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壁畫上的內容,完成複活的王子,以非人形態回到岸上,靠強大武力殺死了謀逆者及一眾軍隊,奪回王位。
並在王國內部推廣更為先進的建築技術與青銅冶煉技術,建造出恢弘的宗廟、宮殿建築群。
壁畫的最後一幕,身形異常高大的王子,或者說滄澤國王,穿著密不透風黃色長袍,端坐在王座之上。用鑲嵌著珍珠的眼睛,俯瞰宮殿下方卑如螻蟻的臣民。
司空攬沒由來地打了個冷顫,岩畫的畫技古樸蠻荒,宮殿下方那些充當背景板的臣民跟花山岩畫一樣隻有幾根線條,但對滄澤國王的描繪卻極為生動,
其冷漠視線仿佛穿過千年時光,凝視著橢圓形大廳中的三人。
“人是百越後裔,滄澤國屬於百越。”
張扶鸞眉頭緊鎖,在腦海中慢慢拚湊現有線索,“滄澤國因為某種原因沒有傳承下來,而塗家先祖是隱潛伏在人中的‘純正滄澤人’,
或者原本是普通人,意外獲得了神蛻之類的滄澤國傳承,從而發財致富。
至於這些岩畫...”
“以神話學的理論,可以解釋壁畫上的所有內容。”
李晟說道:“天下各民族受地理隔絕,語言不同風俗各異,但因彼此都經曆過山洞穴居、刀耕火種、封建城邦的發展階段,想象出的神話宗教故事有著高度趨同性。
岩畫第一幕的宮廷政變,象征著英雄的平靜生活遭受劇變;
第二幕王子被殺全家、自己被分屍,象征著英雄遭受磨難;
第三幕王子見到蛙形怪石,象征著英雄結識先知、盟友,獲得幫助;
第四幕王子重塑肉身,象征著英雄脫離凡人軀體窠臼,成為高於凡人的神話存在——這在神話學很常見,英雄往往得先死一次、獲得新的軀體,才能超凡入聖。
第五幕回到岸上,殺死仇敵。第六幕統治國家,被國民敬仰崇拜,成為神話中的人物。”
神話學追根溯源是一種人類學,從莎士比亞的戲劇,到四大名著,再到現實世界的電影、電子遊戲、民工漫、泡麵番,仍在遵循神話英雄的敘事框架——《變形金剛2》死而複生的擎天柱和蓮藕肉身的哪吒是一個套路。
司空攬不懂什神話學,但他大致能聽懂李晟並不認同壁畫內容,遲疑道:“那這國王的非人樣貌...”
“為了維護統治做的宣傳而已。”
李晟隨意道:“虞舜重瞳,姬昌四乳,蠶叢縱目,劉備雙臂過膝。天生異相描繪的越誇張,越能證明非平常人,越有統治合法性。劉邦還斬過白蛇呢,真斬了嗎?如斬。
別忘了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壁畫自然要向著占據著統治地位的新國王。
注意到倒數第二幕,國王在滄澤國推廣更先進的建築技術與青銅冶煉技術了?
曆史上古越人和中原人的早期關係建立在貿易基礎上,越人以象牙、犀角、玳瑁,交換中原的絲帛與手工藝品。頻率並不高。
直到周、春秋時代,雙方交往越來越密切。
滄澤國王,應當正處在中原青銅技術向嶺南傳播時期。
而從這一點反推回去,壁畫上關於死而複生的橋段,很可能是對上位者的美化——他並沒有死於人祭、重獲新生,
而是逃往了中原,從中原人那獲得了先進技術與武力支持。
至於蛙形石像,我傾向於二分真,八分假,摻雜了大量誇張美化。”
諸天萬界離奇事物太多,能讓特事局充當智囊團的院士都直呼“我曾經迷信科學”,不過讓一具被海水腐蝕、海洋生物啃食的碎屍重新複活,還是過於離譜了。
哪怕是惡魔科學家聯盟的死靈黑魔法,想要複活死者,都得要求屍首盡可能新鮮完整。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應該是滄澤古國的聖所、宗廟一類的宗教建築,接著往前走,還會有線索。”
李晟大踏步前行,司空攬和張扶鸞對視一眼,隻得跟上。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