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開著吉普車出了紅山嘴的時候,太陽剛落下,西麵紅通通的滿是晚霞。
“真漂亮!小時候讀《火燒雲》那篇課文的時候就想著什是火燒雲,後來才知道是這樣的啊。”坐在後排的馬曉燕趴在車窗跟前往外看,“明天就不來了……”
“不來了也能看得著。”李龍在前麵一邊開車一邊說道,“在縣也能看到吧?你畢竟在縣工作,事情那多,哪可能像我們一樣天天盯著?現在能這樣跟著我們幾天已經很不容易了。”
馬曉燕想聽的可不是這個,但李龍結婚了,而且在這方麵很正派,她雖然有點小心思,卻也說不了什。
到了縣,馬曉燕讓李龍把她送到自家去,說縣委那邊已經沒有啥需要拿的了。
馬曉燕的家在南邊靠近城鄉結合部——或者說現在縣城除了最中心的那一塊,其他地方和附近的農村區別不算太大。
她家的位置和楊大姐以前住的那個院子倒還挺近,隔著三個巷子,楊大姐家靠近烏伊路邊,馬曉燕家在巷子最頭。
李龍的吉普車開到巷子口馬曉燕就讓他停了下來,說進去容易出去比較麻煩,停在這就行了。
李龍著急著回家,也就沒往送,等馬曉燕下車後,說了一聲再見,便拐彎離開了。車一直開出去好遠,李龍無意中看後視鏡,還能看到馬曉燕在那站著看著這邊。
她在等誰嗎?還是有啥事情?
李龍隻是一閃念,便又加快速度往家而去。
知道李龍這幾天去修路晚上回來吃飯,今天顧博遠說是等等,看能不能等到李龍回來再一起吃。
其他人也沒啥意見,隻有顧曉霞先把明明昊昊給照顧著吃了,然後帶著兩個孩子玩一會兒。
兩個孩子現在還需要大量的睡眠。雖然現在天到快十一點才黑,但兩個孩子差不多十點鍾就瞌睡著要躺床上了。
李龍回來的時候,兩個孩子還沒睡,等車停穩後就迫不及待的要李龍抱。
李龍下車後,把兩個孩子抱起來,用胡子紮一紮,讓兩個孩子笑鬧著推著他的臉。玩了一會兒之後,顧曉霞讓兩個孩子下來,催李龍去洗手吃飯。
晚飯有燉魚湯,李龍還沒問,楊大姐就說:
“明明昊昊的爺爺早上送過來的,說是這兩天閑了就去逮魚,逮的多了曬不及,就出來賣一賣,這是擇好的,新鮮的剛好吃。”
“小海子的魚還是好吃。”顧博遠感慨,隨後又埋怨,“就是隊種稻子的少了,多好的地啊,種稻子,那大米多香……”
“爸,你又不是不知道種稻子多麻煩!”顧曉霞說,“現在包產到戶,那大家肯定想種簡單又容易來錢的,稻子價格不高還麻煩,種的自然就少了。”
道理是這個道理,顧博遠也隻是吐槽一下,沒想到就被女兒給批一頓,他又不好在飯桌上說啥,便扭頭問李龍:
“路修的怎樣了?”
“修出去一公多了。”李龍把今天炸石頭和過大柳樹的事情說了一遍,“後麵我想著就這樣,他們在後麵修,我在前麵看哪有麻煩的地方就先給弄掉。”
要是擱後世,搗鼓炸藥的事情,家人肯定會說啥,現在說實話四小隊各家有炸藥的不少,前兩年甚至還有拿這個當過年放鞭炮的,所以就算是顧博遠和顧曉霞也不是很在意。
“今天發現一塊好幾噸重的玉石!”李龍最終沒把這個秘密藏著,還是在飯桌上說了出來,“玉質好的很,就是太大了,搬不回來。”
“幾噸重?”顧博遠聽著嚇了一跳,“那……碧玉?就算碧玉不咋值錢,這重也得值個幾千上萬塊錢吧?”
