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開著車回到瑪縣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山了。
這時候烏城到石城、瑪縣的車也多了起來,而且因為烏伊公路橫穿瑪縣,所以即使直達瑪縣的車在下午六點就已經不賣票了,但李建國他們買到了去往克市的車票——半路上下車就是了,買的也是瑪縣的票價,挺好。
李龍把顧曉霞他們放到大院子後,開著吉普車去到汽車站那等著,等了半個多小時後,等到了李建國他們。
看來,下午跑車的駕駛員開車的速度也挺快。主要還是現在路上車少,乘客對於駕乘體驗並沒有太大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坐在後麵的人很顛,但基本上自認倒黴。
八十九十年代,應該算是駕駛員待遇最高的年代了,再往後,嗯,下坡。
李龍拉著李建國他們回到大院子,楊大姐已經做好了飯——而且是超大量的。她知道這一大家子人回來肯定餓了,所以提前做好了準備。
“楊家嫂子,你可真能幹。”梁月梅由衷的說道,“小龍曉霞這一家我看是離不開你們了。”
“嘿,那沒啥,我這算啥?小龍有本事能賺錢,曉霞又是國家幹部,給俺給的錢又多,幹這點活不算啥……”楊大姐被誇了一下,拽了拽圍裙,有點不好意思。
其實她很清楚,這個大家庭,看著杜春芳是顧曉霞的婆婆,但她不怎管事,對自己的付出幾乎看不到,眼睛完全在兒子孫子身上,梁月梅更像是實質上的“婆婆”,得到了她的肯定,楊大姐也挺自豪的。
吃過飯後,天已經麻麻黑了,李建國發動拖拉機要帶著人回,李龍要開吉普車送,讓李青俠給喝止住了:
“你開了一天車了,這點路就別動了!俺幾個坐拖拉機吹著風還涼快哩!你就別動了!”
他們雖然不開車,但知道開車肯定是累的。李龍這一天基本上都在忙,都在照顧別人,能不累嗎?
都是自家人,大家都不是瞎子,不可能看不出來,所以李青俠這一說,就連顧博遠也說道:
“小龍,你就在院子老實呆著。你大哥開拖拉機你還不放心嗎?他開拖拉機的時候,你還尿尿活泥巴呢?”
這話把李龍鬧了個大紅臉,但卻又沒法反駁。
反倒是李強大聲且認真的說道:
“俺小叔才不幹那個事情呢!俺小叔厲害著……”
好吧,李龍多了個小迷弟,也算是挽回了點麵子——在李強的心目中,李龍才不會幹那LOW的事情,看看小叔那年從烏城回來,幹的一件件可都是大事,都是自己想幹,卻因為年齡原因幹不了的事情。
李強這一說,大家都哈哈笑了起來,李龍也就不再堅持,說實話,他是真的有點累了。
兩個孩子今天也累了,現在已經在床上睡著了。
目送李建國開著拖拉機離開,顧博遠坐在頁子板上,正好被李建國帶著去往他的小院。路過收購站的時候,看著麵的燈亮著,孫家強應該在。
“小龍說要買鏈軌拖拉機了?”顧博遠問道。
“嗯,說買了讓我開,咱們隊地多,犁地啥的錢,總不能讓王財迷一個人賺了。”李建國嘿嘿笑著說。
“你有個好弟弟啊,以後享福吧。”顧博遠感歎著。
“那不是你半個兒?你還占便宜哩!”李建國反駁著,“你看看你現在多享福!隊多少人羨慕你哩,那孫秀她媽現在多後悔……”
“你可別胡說!”顧博遠扭頭看了後麵的幾個人,神情有點慌亂,“我和她可啥事都沒有……”
“知道你們啥事都沒有,要有的話人家早就進縣來找你了。隊那幾個就是後悔,當初覺得你帶著曉霞,有個累贅,現在到好……後悔去吧!”
“嘿嘿。”顧博遠知道是這樣,就放心了。看看小院到了,李建國放慢了速度,顧博遠說道:
“說實話,跟做夢一樣……行了,好好幹吧,後麵好日子長著哩!”
