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輪不到你管。”
魔女加重語氣:“你隻需要告訴我,去還是不去。”
“倒也是巧合。”
陳三石坦言道:“我本就打算去一趟西牛賀洲,既然攔不住你,不如索性一起結伴。”
“這就對了。”
魔女很滿意對方的回答:“還等什,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小竹子!”
陳三石傳音隔壁營帳。
片刻之後,東方景行便應聲趕來:“陛下有何吩咐?”
“朕準備出去一趟。”
陳三石說道:“時間不確定,可能數月,也可能數年,消息對外要絕對保密。
“我會留下傀儡假裝朕本人閉關。
“在此期間,全軍堅守不出。
“如果有意外情況發生,可以找玉靈、汪直和朕的幾位師兄商量,最終決斷權交給齊成。”“奴婢遵命。”
東方景行沒有多嘴問半句,隻是謹記聖諭。
這件事情,宜早不宜遲,一旦被人察覺到,必定會惹來跟蹤等麻煩。
因此,陳三石簡單安排軍中事務之後,就和魔女趁著夜色,悄無聲息地離開天水邊境,一路南下西行,直奔著目的地而去。
說起佛門,數千年前曾經在天水盛極一時。
根據典籍記載,最誇張的時候,幾乎每村每鎮都會有一座寺廟,供奉一尊佛門神明。
直到後來,魔、正、妖三道,突然間聯合起來,進行了一場滅佛運動,直接將天下佛門勢力重創。僅存的佛道宗門,則是全部退回到西牛賀洲,自此以後,再不敢輕易外出。
西牛賀洲毗鄰雷鳴凜洲,疆域麵積對比天水洲要小上許多,但其中也不乏有大能修士。
當陳三石兩人抵達目的地,已然是六十餘日之後。
他們越靠近西牛賀洲,就越能清晰地感知到一點。
靈氣匱乏!
西牛賀洲的靈脈數量,要遠遠少於其它洲。
即便是修煉可以依靠香火,天材地寶、飼養靈獸等等地方,也都是需要用到靈氣的。
由此可見,佛門最近幾千年的日子,確實不怎不好過。
“真君廟。”
陳三石兩人在一處村頭停下。
這名為“斜月道”,算是西牛賀洲的邊境偏僻之地。
他們的身前就是一座廟宇,看起來建造不久,隻是裝潢十分樸素,是一間破舊瓦房改造而來。而且看起來……
不像是佛門的廟宇。
出於好奇心,陳三石跨過門檻,朝著麵看去,就瞧見簡易的供台後麵,站立著一尊泥塑神像。前方的牌位之上,雕刻著幾個大字“萬靈燭照應化真君”。
他再去看神像的麵容,不由得嘴角微微上揚,忍不住輕笑了一聲:“這小子。”
“大膽!”
一名恰好前來供奉的村民,聽到這話後放聲斥道:“你是哪來的外鄉人,竟敢對真君不敬!”“真君?”
陳三石問道:“這是你們給這小子起的名號?”
“你這廝,要是再對真君不敬,我可就要對你不客氣了!”
村民揮舞著手中的拳頭。
“你們口中的這位真君,應該很年輕吧?”
陳三石打聽道:“你們怎會願意給他開宗立廟?”
“看來,你們是真沒聽說過真君的威名。”
粗獷漢子說道:“也罷,我就跟你們好好說道說道,免得以後再有冒犯!”
原來,大概在兩年前。
斜月道一帶,出現一名手持鉤鐮槍的修士,來到此地後,先是誅殺貪官汙吏,接著又除掉各個山野當中為非作歹的妖修、魔修,一時間聲名大噪。
各地有不少百姓,都自發地為之開宗立廟,稱之為“萬靈燭照應化真君”。
而這位真君,自然就是陳三石的長子,大漢的裕王殿下,陳渡河是也。
正魔大戰開始之前,陳渡河就隻身一人進入亂荒雍洲,在數年的時間通過各種方法,來收集香火修煉武道。
他們父子之間,已經失聯很久。
想不到幾經輾轉,又跑到西牛賀洲來。
看到長子平安,陳三石心也算是落下塊石頭。
“以前我們拜了那多年的菩薩,有個什鳥用?像真君這般時常顯靈為民除害,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菩薩!”
漢子說著來到供台前,他沒有帶來任何祭品,也沒有行跪拜之禮,隻是點燃三柱檀香,插入香爐當中,然後虔誠地雙手合十,微微彎腰。
隻因為,在“萬靈燭照應化真君”的牌位下麵,還寫著一行小字。
“吾食香祿,爾得庇護,互不相欠,何須跪拜?”
這孩子的性子,倒是一點兒都沒有改變…
為國為民的大道理,講了不知道多少遍,可陳渡河從來都隻是表麵上裝作領悟,實際上內心依舊不怎在乎與自己無關的人。
但不管出於什目的,這小子客觀上總算是在做好事。
弄清楚這是什廟,陳三石就準備轉身離開。
也就在這時,外麵突然響起大片腳步,聲音由遠及近,很快就來到真君廟外。
陳三石抬頭看去,就瞧見來了一群身穿僧袍、手持棍棒的和尚闖將進來。
他們並非凡人,都是佛門中的修士。
這些年,尤其是陳渡河對香火一道感興趣後,陳三石私下也沒少查閱相關典籍。
他對於這一條修行途徑,也總算是有個清晰的認知。
香火神道第一境,乃是通靈境,對應的是煉氣修士。
顧名思義,修士在日夜虔誠的祭拜中,逐漸和神明產生共鳴,繼而能夠與之溝通。
經過神明的同意之後,就能夠吸取香火歸為己用,正式開啟修煉。
第二境,名為開光境,對應的是築基修士。
神像開光,真名烙印虛空,能夠使出更多香火術法。
第三境,顯化金身境,對應的是金丹修士。
武道祖師當初創立琉璃金身境,參考的便是佛門顯化金身境,但兩者依然有區別。
顯化金身境雖然對肉身有強化,但更多的,還是依靠浩瀚的香火法力。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