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金杯共汝飲(2)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要離刺荊軻 本章:第928章 金杯共汝飲(2)

    第928章 金杯共汝飲(2)

    接下來的一個多時辰,趙煦全程都在看歌舞。

    不得不說的是,宋代的宮廷歌舞,確實很有風韻。

    即使趙煦在現代,也算是見多識廣了。

    但時隔多年,再次欣賞中古時代的宮廷歌舞,依舊是津津有味。

    這是因為大宋的宮廷歌舞,承襲自唐代的大曲。

    嗯,就是到了新世紀,依然被人津津樂道的《霓裳舞衣曲》、《唐王破陣樂》,就是唐大曲舞蹈的巔峰傑作。

    同時呢,宋代歌舞,還吸收融合了大量大宋特色。

    使其在唐代大曲的基礎上,浸潤了更多屬於宋代的特色。

    當然了,這也使宋代宮廷舞蹈,失去了唐人大氣磅,氣吞萬的氣勢。

    卻又多了些宋代的雅素與內斂。

    最進步的,莫過於宋代宮廷歌舞,開始出現了劇情。

    從‘散序’、‘中序’、‘破曲’,層層遞進。

    再配合上舞者開始專業化的分工,以及大量樂器的使用、合奏。

    於是,哪怕在現代,看慣了娛樂的趙煦,也是沉浸在歌舞的盛宴中。

    直到舞蹈結束,領舞的‘花心’和負責報幕的‘參軍色’,率著舞女們徐徐躬身退場的時候,他都還有些意猶未盡,於是對身邊的童貫吩咐道:“童貫去告訴內侍省,今夜宮宴,朕很喜歡!”

    “人賜帛一匹,錢五貫!”

    “諾!”童貫立刻領旨,將這個事情記了下來。

    做完此事,趙煦就端起茶盞,抿了一口用著紅棗與桂圓幹煮好的熱飲。

    接著,趙煦就看向了諸位元老、宗室重臣以及燕達與苗授這兩位殿帥。

    “諸位愛卿,可願陪朕到集英殿後去走一走?”趙煦微笑著問道。

    眾人早已有了準備,聽到趙煦發令,紛紛拜道:“諾!”

    趙煦便站起身來,童貫立刻將一件用著上好的白貂貂皮所製的披風,披到他身上。

    一隊沉默的禦龍直,立刻將他簇擁起來。

    諸位元老與宗室重臣、兩位殿帥,則依著地位次序,跟在趙煦身後。

    一行出集英殿後殿,沿著回廊,在這冬日的寒夜,向著前方的殿閣而去。

    而在所有人的前麵,是十餘名提著燈籠的內臣。

    橘紅色的燈光,破開黑暗,照亮著前方的路。

    今夜的氣溫,似乎比過去幾日還要冷一些,即使趙煦穿著貂衣,戴著棉製的襆頭,但沒一會小臉也被凍的通紅。

    好在,隻走了不到一刻鍾,前方燈火通明的閣樓就已出現在眼前。

    趙煦抬頭,看向那些閣樓。

    此地,就是大宋朝比崇文院還要機密的地方——列聖禦閣!

    是收藏與供奉,自太宗以降的列祖列宗的重要禦筆詔書、冊文、法令的地方。

    這些禦閣,沿著集英殿後西側的宮牆,一字排開。

    從西向東,分別是龍圖閣、寶文閣、天章閣以及剛剛落成不久的顯謨閣。

    顯謨閣,自然就是趙煦之父,已故的大宋先帝的禦閣。

    闊步走到這禦閣之前,趙煦抬起頭,看向這三層的閣樓。

    然後,他輕聲道:“此,顯謨閣也!”

    “皇考禦筆文集供奉之地!”

    群臣雖然早已猜到了,但還是紛紛恭恭敬敬的對著眼前禦閣行禮:“臣等恭拜大宋神宗紹天啟運英文烈武聖孝皇帝!”

    趙煦則是鄭重的在禦閣前,磕了一個頭,然後就領著群臣,拾級而上,登上這顯謨閣,推開閤門,一個個燭台中,燃燒的蠟燭,照亮了這先帝禦閤內的景觀。

    那是一層又一層,被嚴格按照著先帝登基之後的歲月,盛在一個個玉匣或者漆盒內的禦筆詔書、詩詞等內容。

    其中許多,都是重要的曆史文件。

    若能傳到後世,可能件件都是國寶!

    尤其是那兩封拜王安石為相的大詔原件,更是曆史本身!

    可惜,這些東西,都在靖康之難中,被金兵所焚毀。

    就如,現在正在皇城之中,那台正在建造的全世界最先進的機械鍾表與天文觀測儀——元祐渾運台。

    也如,現在還無比繁華,恍若是一座不夜城的汴京城。

    看著眼前的景象,想著在現代的見聞。

    趙煦便轉過身去,看著跟隨他一起入閣的諸位大臣,他平穩而有力的道:“朕意在明年正月,正式布告天下,皇考文集禦筆,皆已供奉於顯謨閣,要令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同奉皇考禦筆文集,以為子孫萬代之訓!”

    雖然說,趙煦的父皇在生前,做了很多錯誤的決定。

    但有一個事情,他做的很正確。

    那就是任用王安石來變法!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雖然這三句話,大概率是別人栽贓給王安石的。

    但王安石本人從未否定!

    深宮中的君主,也未曾否定、質疑這三句話的正確性。

    這就使得熙寧變法,在這位君主駕崩後,也成為了祖宗之法!

    這雖然很有黑色幽默的味道。

    可是,無論是後來趙煦搞的紹聖紹述,還是趙佶那個混蛋搞得崇寧新政。

    法理來源都是這個!

    子承父業,天經地義!

    “朕聞詩雲: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唯新!”

    “聖人之語,嚴父教誨,朕不敢或忘於一日,即位以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朕之不德,而羞先帝之聖德!”

    “幸賴母後保佑,祖宗蔭庇,諸位臣輔佐,宋祚乃有今日中興之景!”

    盡管,趙煦的話,讓文彥博、張方平、馮京這三頭老狐狸,聽得心驚肉跳。

    他們都不傻!

    自然聽得出,趙煦話中隱含的政治意味——什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同奉皇考禦筆文集,以為子孫萬代之法?

    而先帝一輩子,就幹了兩件事情。

    第一:變法。

    第二:打黨項!

    所以,小官家的意思是——朕和朕的子孫,要永遵先帝之法?

    至於之後的那一句‘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更是徹底不演了,攤牌了!

    壞了!

    這是鴻門宴!

    是逼著他們交投名狀!

    三隻老狐狸,一時方寸大亂。

    正猶豫著,不知是該附和,還是裝啞巴?

    耳畔,就已響起了滎陽郡王曹佾那蒼老的聲音。

    “陛下至孝至德,臣以為實乃是古往今來最為孝順之人!”

    “這老爛羊頭,真不要臉!”三位元老心中劇震。

    緊接著,他們就聽到了大宗正趙宗晟、同知大宗正趙宗景以及嗣濮王趙宗暉幾乎是異口同聲的聲音:“臣等恭維皇帝陛下至孝至德,實乃祖宗社稷之福!”

    微微瞥眼,看向燕達與苗授。

    卻見這兩位殿帥,已是帶甲而拜:“臣等唯皇帝陛下至孝至德,定可恩澤天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現代留過學》,方便以後閱讀我在現代留過學第928章 金杯共汝飲(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現代留過學第928章 金杯共汝飲(2)並對我在現代留過學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