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也沒想到,賣個野蘑菇幹差點整出諜戰大戲來。好在他作為資源的擁有者,完全占據主動,無論是黃磊還是劉新軍,對他都是客客氣氣的。
他也傾向於和黃磊做生意,一來價格給的高,二來真誠,不像劉新軍,頭一次過來的時候給的價就不到位,而且還有劣跡。
兩個合起來七八百公斤的野蘑菇,賣了兩萬多塊錢,這算是意外之喜了。
劉新軍走後再沒過來,李龍猜測他可能也沒臉過來了。黃磊走前說兩三天再過來,李龍倒是讓他不要這著急。雖然現在是黑虎掌菌開始長起來的季節,但目前主要收的是陳貨,一天也就二三十公斤,來的太勤不值得。
這兩個人走後,收購站繼續熱鬧著——這因為人多,而且有不少的外地人過來,所以慢慢形成了一個小集市一樣。
有賣瓜子的,賣的,賣包子的——這些外地人為了趕個早,早早坐車過來,有些是真沒吃飯。
收購站麵雖然一直提供著茶水,但沒有飯,有些餓肚子看著排隊的,還真就有出去買吃食的。
李龍他們自然不會禁止,這玩意兒是互相成就的,總不能收購站給提供食物吧?也總不能不讓這些人在這吃東西吧?
其實挺好的,增加了人氣。
下午李龍也在收購站這呆著,他幫忙倒在其次,主要是想看看最近來這的外地人都賣什東西。
偶爾還是會有些人拉來貝母賣,這是先前采挖的,留在家一直沒顧上賣。現在算農閑,而且聽說這邊賣的價格高,所以才坐車過來到這出售。
價格的確要高一些,來賣東西的人,基本上臉上都帶著笑——跑到這來賣東西,到之前心情大都是忐忑的。
但走的時候一個個臉上都帶著笑,價格基本上都是超出預期。
而那些經常來的二道販子,無論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心情都很好,他們甚至大差不差的能算出來自己的東西能賣多少錢。
價格透明,現金收付,標準統一,再加上服務態度好,這樣的收購站口碑就立起來了。
下午無事,李龍轉一圈之後就離開了。在這呆著,沒有在家陪著兩個孩子一起玩耍好。明明昊昊現在慢慢開始調皮起來,或者說不是調皮,而是好動,想在院子跑著玩,因為走不太穩,時不時的一個屁股墩,卻也不哭,挺皮實,站起來繼續。
院子的小羊羔已經大起來了,李龍一開始還擔心山羊羔子沒輕沒重傷著孩子,沒想到兩隻小山羊還挺小心,雖然依然蹦蹦跳跳的跟著明明昊昊玩,但頂人的時候並不用勁。
這時候明明昊昊已經能說出來爸爸媽媽了,雖然隻會說這兩個詞,但就這足以讓李龍和顧曉霞激動了。
韓芳也很激動,每天放學回來都會逗著明明昊昊,希望他們能說出來“姐姐”來,隻不過目前來看,成效不是很明顯。
韓芳也不氣餒,每天都能逗著孩子玩,也挺開心。
第二天吃過早飯,李龍等把明明昊昊交給楊大姐後,就開著吉普車去了收購站。
收購站院子有收來羊肚菌和黑虎掌菌,李龍各拿了一些,分裝在兩個袋子,放進吉普車後,開著就離開了。
對於李龍的神出鬼沒顧博遠和孫家強早就已經習慣,他們隻負責收東西,賣東西的事情還是得李龍來。
至於李龍怎找到那些銷路的,他們也不清楚。
李龍開車前往北庭市,到地方後就去找陳紅軍。
蘑菇幹能賣掉,多虧了陳紅軍和齊誌國。從目前情況來看,黃磊大概率能成為像賈天龍趙輝那樣的長期合作夥伴,這對李龍來說非常重要。
有賈天龍收藥材,趙輝收皮子,黃磊收蘑菇幹,基本上把李龍這邊收購站收的大項東西都包圓了。
其他那些小項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沒這三項多。
當然李龍也清楚,自己找這三個人收東西,自己占了便宜,對方也賺了錢,算是雙贏。
所以中間人很重要——陳紅軍一開始真是實打實的為自己好的。
得感謝。
陳紅軍自搬了家之後,心情好很多,情緒也有了變化,在單位不那沉悶了,偶爾還能和同事互動一下,開個玩笑。
大家都說他變了。
陳紅軍自己也覺得好像年輕了一些——住在大院子,雖然打掃衛生比原來麻煩,但住的寬敞了,獨門獨院,不被人打擾,多方便。
偶爾還能請要好的同事朋友到家坐,也不會被別有用心的家屬院的其他人幹擾窺探,活的自在多了。
就連他妻子也說,這院子的菜地雖然不大,但省了不少錢——至少目前新鮮蔬菜大都下來了,早晨進菜地就能薅把菜做飯,省了買菜的時間和錢,多好。
兒子則是看著那架葡萄,天天盼著葡萄長大成熟,說到時還要請朋友來吃。
母親更是開心,洗衣服曬衣服不用和別人爭那個鐵絲架子了,上廁所啥的,老人會麻煩一些,現在自家有廁所,孩子上學兒子兒媳上班,自己想上多久上久,不用在公廁被人催著尷尬了。
家一下子少了許多的麻煩,每個人心情仿佛都開朗了不少,那陳紅軍的笑容自然也就多了。
他的變化齊誌國等人看在眼,很是羨慕。
他們自然清楚這變化從何而來,一個個也在想著,能有差不多的待遇。
李龍找到陳紅軍,把情況說了一下,主要是想說,中午請陳紅軍和那個齊誌國吃頓飯,感謝一下兩個人。
陳紅軍答應下來,他給李龍說:
“那邊,就是我們單位往東不到五十米就有一個國營食堂,下班的時候你在那等著就行了。我到時帶著小齊過來——那離我家也近,方便我回去給家人說一聲。”
“好。”李龍答應下來,這些東西他也不方便直接給陳紅軍,想著中午吃飯的時候一起給吧。
陳紅軍回到辦公室,立刻就有人問他:
“老陳,還是那個州供銷社的年輕人過來找你?這小夥子挺精神的嘛,有對象沒有?”
說話的是個三十多歲的大姐。這年頭單位的大姐都喜歡給人介紹對象。李龍在陳紅軍的介紹,是州供銷社的職工。
“我姐夫的弟弟在州供銷社上班,我找他打聽了,沒聽說州供銷社那邊有個叫李龍的啊?”辦公室另外一個和陳紅軍不怎對付的年輕人反問了一句,“該不會是騙子吧?老陳你可要小心了。”
看似好意提醒,實則質疑著陳紅軍說話的真實性。
“騙子?”陳紅軍都沒開口,那個大姐說話了,“你倒是弄一輛212過來看看?那小汽車是隨便有個人就能開著的嗎?
我鄰居好姐們的愛人就是車管所的,那車牌就是供銷社的車牌,你知道這車牌原來登記在誰那嗎?”
“誰?”年輕人問道,他才不相信李龍能有多大的關係呢。
“原來是登記在州供銷聯社副主任辦公室的,現在呢,那個副主任,已經升主任了!”那個大姐得意的說道,“明白吧?這個年輕人,是州供銷聯社錢主任的關係,能開著他的車到處跑的,能簡單得了?”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