“那應該不止。”李龍說道,“就是不好運回來,山地形太複雜,那玩意兒得吊車和卡車一起進去搞。”
“唉,這山還真是有好寶貝啊!”顧博遠感慨的說,“這大的玉石……”
雖然瑪河號稱“金版玉底”,瑪河經常會發現一些玉石,現在也陸續出現了撿玉人,李龍更是頭幾年就從山帶回來不少的玉石籽料。
但這件事情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仍然是一個不容易接觸到的信息。
這時候的信息相當的不發達,有些在後世習以為常的“常識”在現在都是寶貴的知識資料。
就比如瑪縣南山有座玉山,在清時就有官方采玉這事,哪怕四十年後,估計知道的人都不算多——雖然那時候瑪縣已經搞出了“中華碧玉園”,宣傳起了玉石文化,但因為南山封山不讓進了,這些事情也就淡化了。
“以前肯定也有人撿到,隻不過傳播不開。”李龍說道,“如果現在我能克服進山的困難把玉拉回來,咱們縣不少人就知道了。”
“知道的歸知道,不知道的還是不知道。”顧曉霞搖了搖頭,“消息傳播都是有一定範圍的,傳播到邊際的時候可能就被改掉了。對了,那玉石質地咋樣?”
這幾年跟著李龍看多了好籽料,顧曉霞對玉也有一定的研究,她一開始對李龍拿回來的玉石鐲子沒啥概念,但有一次戴著讓同事看到了,結果同事驚呼這玉質非常的好。
還有就是妹妹顧曉雨周末會給她打電話,偶爾會說起玉石的事情,說自己給她的玉石鐲子,讓同事看了驚豔。
慢慢的顧曉霞也就知道,李龍帶回來的那些玉器,還有那些石頭蛋蛋,那可是都是非常值錢的東西。
她甚至已經在和妹妹顧曉雨商量著要不要從這邊給顧曉霞那邊發玉石賺取差價了。因為顧曉雨的同事想讓她幫著代購一件成色差不多的鐲子,開價至少八百!
顧曉霞雖然不知道自己給妹妹的鐲子李龍是多少錢買的,但肯定不會超過五百塊錢!
這差價賺著不爽嗎?
所以李龍一說玉石的事情,顧曉霞還是挺關注的。
“玉質不錯,不是普通的那種帶黑點的,”李龍想起來頭一回去烏城玉器廠的時候那兩位廠長和科長給自己的玉石的評價,說道:“整塊玉石,我能看到的地方,基本上都在一級以上。
如果按八二年時候的玉價,這一塊玉石哪怕隻有一半是這種品質的玉,也得值好幾萬……”
當然,實際上遠遠不止,畢竟越大越值錢,不是成倍數增加,雖然達不到成幾何級數增加,但也差不太多。
“那他叔你可得把這事給藏好。”楊大姐也一直聽著,“這大一塊寶貝,可不能讓別人得了去……”
“嗯,我藏好了,那地方別人不知道。”李龍笑著說道,“深山老林的,去的人少,知道的人更少。”
“那還好。”
吃過飯,顧博遠背著手回收購站,李龍帶著明明昊昊去睡覺,顧曉霞則幫著楊大姐把廚房收拾好。
等顧曉霞回到屋子,明明昊昊已經睡著了。李龍正看著電視。
顧曉霞打來洗腳水給李龍泡腳,她坐在李龍邊上看電視的時候,就把顧曉雨那邊要玉鐲的事情給李龍說了一遍。
“差價還真不少啊。”李龍沒想到那邊要的玉價這高,倒還真可以當個兼職讓姐妹兩個試水一把。
“咱們家有合適的嗎?”李龍問道,“等會兒我泡完腳去拿出來看看,合適的話就寄過去,過些天有空了我再去烏城買一些。”
眼下籽料的價格已經開始上漲,但漲的還不算快。李龍每次都能從劉工那拿到兩個以上的大師級雕工的玉鐲,這幾年存下來也不少了。
“應該有。曉雨給我說了對方要的圈口大小,到時咱們量一量。”顧曉霞聽李龍同意了,便笑著說道,“曉雨那邊多了一個副業,也能讓生活變好一些。”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