“對,好日子長著哩!”這一刻,李建國充滿了鬥誌。弟弟有本事,自己難道就是吃閑飯嗎?不就是開拖拉機嘛,有什難的呢?又不是沒開過。
回到四小隊後,一家人都累的夠嗆,趕緊洗漱休息了,明天李娟和李強還要上學。
縣城大院子,顧曉霞和楊大姐一起收拾完之後,去到屋子拿了兩件東西出來。
“楊大姐,這是我們在天百買的一雙涼鞋,送給你的。小芳,這是一個新書包,你李叔買了送給你的,麵還有鉛筆盒、鋼筆和一套彩色鉛筆,畫畫用的。”
“啊,她姨,她叔,咋能讓你們這花錢哩?”楊大姐急忙說著,“俺有鞋哩,小芳也有書包……”
“買了就用。現在不是那個用不壞就不買新的年月了。”顧曉霞笑著說,“剛才大嫂的話你也聽了,都誇你哩,幹的好,那總不能就說說,咱們就跟一家人一樣,這趟我們出去了,你們沒出去,那不得給你們帶些東西回來?”
楊大姐便沒再推辭,說實話她也早已經把李龍顧曉霞和明明昊昊當成自己家人了。
韓芳看著媽媽把鞋子收下了,便也接過了書包,對著李龍和顧曉霞說了謝謝。
那滿心的歡喜,從臉上的笑容就能看出來。
小孩子能不喜歡新書包新鉛筆盒嗎?但她知道有些東西是不能隨便收的。
王財迷聽李建國說了李龍要買新拖拉機的消息,半天沒緩過神來。
第二天李建國沒下地幹活,吃過早飯就去了王財迷的家。王財迷和他弟弟兩個人也已經吃過飯,正在那台舊的東方紅七十五拖拉機跟前收拾著零件。
現在距離大用的時候還有一個多月,上一次播種完之後,王財迷就把拖拉機放在這,時不時的修一修。這拖拉機大毛病有,小毛病更是不斷。
幹活的時候勉強能維持,有些時候壞到地,那就隻能臨時修。
這兩年王財迷賺了不少的錢,但大半都投入到修理中去,他還從附近各地淘換到了不少的零配件。也就是這些配件讓王財迷能通過修修補補,保證這台拖拉機的運轉。
其實東方紅七十鏈軌拖拉機在過去二三十年,在北疆這一大片土地上,起了大用的。李建國他們開拓四小隊的時候,四小隊這隻有幾十畝地,有三四戶人家。
他們剛來的時候,用的是二牛抬杠的原始犁,後來有了馬就用馬拉犁——那時候牛是比較少的。
人力和畜力開荒速度極慢,而且效率非常的低,這一點沒辦法。
再後來有了從東方紅五十四拖拉機改進而來的東方紅七十五拖拉機,開荒的速度就大了起來。這附近原本的土地許多是沼澤或者淺沼澤,輪式拖拉機反倒不方便,而東方紅七十五拖拉機是鏈軌的,在這種泥濘的地形,正好合用。
於是四小隊那些地就被開墾出來,田地逐年增加,最後隻剩下了一些鹽堿灘。
這台東方紅七十拖拉機,說是四小隊的功勳拖拉機也不為過。
隻是經過了這幾十年的勞累折騰,傷病累累,按理說也差不多該退休了。
隻不過才包產到戶幾年,目前本隊的人除了李龍,還沒誰能有那個財力新買一台來。
別說現在,就是上一世,這台拖拉機又繼續幹了將近十年,才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變成了廢鐵。
皮實,絕對的皮實。
“嗯,”李建國站在拖拉機的邊上,看著王財迷臉上錯愕的表情,還有些迷茫和怨氣,點頭說道,“以後咱們隊的地會越來越多。小龍承包的老馬號邊上的鹽堿地改良出來了,以後小龍說會開荒更多的鹽堿地,這拖拉機平時主要我們家自用,但要是隊其他人要犁地、播種啥的,那我肯定也會去幹。”
其實李建國大可不必走這一趟的。沒有規定四小隊隻能有一台拖拉機,也沒人規定李家買了拖拉機之後,不能犁別人的地。
“老李哥,你是說你家買拖拉機主要還是自用?”王財迷的弟弟王大貴放下手抱著的一塊鏈軌塊問道。
“主要是自用。”李建國說道,“但別人要讓我家犁地,那我家也不可能不去吧?放著錢不賺,那我也不傻。”
兩家交情是有的,這也是李建國為什會過來給王財迷說一聲的原因。但這交情,不足以讓他放棄到手的利益,真有能賺的錢,而且是正大光明的,為啥不賺呢?
農村的土地大都是集體所有,四小隊這邊的規定,開墾五十畝以上荒地由鄉決定,五十畝以下村自主。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