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就是這樣了!”
“真創匯了1億美金?”
“確切的說,是1.5億!”
海子節前會議,一群高級幹部坐在一起,喝著自費五毛錢買的茶葉。王領導介紹了一下真理部的情況,著重突出了東方公司。
節前不談大事,更像是嘮嘮嗑,氣氛也輕鬆。
小陳同誌的名聲上達中南海,下至台灣島,大家對他都有點免疫了,可每年他都能刷新戰績,繼續讓大佬們吃驚。
廣電的艾部長笑道:“我還是那個意見,陳奇同誌能不能劃給我們廣電?不是說廣電現有的同誌不行,而是陳奇同誌太出類拔萃,絕對能把當前的工作抬升一個級別。”
“你要這說,那應該還給我們文化部!”
王蒙知道都是半開玩笑,也笑的接茬。他在今年九月份就調走了,新上來的文化部部長是賀敬之,這個名字很熟悉了,語文課本上學過的。
代表作《白毛女》《回延安》。
“別說文化部,電子工業部都跟我要人咧!”
王領導心情也好,笑道:“咱們意識形態部門向來以宣傳為主,跟創匯不挨著。陳奇同誌拍的電影又好看又能賺錢,還能殺到美國去!這點太重要了,堪為行業標杆。
我想在全國宣傳一下。”
“就憑能讓中國電影堂堂正正的在美國上映,還拿了他們的獎,確實該宣傳一下。”
大領導點點頭,能說一句話就不錯了,旋即又聊下
一個話題。
下午,開完了會。
王領導回到真理部,看看時間,吩咐道:“小陳三點鍾的飛機,去幾個人接一接。別搞得那小的同誌在海外打拚,我們什都不表示。”
“明白!”
隨後,王領導坐在椅子上沉吟。
全國宣傳,該怎宣傳呢?他確實想把陳奇樹立成標杆,讓意識形態係統都看一看,人家29歲的同誌是怎幹的!
????
轟!
從上海飛來的航班即將降落。
舷窗外,銀裝素裹的世界在機翼下鋪展,田野與矮山包圍著首都機場,跑道如凍結的河流,村落與枯樹點綴成冬日特有的景色。
陳奇的心情好似變身的孫悟空,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色雲彩,威風凜凜。
自己1979年穿來的,一晃10年了。從大碗茶起步,一步步走到今天不易啊,比不上某些幾歲造潛艇、一年賺百億的家夥,但起碼盡了最大努力。
業績出色,創匯終於破了億,有些得意,也能猜到國內如何的雞飛狗跳。
但他熟知曆史,明年全國外匯儲備就破百億了,後年破二百億,1996年破千億了!
當初拍《太極》喊下電影創匯的口號,這些年創匯成為金身法寶之一,但隨著國家飛速發展,文化產業帶來的利潤終究太少了,哪怕加上電子產品也太少了。
“我也得調整方向,主攻意識形態了。”
陳奇感受著飛機降落,腦中思索著將來的事業,很
快就到90年代了!商業大潮開啟,拜金主義滋生,公知冒頭,一片烏煙瘴氣……仍然要鬥爭,且要加強鬥爭。
飛機落地。
陳奇穿上羽絨服,小莫和小楊拎著行李往出走,到了出站廳,一眼就瞧見三位領導。好家夥!真理部、廣電、文化部的副職齊至,隻為迎接他歸來。
還算低調,至少沒拉個條幅啥的,弄一幫小朋友鼓掌鮮花。然後他摸摸小朋友的頭,誇一句:“長大了好好當羅馬呀!”
能被選中的小朋友,起步都是董小姐級別的。
“陳奇同誌,歡迎回京!”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