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錦梨在線玄學押題
全國高考這三天,所有的社會新聞與娛樂新聞都要讓步。
這幾天的熱點,按照以往的慣例,都是在講述不同省份的考生,在考完單科後出來的表情,以及各個省份的試卷難度。
六月七號,上午九點到十一點半,考的語文。
錦梨異常低調,進入考場後,就安靜地坐在座位上。
在她身後不遠處,就是顧澄的座位。
倆人全程沒有交流,仿佛並不是坐同一輛保姆車過來的。
因為高考這一重要日子,狗仔雖然很想拍下兩人的照片,但隻敢在外圍打轉,不敢偷偷摸摸地混入考場。
如果被抓到,是真的會被關押拘留的,甚至還會被認為妨礙社會安定。
狗仔拍下的照片都太過模糊,左思右想,還是沒有放料出去。
他們認為哪怕放出去了,也不會被弄上熱搜,博客應該會限流。
那還不如等到高考結束再發,或許能夠成為一項談資。
教室。
後續進來的考生掃視了教室一圈,看見了錦梨跟顧澄,眼睛一亮。
他們知道錦梨這次會參加高考,隻是沒想到自己運氣這好,居然分配到跟她同一個考場。
但是顧澄居然也參加高考,那就很出乎意料了。
這間考場的考生,在社會上的名氣都比較大,要是明星,要是網紅,要是某個領域的名人。
這些人看見錦梨跟顧澄,職業病犯了,想要湊過去與他們拍照,問他們一些問題。
但剛走近他們身邊,在教室盯著學生的老師就重重咳嗽了一聲,嚴肅提醒道:“大家請不要交頭接耳!”
“找到自己的座位後就坐在座位上,不要聊天講話!”
終歸是還記得自己過來的目的,考生們最終老實地坐在座位上。
教室的老師也略微鬆了口氣,如果有考生一定要湊到別的考生身邊問東問西,他們也很難做。
三次警告後還是不肯坐在座位上,那也就隻能請那些人離開了。
所幸,這樣的事情沒有發生。
語文是錦梨的拿手科目,這一科哪怕不刷題,她也有自信能夠考上高分。
如果她在語文這一科丟分嚴重,那她的作文就絕對是寫偏題了。
偏題!
這是每一個學生都會遇到的難關,哪怕優生也不例外。
有時候角度分析的太過普通,那就拿不到高分,拉開不了差距。
有時候想要分析的麵麵俱到,就會顧此失彼,什內容都寫不出來,隻停留在表層。
所以找準角度非常重要。
不求所有意義都找出來,但隻要針對一個關鍵點進行有理有據地闡述,用互相反拉的方法——
比如從小的事情延伸到大的事情,或者從大的事情延伸到小的事情,最後又一同上升高度,那作文就不會差。
錦梨最擅長寫的作文構架,那就是由點到線,再從線到麵,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江河那般,最後上升高度,點題扣題,畫龍點睛。
這種寫作方法,被請來的老師說還不錯,錦梨既然用的很習慣,那就繼續用,不用另外改。
不是沒有更好作文構架,但還是以學生最擅長用的為主,因為無論結構怎變,你運用的內容元素不吸引人,那也隻能得個一般中上分數。
當然,有很多學生也就隻求一個中上分數。
畢竟想要得高分,還需要額外的巧思,同時可能還需要在內容上冒點險。
高考這樣的人生大事,很多人都不敢冒險,會傾向寫常規的元素跟構架,就怕自己一冒險就偏題了。
“叮鈴鈴——”
第一次考試預備鈴響起,試卷發下。
考生隻能看卷子,不能提筆。
錦梨按照習慣,拿到試卷後先翻看作文,這也是一個寫作文的小技巧。
因為作文需要構思時間,短時間想出來的內容往往並不豐富。
如果在考試之前就知道作文題目,那就可以在做前麵的內容時,一邊做一邊想作文該怎寫,運用怎樣的元素內容,做到心有數。
等一路做下來輪到寫作文,那就可以直接打草稿了,記錄腦海冒出的念頭,開始列構架,就能迅速開寫。
素材一:
清代點心店主李沙庚,初期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盈門,後因摻假怠客致生意冷落。書畫名家鄭板橋題寫店名後,雖吸引路人圍觀,卻無人進店消費。
素材二:
富翁將三塊西瓜比作利益:青年搶選最大塊,富翁卻選最小塊快速吃完,繼而奪取最後一塊。青年頓悟:貪大反失長遠積累之機。
……
語文考試結束,許多省份的學生都一臉輕鬆地走出考場。
而在這之前,有些考生提前交卷,一臉輕鬆地出來,蹲守在外的記者趕緊前去采訪。
記者:“你這早就交卷子,是不是這次語文試卷不難啊?”
考生笑眯眯地道:“對,我覺得不困難,很輕鬆,很早就寫完了,所以選擇提前交卷,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記者:“覺得自己能考多少分?”
考生不敢托大,謙虛地說:“應該能合格吧!”
這段采訪視頻被立刻放到了網絡上,已經有一些吃瓜網友火速挖出了這個考生的身份——
新概念作文金牌得獎者!
【666,這個記者運氣真好,看直播,提前出來的考生有好幾個,她隨便逮了一個,就逮到了一個高手!】
【這個考生的作文寫得很厲害的,我覺得她眼的簡單跟其他人眼的簡單不同,還是得聽聽普通考生的意見】
【+1,她語文成績肯定不差,她覺得輕鬆,別人未必輕鬆】
網友議論紛紛,很快,交卷鈴聲響起,統一收卷,考場陸陸續續走出大批學生。
有的學生肯接受采訪,但有的學生隻是擺擺手就離開了。
記者被拒了九次,終於找到了一個肯聊聊的。
記者:“你覺得這次語文考試難嗎?”
考生:“不難吧,我覺得不難,沒有我學校出的卷子難。”
記者:“這次有把握能考上多少分,能說說嗎?”
考生思索了一會兒,不太確定地說:“合格?”
記者:“那謙虛啊,不是說不難嗎?”
考生:“是不難,但我平常都沒考合格。”
【hhh好誠實的考生,笑了笑了,這樣看的確不難】
【記者,采訪考生沒用,他們都太害羞了,你應該采訪家長,家長比考生更敢說!】
【我也想知道家長的表情】
【采訪家長+1】
記者是個聽勸的,先離開考場去吃飯了,如果要采訪家長,那肯定不能在剛考完試的時間點去采訪。
畢竟家長也需要時間去了解信息。
另外一邊,這些記者扛著攝像頭在考場外滿世界跑的時候,錦梨跟顧澄則躲在考場的某個地方,確定人都離開了,才乘坐保姆車返回酒店。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