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朕到現在,連高麗一句感謝都沒聽到過!
趙煦冷冷的看向匍匐於地的李資義,輕輕哼了一聲,早已和他有了默契的燕援立刻將手中拿著的骨朵,重重的在地上砸了一下。
鏘!
精鐵鑄造的骨朵,砸在禦花園的碎石地板上,驚得義天和李資義瑟瑟發抖,好似那骨朵就是敲在他們身上一般。
「高麗犯了何罪?」身前的那少年天子,幾乎是咬著牙齒說道:「朕問爾等……」
「汝國既臣遼主,緣何又答允臣朕?」
「一女二嫁,當真是無恥至極!」
說著,一張元書紙,便被擲到了李資義麵前。
李資義顫抖著手,撿起那張元書紙,看著其上謄抄的文字。
一顆心,頓時跌入穀底。
因為這上麵的文字是標準的國書格式。
「好膽!」一直在旁邊侍立著的刑恕,立刻就跳起來,怒目圓瞪,看向義天與李資義:「爾等賊子,竟敢欺君!?」
「當我大宋無人乎?」
說著,他就跪下來,頓首道:「自古主辱臣死,臣為翰林學士,蒙陛下恩典,主持對外諸事……」
「今賊臣欺君,蒙蔽聖聰!」
「臣罪當誅!乞陛下治死罪……治臣死罪啊……」
說著說著,他就流下眼淚來,最後更是哽咽著涕泣起來。
五十多歲的人,哭的跟個孩子一樣。
趙煦見著,在心中默默給刑恕點了一個讚。
「此事與學士無關!」趙煦沉聲說道:「怪隻怪高麗奸邪,幾誤朕,幾誤大宋!」
李資義聽著趙煦的話,看著手上元書紙上的內容。
渾身上下,都仿佛墮入了冰窟般。
徹骨的寒意,襲上心頭。
他知道的,這確實是高麗國的做事風格。
不獨是今天!
開國之初,就是這個樣子。
為了抗衡北方強大的契丹,高麗隻能不斷的向著中原的強國臣服,以換取外部援助。
然而,中原與高麗隔著大海,契丹卻近在咫尺。
沒有辦法,高麗隻能根據需要和時局來選擇,時而臣中原,時而臣契丹。
隻是……
李資義趴在地上,凝視著元書紙上的文字。
過去高麗,不止一次的,先臣中原,後臣契丹,再臣中原啊。
為什過去的宋庭,對此視而不見。
現在卻表現的這般暴躁、憤怒。
是因為小皇帝嗎?
可這個小皇帝,不是說極為聰慧『有成王之賢,漢唐之風』嗎?
他為何會這般的憤怒?
李資義的額間,開始滴下豆大的汗滴。
他知道的,時間已容不得他多想了。
再拖下去,眼前的小皇帝,萬一真的因此氣急,和他說的一樣,選擇從此不管高麗。
那,高麗不僅僅將失去最大的外援。
在道義上,也就失去一切依仗。
遼人將有恃無恐,高麗國的滅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他扭頭看了看自己身邊的義天王子,義天在這個時候也在看著他。
兩人視線交錯而過,李資義張了張嘴,對著義天無聲的說了一句什。
義天顯然接收到了他的信號。
當即就頓首再拜,對著那宋國小皇帝合十道:「阿彌陀佛!」
「請陛下聽小僧一言!」
「哼!」小皇帝冷著臉:「大師還有什要狡辯的嗎?」
「小僧自入朝以來,未曾歸國……」義天這個時候,也冷靜下來,他唱了個佛號道:「國中如何,小僧不知……」
「但小僧敢保證,高麗臣宋之心,實是天日可鑒!」
「若非迫不得已,高麗是絕不會,臣那北虜膻腥之君,受那契丹冊封!」
說這些話的時候,義天是挺直了胸膛,充滿了真誠實感。
這確實是高麗的心聲。
若非迫不得已,誰願臣契丹?
自詡小大唐的高麗,從立國開始,就對契丹極為抗拒——
你什貨色?
也配叫我稱臣?
我臣的誰?
大唐天子,天可汗啊!
太祖(王建)當年,就曾收留渤海國世子大光顯,欲與契丹人掰掰手腕。
然而,契丹人強的有些過分了。
強如太祖,也隻能選擇避其鋒芒。
「哼哼!」身前的小皇帝,冷哼著,但態度無疑是軟了幾分。
義天見狀,連忙趁熱打鐵,繼續拜道:「高麗小國寡民,今又遇強寇入侵……」
「此誠如良善路遇賊寇,為求活命,隻能與賊虛與委蛇!」
「望乞陛下明察!」
小皇帝再次哼哼兩聲,然後道:「就算是這樣……」
「可朕聽說,高麗已答允,歲助北虜白銀八萬兩,絹布三萬匹,隻求與北虜劃江而治!」
「而朕與大宋,對高麗不可謂不善……」
「然而高麗迄今連購朕甲械的貸款,也是分文未嚐!」
「高麗這般厚彼薄我……」
「朕想不通啊!」
小皇帝說著,就讓人搬來一條凳,坐到了上麵,然後平視著匍匐在地的義天與李資義。
「大師是得道高僧,佛法精深,且說說看,這算個什事?」
義天見此籲出一口氣來,李資義也是鬆了一口氣。
兩人對視一眼。
心中都已經明了。
這南朝的小皇帝,因【高麗一女二嫁而龍顏大怒】是假。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