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接到顧博遠電話說有個叫喬星的找自己的時候,他正在院子晾曬小鯽魚。
早上從隊回來的時候,帶回來不少小鯽魚——頭天晚上老爺子李青俠又去下網了,今天大清早取了網,李龍從前院過去吃早飯的時候,老爹李青俠和老娘杜春芳兩個,加上大哥李建國已經把魚收拾好了。
李龍回來的時候是提著好幾公斤的鯽魚回來的,還有兩條五道黑。鯉魚和草魚也有,他沒要。
這些小鯽魚除了中午準備燉的,其他的他打算抹上鹽曬上,冬天圍著爐子吃鹹魚幹也不錯。
當零食嘛。
這邊正曬著魚幹,那邊電話就響了,李龍接了後知道喬星過來了,還有些意外。
他也是想了想才想起來這個喬星是誰。
既然人家過來了,那肯定是要見一見的。
李龍把剩下的魚交給了楊大姐,讓她帶著明明昊昊一起搞這個,自己則走路去了收購站。
喬星沒在會客室坐著,他饒有興趣的看著顧博遠和孫家強在收著各種物資。
打瓜籽的季節過去了,現在算收購站的淡季。但即使是淡季,院子還有七八個人在排隊,現在主收的是黨參、皮子,以及雜項的東西。
李龍是前段時間知道有人已經開始撿了玉石往收購站這賣了。
顧博遠當時問李龍收不收,李龍想想就讓收了,不過給的價格不高。
主要是這些人撿的玉石以最普通的瑪河玉為主,就是那種帶著黑蒼蠅屎點子的,這種碧玉別說這個時候,就放二三十年後,價格也不高。
所以論公斤的話,就是一公斤幾塊錢。讓李龍有些意外的是,收了一段時間,收了幾百公斤大大小小的碧玉籽料外,竟然還收到幾塊比較優質的料子。
畢竟瑪河那大,總有一些優質的料子被衝下來,然後混雜在卵石,然後被人撿到。
“喬老板你好。”李龍到了收購站之後,就看到了人群中相對比較矮小的喬星,他上前打著招呼,“走,後麵聊聊?”
“好好。”喬星知道正事要緊,跟著李龍去了後麵的會客室。
鐵蘭花已經不再後院幹了,月份不小了,再加上眼下的這些活,孫家強就能幹,不需要她在這了。
李龍給喬星倒了水之後,問道:
“喬老板這趟過來,是來看看呢,還是要買東西?”
“肯定是買東西啊。”喬星笑著說道,“我聽說你這還有打瓜籽,所以想過來看看。”
李龍才不相信喬星這個說辭呢,他猜測喬星應該知道自己這的打瓜籽沒被人收,或者他可能知道董誌超和白修名那邊的情況。
不過李龍也沒說破,問道:
“打瓜籽肯定還是和去年一樣的質量水平,你要多少?”
“如果是去年的質量水平,那看你有多少了。”喬星就是奔著李龍的這打瓜籽來的,笑著說道:“今年我也是收尾嗎?”
“我這有五十噸,你都要嗎?”
李龍打斷了他的話,說道:“都是壓好的。”
“剩下這多啊?”喬星故做驚訝的問道:“不會是質量有什問題吧?”
李龍看著他,認真的說道:
“質量當然沒問題,喬老板你也不用這說,你我心都清楚是怎回事。當然,我也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些打瓜籽雖然現在放在這,那是因為我還沒聯係人。
雖然有些人可能因為某些原因,沒來,但並不代表我這些打瓜籽賣不掉。口這大的市場,我相信會有許多炒貨廠或食品公司願意收購我的這個打瓜籽的。”
喬星沒想到李龍說的這直白,他尷尬的笑了笑。
“其實也不瞞喬老板,你要不來,過了國慶節,其實我是打算往口走一趟的,據我所知,國內知名的炒貨廠對於這種打瓜籽都是有需求的,比如傻子瓜子。”
傻子瓜子太有名了,今年還專門搞了一個有獎銷售,一下子把名氣提高了一個層次,隻不過接下來國家叫停了有獎銷售,而明天,也就是八七年就啟動了對年廣久的審查。但現在來說,拉起這個虎皮還是可以扯一扯的。
喬星沒想到李龍會有這樣的打算,他臉色變了變,隨即笑著說道:
“對對對,這瓜子是很受歡迎的。那咱們先看看貨?”
李龍站了起來往外麵指了指。去了一趟燕京,加上上一世的經驗,說實話李龍還真不擔心這些瓜子的銷量。先前他隻是懶得跑,再加上零碎的事情。真要是等到國慶節過了還沒人來收,他那是真的打算去口一趟的。
兩個人來到庫房,李龍打開燈,指了指這庫房的袋子。
密密麻麻的袋子擺在大庫房麵還是挺壯觀的。喬星看了先是一愣,隨即笑了。
“你自己隨便看哪一袋。”李龍指了指這些袋子說道,“都是的。”
喬星上前,隨意解開外圍的一袋打瓜籽,抓出一把攤開看著,果然都是壓平的,而且顆粒飽滿,沒有雜質,沒有癟籽白籽。
他放下這把瓜籽,伸手使勁探進袋子,在最下麵抓了一把上來,看著這瓜籽,質量一樣的。
他又去解其他的袋子,李龍就上前把這一袋的袋口係上。
喬星又看了幾袋打瓜籽,看著都是非常不錯的,隨後他和李龍一起把袋口紮上,李龍看他紮的不結實,又給重紮了一回,喬星再次尷尬了一回。
“不紮緊,往外搬的時候是會灑掉的。”李龍認真的解釋了一句,“這玩意兒比花葵重,搬的時候袋口很容易脫開。”
李龍不解釋還好,尷尬的一笑就過去了,這一解釋,喬星更尷尬了。
兩個人回到會客室,喬星喝了一口水,問道:
“價錢怎算?”
“那看你要多少了。”李龍雖然今年一袋打瓜籽都沒賣掉,但他一點也不慫,低價甚至賠錢的,他肯定是不可能賣的。
“如果這些我全都要完呢?”喬星試探的問道。
“今年的行情就這樣,如果你全都要完,倒是可以給你便宜一些……”李龍想了想說,“那就三塊錢。”
他也不提三塊五了,其實如果自己跑一趟口,三塊五肯定是能賣掉,甚至於價格可能還會高一些,但問題在於要麻煩他跑一趟。
李龍雖然年輕,但心態可沒那年輕,如果能不跑,或者明年再跑,豈不是可以懶一懶。
“那我要十噸呢?”
“隻要你不要完,那就三塊五,不講價。”李龍這一年已經做慣了大宗生意,不耐煩談小錢。
當然是賣東西,不是買東西,收購站收東西還是零碎收的,不過那也不是他經手。
喬星想講價,李龍擺手:“沒得講。”
他是真沒想到李龍這固執。
“你也不用勸我,我說過的,這樣的情況我預想過,不就是開辟口的市場嘛,不算啥,反正想跑的話,三五天就到了,過去找幾個廠子打聽一下,我就不相信這些人還不要這種打瓜籽?”
他這一說,喬星不說話了。
他在算著這個利潤。
其實喬星的廠子是不需要這多打瓜籽的,每年的銷售量沒這大。
但是喬星又想要這多的量——就算用不完,可以轉手加價給其他廠子啊。
三塊拿到手,三塊五甚至三塊八轉手給其他廠子,純賺啊!
隻是手沒這多錢。
而且多餘的不好存放。
他想著,試探著對李龍說道: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