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說兩句,一本書的角色我希望能盡量多樣化。小人物如同孵蟒,自然不必多說。但哪怕已經是武聖,是親王,已經站在世間的頂端,也依然可以是“婷蟒’。
這是我寫王承澤的初衷。
這個角色的重點章節有三章:《呼蟒見青天》,《婷蟒》(月票番外)、還有最後下線的這章《浮生一日,婷蟒一世》。
從一開始我就定下了他的結局和核心基調,也從頭到尾貫穿始終,所以我對這個角色是比較滿意的。最後,這本書還有大概十幾章就會完結,收尾比較有難度,所以寫作速度不如以前快。
這本書還能陪伴大家十幾章,我盡量讓它成為完整且完善的作品。
以上內容是更新後添加的,不計入字數,全免費)
虛空,不再是靜謐的畫卷,而是被狂暴力量撕碎的混沌帷幕。
李飛攜著寧青曼,身形如一道撕裂幽暗的流星,在虛空中疾速穿梭。所過之處,空間劇烈扭曲,在他們身後拉出長長的、不斷湮滅又重生的能量尾跡。
後方,劍祖帶著武祖窮追不舍,且雙方距離在不斷拉近。
同樣是虛空穿梭,同樣帶著一個人,劍祖的速度比李飛更快!
對方的劍道核心和空間有關,所以在虛空穿梭的造詣還在李飛之上。
雙方你追我趕,在虛空中已經交手了三輪。
“你覺得這兩人的實力,和林天一比,如何?”
又一輪交鋒後,寧青曼好奇地問道。
她想知道李飛如何評定身後這兩位千年以前的強者。
李飛想了想:“按照你的描述,劍祖剛出現時,實力應該和以前的聞人正差不多。”
寧青曼想了想,點頭認可。
七年前的聞人正,傷勢還未痊愈,修為還未突破瓶頸。
但當時已經是穩穩的天下第二,寧青曼和其還有一段差距。
至於七年後的寧青曼和七年前的聞人正比,勝負差不多六四開。
所以劍祖的劍道修為提升之前,寧青曼還處於上風。
“他借助你的劍道提升了修為境界後,戰力應當比現在的聞人正更強一些。”
李飛繼續說道。
如果寧青曼不用劍,雖然還是打不過劍祖,但至少不會輸得太慘。
她用劍,修為境界又落後於劍祖,自然會很難打。
“武祖的實力還在劍祖之上,但依然不如林天一。”
李飛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他認定的林天一戰力,自然是沒有突破巔頂之上時。
當初虞山那一戰,依然是李飛迄今為止贏得最艱難,被逼到最極限的一戰。
而武祖和他交手,帶來的壓迫感遠沒有林天一那強。
至少在道則受損之前,李飛隻消耗3000顆血魂就有把握勝過對方。
當然了,如今的李飛肯定比七年前的自己又強出了一大截,這樣對比並不公允。
但別忘了,即便林天一沒有破境飛升,李飛的實力變強,對方的【大道之魁】也會跟著一起變強。甚至聞人正,寧青曼這些人的提升同樣會帶給林天一反饋,讓他的道則之力進一步增強!
所以哪怕當初林天一沒有飛升,七年後的現在李飛再和對方一戰,勝負也要打過才知道。
這就是他判定武祖不如林天一的原因。
“倒是我拖累你了。”
寧青曼聽完李飛的評價,歉意地說道。
劍祖和武祖的實力雖然在聞人正之上,但依然不如林天一,所以如果正常打,李飛是可以穩贏武祖的。偏偏寧青曼遇險,讓他著急結束戰鬥,動用了氣運攻擊,結果弄巧成拙,反而導致道則受損,讓這一戰變得艱難。
“誰能想到都天下無敵了,還能天上來敵呢?”
