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目標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睡覺會變白 本章:第927章 目標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食材都準備好了才下鍋————這是《人在紐約》帶給我的最大感受!”

    “與眾不同的中國電影,展現了一對傳統中式父女在美國遇到的各種矛盾,把中國人內斂的騷情拍得恰到好處。”

    “細膩、溫情不做作,精細結構了什叫中國式的倫理觀念。有幽默的細節,有感情的溫養,有貼切的表達,父親與女兒和解的段落,男女主表現了驚人的演技,這種美好的心靈救贖足以讓人感動。”

    “曾幾何時,美國人的家庭觀念與中國人極其相似,這給了我們理解《人在紐約》的情感基礎。很高興能在聖誕節看到這樣一部溫情又新奇的電影。”

    “節奏流暢,調遣得宜,全無廢句。片頭一連串美食特寫狂勾食欲,立時引起觀眾興趣,一條線寫父女感情,還有一條暗線寫老周的個人壓抑。

    開頭相親,他欲拒還迎,扭扭捏捏,看到女方素質不好才發火,怒吼一聲‘我至於淪落到這種地步?’

    可見老周是想找一個伴侶,並且是高層次伴侶。最終導演運用了一個姓氏幽默,簡方達出場的時候全體驚呼,老周得償所願————我表

    示無條件讚同,男人會一直有性欲的!

    中國人?中國人當然也是有性欲的,這是本片的一大突破。它用並不粗糙、並不野蠻的鏡頭,含蓄的表達了這一態度。”

    羅傑艾伯特豎起了標誌性的兩根大拇指。

    很多國產電影,都表現過“性”的元素,比如《紅高粱》,薑聞和鞏麗在高粱地野合。

    還有《菊豆》,鞏麗嫁給了一個老頭子,老頭子性無能而心理變態,天天虐待她。李保田演老頭子的侄子,偷看嬸嬸鞏麗洗澡,於是侄子與嬸嬸通奸。

    再如《霸王別姬》,那個老太監糟蹋小豆子……

    為什要這樣表現呢?

    首先拿作家來講,很多作家都把表現性、性虐、心理變態這些玩意,當做一種先鋒性、進步性、挑戰性??而這些作品被拍成了電影,那就更豐富了。

    特別在西方人給獎的情況下,咱們自己主動創造這種“中國奇觀”。

    現在呢,西方隻看過一部《黃土地》,還沒看過第五代的其他作品,他們首先接受的是陳奇這種風格。 《人在紐約》確實有一條暗線,來表現老周。

    他不造奇觀。

    而除了這些討論,還有對《人在紐約》展現的華人移民心態頗感興趣。

    “父女二人、丈夫、姨媽、表妹,是四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父女倆身在美國,心靈的土地卻留在了中國;丈夫已經完全皈依了,但融不進真正的白人圈子;姨媽是及時享樂者,給她在街頭搭一個帳篷她都能當成自己的家;表妹是個混血,內心有一種漂泊感,居無定所。”

    “影片有尖銳的地方,比如一句關於冠夫姓的台詞。我也是赫然發現,原來中國女人不用冠夫姓。美國在1972年之後,各州就陸續廢除強製改姓的法律,但社會慣性持續,這個問題依舊很普遍。”

    “我們總是以落後的眼光看待中國,卻不知在某些事情上,中國做的非常優秀。”

    80年代的美國可不是後世的美國,就算裝,它也得裝裝樣子。這年頭,魷魚還沒抬頭呢,美國還沒有全球化,兩大陣營是全世界的主要矛盾。

    蘇聯曾經存在的意義!

    總之, 《人在紐約》掀起了一波不小的爭論。這片子對很多觀眾來說很稀奇,因為它把一對中式父女搬到美國來,產生了各種碰撞,以前沒有這樣的表達。

    首映過後,開始在加州地區小規模放映,積累口碑。

    畢竟是文藝片,不指望票房了,媒體和影評人給出的評價都不錯。

    首周也吸引了不少觀眾入場,但一部分是衝著領陳皮雞來的,一部分是被中國美食安利,來看看電影的菜。於是乎,觀眾與媒體的畫風相差十萬八千。

    大多觀眾表示:

    “開頭那個魚看起來好好吃!我想學!”

    “我看到豬肉就惡心,但中國菜讓我對豬肉產生了興趣,聽說中國的豬肉沒有騷味?為啥美國的豬肉那騷……嘔!”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1979黃金時代》,方便以後閱讀1979黃金時代第927章 目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79黃金時代第927章 目標並對1979黃金時代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