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講究名正言順。
美國打伊拉克,都知道拿袋洗衣粉裝裝樣子呢。
並購北影廠這件事,陳奇主動和北影廠主動,完全兩個性質。哪怕所有人都曉得怎回事,表麵功夫一定要做,這叫三辭三讓,合乎古禮。
領導懂得這個道理,思索一二,道:“可以!”
“那我繼續說!”
陳奇頓了頓,道:“我接手北影廠之後,模式您希望是怎樣的?我們要做股份製改革?”
“不不!那步子就太大了!”
領導立刻搖頭,道:“我希望你整合資源,先把北影廠帶起來,進一步開展你的工作。至於股份製……唉,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在80年代末,國內已經有一些股份製改革試水了,但都很粗糙。這年頭連一部正經的《公司法》都沒有,要到1993年《公司法》才出台。
而且國企改製,是一項漫長複雜的工作。
中影集團成立的時候也沒有股份製改革,雖然頂著“集團”倆字,實際上隻是將幾家單位整合,統一管理而已。後來才慢慢改革的。
“那就是東方公司和北影廠歸到一起管。這樣也行,我們可以叫東方集團公司,暫不設董事長,隻有總經理一把手。我們願意保留北影廠的招牌,拍的作品對外仍然掛北影廠的名頭,對內則是集團公司的一份子,統一調配。
我跟您說句實話,我對北影廠有感情,我接下北影廠,它才有保留的可能。”
“這點我相信,換做別人,不知道把北影廠搞成什樣子……”
領導對宋充心有餘悸,日租界太可怕了,道:“那你寫個具體方案遞上來,組織上研究研究。好了,還有第三件事!”
領導看著這個年輕人,忽然笑了笑:“小陳啊!你今年29歲了,政治立場堅定、業務能力出類拔萃,大家都看在眼。
你們公司人少,北影廠卻有1200人。兩家整合,一下子就變成一個橫跨海內外、擁有一千多職工的大型文化單位,組織上想讓你承擔更多的任務,你有沒有信心?”
!
陳奇倒吸了一口60花。
卡在處級大圓滿多年,終於要突破大境界了嘛?
他自然扭扭捏捏,欲拒還迎,欲說還休,遮遮掩掩,道:“感謝組織上的信任,我一定不辜負黨和人民的囑托,繼續搞好文化戰線工作!
不過有個問題,您曉得我崗位特殊,這個學習……”
“哦,我也考慮了!”
領導點點頭,道:“根據政策,幹部晉升需先學習、後任職,但政策也提到‘特殊崗位或工作需要,經上級黨委批準可先任職,後補訓,在一年內補足便可。
我們會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來安排,但切記,不是說不用學習,一定要學的!”
“我明白我明白!感謝您的理解。”
“對了,你學曆還是中學吧?”
“慚愧!”
“這不行啊,起碼要大專才可以,一塊學習吧。”
領導說完暗歎,中學生啊,媽的這是什妖孽?
這可不是瞎編的啊!政策確實規定,特殊情況可以先任職、後學習,隻是條件很嚴格,要滿足政治過硬、
業務過硬、崗位急需、上級特批等。
而且80年代環境不同,80年代破格提拔的太多了。比如王蒙,從著名作家一下子幹到文化部部長,這在後世根本不可能的————王蒙也是中學學曆。
私下談完話,跟著便是走程序了。
“東邊不亮西邊亮,曬盡殘陽我曬憂傷,前夜不忙後夜忙,夢完黃金我夢黃粱!”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