李飛自嘲一笑,“非戰之罪,你不必自責。”
寧青曼默然,並不能接受這樣的安慰。
以前每次遇險,她都能及時趕到救下李飛,且能和李飛“人劍合一’,成功破局。
但現在她不僅成了可能會拖累對方的那個,甚至連“人劍合一’這樣的絕招都沒法再用了。隻因以前是人強“劍’弱,以人禦劍自然能增強戰力。
但如今是“劍’強人弱,且差距巨大,寧青曼若是和李飛“人劍合一’,反而是在削弱李飛的戰力,不如兩人分開作戰。
從一開始的力挽狂瀾,到如今反而成了負累。
這樣巨大的心理落差讓寧青曼有些難以接受。
“一會兒和聞人正回合,你和他交換對手,你去對付那幾隻異獸,他和劍祖打。”
李飛自然察覺到了寧青曼的情緒變化,他沒有再安慰,而是直接給出最實際的安排。
寧青曼這一戰成為拖累,主要因為被劍祖克製。
隻要交換對手,她就能立刻發揮出作用,再次影響戰局。
果然,聽到這話後,寧青曼點點頭,心情好了許多。
在又一次被劍祖,武祖追上之前,李飛先一步帶著寧青曼飛出虛空。
聞人正的氣運已經出現在李飛的感知中,他們快要接近那處戰場了。
剛從虛空中走出,李飛隨身攜帶的遠程傳訊符器傳來了一條信息。
進入虛空中,與外界隔絕,傳訊符器無法接收信息,所以李飛此時看到的信息已經是幾分鍾以前的一“為求破局,我強殺了卡蘭國王,但其王宮地下深處藏有詛咒之器,使我身中詛咒,無力回天。懷疑其餘國王也有類似的底牌,在其國境內戰鬥時需注意。
戰至最後,我選擇與德尼國國王懷瑞·利奧納德同歸於盡。
望君珍重,大藍必勝!
王承澤絕筆。”
李飛沉默地看著這份“遺書’。
王承澤將自己獲得的重要情報傳了出來,且最後選擇和三大強國中最為強勢的德尼國國王同歸於盡,也為接下來戰事做出了貢獻。
或許是因為韓幕選擇率鎮西軍去救援他,或許是為了給家族換取最後的福澤。
王承澤確實讓自己的戰死對得起西征大軍副帥的身份,對得起李飛給了他率領左路大軍的機會!此前李飛幾乎同時收到聞人正和王承澤傳來的遇襲消息,最終他選擇讓王承澤自己破局,而他帶著寧青曼去支援聞人正。
之所以這樣選,除了因為和聞人正交情更深,且對方更重要之外。
還因為雙方的實力差距。
李飛如果趕去王承澤那邊的戰場,武祖和劍祖也會緊隨其後。
救人可比殺人難多了。
屆時如果他要在武祖,劍祖的手下救走王承澤,反而會讓局麵變得更劣勢。
最後可能人沒救到,還給了對手可趁之機,讓局麵變得更壞。
而如果選擇支援聞人正,和對方匯合後,隻需要讓聞人正和寧青曼交換對手,局麵立刻就能好轉。所以李飛不認為自己的選擇有什問題。
但在收到王承澤的“遺書’後,他依然感到悲傷,憤怒,還有自責!
“如果我在七年前就獨自一人來西大陸先殺光那些親王,是不是王承澤就不會死?”
“如果我在得知荒神的信息後,直接殺了虛池蚶和眾眸這幾尊異獸,今天這個困局是不是也不會發生?”
李飛忍不住這樣想道。
但他內心深處明白,這樣的想法其實毫無意義。
如果不是武祖,劍祖不知出於什原因,有意“留手’,對方完全可以一個人去殺聞人正,一個人去殺王承澤。
有十品異獸輔助,那現在聞人正和王承澤都已經死了,無論李飛提前做什都改變不了這個結局。而即便李飛真的在七年前就獨自一人來到西陸,那些親王隻要突然暴斃一兩個,其餘人都會躲起來,李飛根本不可能殺光。
一個人在西大陸到處殺人,效率極低,還耽誤自己修行。
除非能預知未來,否則在已經具備巨大優勢的情況下,這是不可能有的選項。
至於提前殺了虛池蚶,眾眸這些異獸。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