論,要把地氣的陰陽五行運轉加進去,還要加入時空論,再反推第一層的界論。」
「如此方能得見往日十方山之影。」
嵐川神將苦笑不已。
「到了第三層,也隻能看到往日十方山現世的時空虛影?
「離找到真正的十方山,還差一大截啊。」
馮琛也感慨道:「趙司農的確是亙古罕見的司農奇才。」
馮琛作為曾經的學城大長老,離任時已經是八界學者,達到了博維成神之前的境界。
即便如此,他聽趙興講道,隻能悟其理,不得其法。
哪怕他解開限製,也做不到把法論中的法術部分悟出來。
能完全聽懂的,恐怕隻有博維了。
他擁有真正的通識神術,作為超級勢力的學城,也隻有擁有博維才算是名副其實。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