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娛樂大樓。
今天過來公司的藝人,和前來訓練的練習生,都感覺今天的公司有些不同尋常。
那些經紀人臉上的笑容,似乎都變多了,看上去心情也很好。
不僅僅是經紀人們,就連那些清潔工也喜笑顏開的。
同時,有的人還注意到,公司特意搞大掃除,每一個角落縫隙都刷得亮的。
藝人們眼眸微閃,似乎知道了什,聚在一起交流。
練習生們則是完全一頭霧水。
有幾個大著膽子去問比較好說話的藝人,才知道原來今天錦梨姐來公司了,明天高考要放榜,錦梨姐都會住在公司一段時間。
但除此之外,還有的藝人猜測道:“應該有一些出名的明星會來晨曦娛樂做客,上一次公司搞這大的陣仗,還是因為三月天過來參加公司的活動日。”
平常錦梨來公司都是悄悄來的,不會特意顯露行蹤,像是這大張旗鼓地告訴所有人她來了公司,還是第一次。
一些聰明的人很快就想到明天的高考放榜。
看樣子,公司對錦梨的成績很重視。
不過也不奇怪,整個娛樂圈都對錦梨和顧澄的成績很感興趣。
錦梨來到公司,無論是藝人還是工作人員,都仿佛擁有了主心骨,今天在外談工作的人也特別有底氣,給人一種振奮向上的精神麵貌。
外頭的人注意到了,都暗暗羨慕。
“晨曦娛樂的福利待遇肯定很不錯,當時怎就沒選擇晨曦娛樂呢,哪不是熬,選個福利待遇更好的公司熬,那才是正道。”
“他們不僅有錦梨,還有亓官明珠跟奚夢澤,有生之年或許還能讓粉色少女重聚天日,哪怕無法重聚,但有這三個明星,已經立於不敗之地,發展肯定會很好。”
“我為了爭搶一個小配角的試鏡,又要陪人喝酒又要陪笑,可晨曦娛樂的演員就不一樣了,直接給個麵試機會。”
甚至有的人,還向他們打聽晨曦娛樂的招收標準,時刻想要跳槽。
而這一切,都是錦梨等人帶來的榮耀。
-
錦梨來到公司後,隻是休息了一會兒,就立刻跟芳姐聊起工作。
主要聊的還是綜藝投資。
隋玲芳說道:“我看總裁想要練習生去參加《閃耀的榮耀》複活賽,就跟他提了你想要投資種田綜藝的想法。
總裁一聽你要投資,立馬就心動了,決定公司也投資一部分,就按你說得來,讓練習生去參加。”
她知道錦梨的效率,一邊說一邊拿出一份文件。
“策劃公司的人昨夜通宵趕製出來了,你看看行不行,都是按照你的想法去規劃的。”
錦梨認真翻看起來。
她做綜藝跟別人不同,她沒有任何渠道資源,也不了解綜藝的運營方式,憑的隻是直覺。
身為明星,她對綜藝賺錢最淺顯的認知就是打廣告,綜藝插播的廣告越多,這檔綜藝就越賺錢。
不過對於全是新人的種田綜藝,拉廣告賺錢不現實。
所以從一開始,她就不是奔著盈利去的。
三四十萬的投入,隻要能把練習生的知名度拉起來,那後續開展第二季就能賺錢。
錦梨翻完後,特意圈出了幾個地方,“我覺得這些地方不太對。”
隋玲芳看了過去,怔愣了下,“不對嗎,綜藝應該是要先確定C位的,這樣也好讓網友的視線聚焦。”
錦梨說道:“確定了C位,捧人捧得太明顯了,而且這些都是練習生,不到最後一刻,哪能知道誰的潛力最大,還不如交給觀眾選擇,讓他們投票更想看誰的鏡頭。”
她話語一轉,“不過這樣做,搞事的心思就太明顯了,這是種田綜藝,不是競技綜藝。
這檔綜藝要的是真實,不用特意給誰分配更多的鏡頭,哪個人的片段有趣就放多一點,誰更有綜藝感就給誰鏡頭。
不過這檔綜藝主打的是真實,太過有綜藝感反而不好,鏡頭放在隱蔽的角落,可以更自然地引導他們去真實表現。”
隋玲芳想了想,“種田綜藝,還想要真實,有點像是變形記啊!”
錦梨點頭:“對,盡量拍出紀實的感覺,而且我們這檔節目比變形記要好,變形記是管殺不管埋,讓孩子們命運錯位,卻沒有引導。
我們不一樣,我們起碼對農田負責,不會讓開墾的農田荒廢,如果節目做不下去,我也會低價承包出去給農民的。”
隋玲芳又跟錦梨聊了聊,大概明白她的想法了。
錦梨想要把這檔綜藝打造成一檔“人們心中的田園”綜藝,藝人之間不需要撕逼,不需要爭咖,隻需要努力把田莊搞好。
每一檔綜藝都有主題,錦梨把這檔綜藝的主題定為“奮鬥”。
田莊從無到有的建設,就是奮鬥的體現。
錦梨說著說著,又想到了一個變現的方式。
“藝人們種田出產的農產品,可以對外售賣,農產品走正常價,但可以賣相關的周邊,比如鑰匙扣、零食加工產品等等,隻要綜藝做得好,一切皆有可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精彩內容!
這不是在開玩笑,而是許多綜藝已經把渠道給蹚出來了。
就拿周邊來說,許多熱門綜藝早就開發出了周邊,隻是粉絲除了一開始有購買熱情,後來都不怎願意買了。
可並不妨礙這是一條不錯的變現路子。
不僅是綜藝尋求變現渠道,現在許多知名公眾號、大V也在尋求全新的變現渠道。
比如說一些專門科普健康知識的大V們,會利用自己的知識跟人脈,搞起更加符合人們對健康需求的低脂零食、高蛋白低鹽牛肉幹等等。
他們都能做,那與種田有關的綜藝也能做,還更加搭邊,種田綜藝可以直接種植出基礎農產品。
芳姐原本覺得錦梨的想法太過天馬行空,一點都不像是業內人士操刀,更像是個靠著情懷腦門一拍就去製作。
可當她聽到錦梨衍生出的種田產品大版圖,隋玲芳又忽然覺得,這檔綜藝可以搞啊!
但能搞有個前提——
綜藝得火,才可以搞。
如果綜藝不火,別說加工零食產品,哪怕是販賣周邊,也沒有人買賬。
隋玲芳猶豫了許久,說道:“我聽你的規劃,覺得這檔綜藝的前景挺好的,如果火起來都可以自創一個品牌了。
但我現在有個問題,你的想法很好,如果邀請知名明星加盟,會有很大概率能夠實現,還要交給新人去做嗎?”
錦梨很果斷地說:“這種綜藝,成名明星是參加不了的,他們吃不了種地的苦。”
她笑了笑:“我也吃不了種地的苦,我的身體承受不了。
芳姐,如果你了解農民,當過一段時間的農民生活,就會知道找知名明星不現實。
我們不是為了作秀,而是想要把真正的農村生活展現給大家,讓人看到孩子們的成長,也可以向網友展示當農民的不容易。”
隋玲芳認可了錦梨的話,她又一次覺得自己準備工作做得不足。
下次還是得多查點資料,不然都有點跟不上自家藝人的思維。
錦梨繼續說道:“而且你明顯被我的大餅哄住了,我隻是隨便說出一個前景,你腦海就認為一定能實現。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