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獻舞的鄭大人家,還沒回家呢,夫妻兩個在馬車上就吵起來了。
“你給弄的那叫什衣裳?”
“一點都不莊重!”
“怪不得陛下因此生氣……”
夫人堅決不背鍋:“是你說陛下和太子殿下明麵上不納妾不選妃,可男人都是那個劣根性,真要是喝了兩杯酒看上了,出爾反爾也是一句話的事……”
“穿得跟廟的菩薩似的,寶相莊嚴再去跳舞,皇上和太子能看上?”
鄭大人:……
“爹!娘!你們別說了……再說女兒就不能活..”
旁邊的女兒已經哭得不成樣子了。
今日在金鑾殿上出了這大的醜,雖說皇後賞賜了一對珍珠耳環,麵子上回來了一點兒,可誰都能看得出來,到底是丟人了!
以後自己還能找到一個好婆家嗎?
都怪爹爹,出的什餿主意………
皇帝直接封了獻歌獻舞的路子,下麵的文臣武將回家也跟夫人嘀咕。
以後男女相看也不能以歌舞論了,至少想要攀高枝的、當主母的千金,不能再一味強調歌舞能力。同樣讓女兒準備了舞蹈的夫人不忿。
“女子本該柔弱,不學跳舞學什?難道就該學皇後娘娘那般,舞槍弄棒?”
誰知老爺一聽,如同醍醐灌頂,一拍大腿:“對啊!”
夫人嚇了一大跳:“什對?”
“舞槍弄棒!”
“我看宮中兩位娘娘都不柔弱。說不準宮就喜歡這種?”
“還有太平郡王,從前極瘦弱的孩子,現在呢?瞧著又挺拔又精神!”
“競有幾分忠烈太子的氣勢了……”
“我可聽說了,他在宮,每日都要習武一個時辰。”
“不行,回家後趕緊聘請武師傅,讓家中的孩子們都操練起來……”
夫人不滿:“習武這事又不是一天兩天的!我可聽說了,那是要從小打熬根骨的!”
“現在哪還來得及?”
老爺:“什來不來得及?就是強身健體都是好的!”
“最重要的是態度!態度你懂不懂……”
類似的情況在許多文武百官家中發生,戶部尚書崔朝雍背著手回到家,也將兒子們都叫進了書房。看著身姿挺拔卻偏胖的兩個兒子,肅然下令:“明日開始,你們也找個武師傅,每日開始帶著你們打拳站樁,強身健體。”
“還有,去看看有沒有功夫好些的武嬤嬤,也找一個,教教你們的姐妹。”
“一個個動不動就病病歪歪的,有什好看?”
長子崔子堯先是拱手應“是”,後才問原因:“父親,是為了與宮中保持一致嗎?”
崔朝雍微微頷首:“也是也不是。”
當今聖上和太子都嚴於律己,是極有責任心的好君主,今日歌舞被禁,就是一個信號。
陛下的意思很明白,歌舞隻該在特定場合,由特定的人表演給特定的人看。
世家大族若沉湎其中,甚至以此為傲、拿出來炫耀,陛下是不喜歡的。
陛下喜歡的事情不一定要做,陛下不喜歡的事,卻一定不能做。
崔朝雍既然是堅定的皇黨,家中就該第一時間重視起來。
長隨領命,趕緊下去傳達命令了。
隨著京中世家對武師傅、武嬤嬤的需求量陡然增加,京城好的武師傅和武嬤嬤竟然十分搶手。甚至有腦子靈泛的,輾轉找到了老兵村那邊。
這些老兵雖然缺胳膊少腿,可他們實踐經驗豐富,很清楚地知道怎訓練人。
他們也知道陛下對這些老兵們的維護和敬重,又能示好,又能請到合適的人,一舉兩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