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允德日漸消沉,朝堂政務盡數推與昭武帝處置。
每日晨起便匆匆出門,眼中猶存希冀;及至暮色四合歸來,步履蹣跚,眉宇間盡是掩不住的頹唐之色。
對於時雲起封國公爵位,蕭允德也是好幾日後才知曉。
昭武帝問,“父皇是否覺得不妥?”
蕭允德默了一瞬,須臾才道,“如今你才是北翼皇帝,你覺得妥,那就妥。往後不必來問我。”
“兒子知道了。”昭武帝垂眸,安慰的話準備了一籮筐,都沒派上用場。他想了想,還是提了,“皇妹遞了奏折,稟報淩州事宜。災情,燈會,學堂諸事都辦得不錯,進行得很順利。當地官員也很配合,可算得上下一心。”
末了,他說了句玩笑話,“若皇妹生長在皇家,是個兒郎,必能扛起萬江山的重擔。”
蕭允德這才抬眸看他,眼底暗沉如墨,“怎,打退堂鼓了?”
昭武帝苦笑,低聲道:“兒子不敢,隻是憂心行事不周,誤了國事。”
蕭允德沉默片刻,嗓音沙啞:“你也能做好。”他忽然想起一件事,“你登基已久,後宮卻空懸。若有鍾意的女子,可先納入宮中。往日無人替你操持,潛邸也無舊人。如今朝臣們盼著你選秀,好送……”
“父皇,”昭武帝眸光一沉,語氣卻依舊恭謹,“兒臣鬥膽一問,您可還記得當年是以什由頭遣散後宮的?”
蕭允德神色晦暗不明,“我自然沒資格催你。但你要明白,我當年的處境與你不同。”他頓了頓,聲音低啞,"你大可選些對你有利且同時又鍾意的世家貴女入宮,借此製衡朝堂各方勢力……”
“父親,兒子不想過早考慮這件事。”昭武帝已然有些強勢。
蕭允德擺擺手,“我就隨便那一說,你不必太緊張。我也不會逼迫你做你不想做的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我懂。”
“謝父皇體恤兒子。”昭武帝暗自鬆口氣。
又聽父親問,“你心目中的皇後,應該是什樣子的?”
昭武帝認真想了想,“我喜歡與聰明的女子打交道,最好能在政務上替我分憂。”
“那豈非後宮幹政?”
“父皇在位時,女子為官就不再稀奇。”昭武帝顯然經過了深思熟慮,“我想,我的皇後雖然不用做官,但能在我做下重大決策時,給一點意見也是好的。甚至當我走岔了道時,她能把我及時拉回來。”
蕭允德微微挑眉,“這樣的人選,恐怕很難。”
“是啊,很難。”昭武帝有些傷感,“這隻是我的希望而已。”
“倒……也不是沒有。”蕭允德淡淡開口。
昭武帝眼皮一跳,“父皇說的是誰?”
蕭允德抬手為自己續了杯茶,才一字一頓,“晏星辰。”他沒看兒子,隻自顧說下去,“這丫頭胸有丘壑,筆走龍蛇,曾為你整理政績、編纂民情。你今日在民間聲望日隆,其中少不了她的心血。”
昭武帝指節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良久才道,“父皇慧眼。不過,兒子以為,晏卿乃我朝棟梁,必須聽聽她自己的想法。她若不願入宮,也不可強求。”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