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開館
按理說,應該有同級別的政府人員接待陳奇。
但目前韓國政府與電影界關係不太和睦,因為政策上還比較封閉,沒有徹底開放,電影人老覺得受約束。所以不便坐在一桌,政府人員另行款待。
大家吃吃喝喝,話題自然離不開電影。
在場的年紀都比他大,卻都一副虛心求教的樣子:“陳先生,您在國際上取得了那多的成就,我們有沒有這個榮幸請您講講自己的經驗?”
“韓國與港片往來密切,您對韓國的電影產業怎看?”
“除了賣弄色情的,我們的觀眾對其他本土片並不感興趣,唉!”
“……”
陳奇夾了片泡菜,反問道:“幾位對美國片怎看?”
“俗不可耐!”
“套路化嚴重!”
“不夠藝術!”
幾個導演都是搞藝術片的,遂發出此等評價。
陳奇笑道:“在我看來,卻是娛樂性強、工業成熟、類型豐富。而這些是任何一個國家電影產業的必備要素。幾位鍾愛藝術片,但絕對不能看不起商業片。你們想發展,我沒什好說的,先把政策放開吧。”
他無意樂於助人,隻簡略作答。
韓國電影在90年代與中國相似,都在艱難的轉型期,都麵臨政策限製和美國的壓力。
1996年韓國實施了分級製。
98年韓美貿易談判,美國要求他們縮減本土片必須放映146天的保護政策,林權澤等人率百餘名電影工作者剃光頭,在光華門靜坐示威,迫使政府妥協。
這一事件直接促發了民族情緒,剛好有一部本土片《生死諜變》上映,它的票房打破了《泰坦尼克號》創下的紀錄,算是韓國電影崛起的開端。
而中國的保護力度更大,國產片放映天數不得低於年放映電影時間總和的 2/3。
他明顯敷衍的回答,幾人表麵沒什,心中有些不快。陳奇無所謂,韓國電影對中國的影響,就像魚兒對自行車的影響一樣。
他關注的是將來所謂的“韓流”。
…………
8月27日。
早晨,陳奇吃了飯先跑到明洞轉轉,在2街27號看到了一座館舍,大門緊閉,隱約瞧見麵庭院的花花草草,青天白日旗已經扯下來了。
站崗通常由駐在國警方或軍方負責,即韓方負責,兩個穿著韓國警察製服的人守在門口。
“小劉,你去問問!”
“嗯!”
翻譯小劉晃悠過去,操著一口韓語。
“我是在韓華僑,我要回中國,讓我進去,我知道中韓建交了!”
“使館還沒有移交,你不能進去。”
“什?台灣的人還沒走……他們在搞什東西,到底什時候能搬走……可惡!”
小劉晃悠一圈,回來道:“死皮賴臉的,短期不像能走的樣子。”
“哼!以他們的德行,不拖到最後一刻絕對不會走。”
“他們會搞事?”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