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和劉山民兩個在火車站附近的奶茶店坐著,一個人一碗奶茶,一個,一盤蜂蜜,一盤果醬,一盤奶油,就在那邊吃邊聊。
“真沒想到能在這碰到你。說實話,我這邊穩定之後,我去山找過你,不過那時候山木屋還在,但門鎖著,沒人。”劉山民說道,“是……一年多前?”
“這兩年我在木屋住的時間也不長。”李龍解釋著,“以前是在木屋呆著,收一些貝母等藥材,和皮貨、野蘑菇。後來我開了收購站,進山就少了。”
“你還收貝母以外的藥材?”劉山民有些意外,“甘草、黃收不收?”
“收啊。”李龍笑笑,“不過價格不能高,我就是當個中間商賺個差價。”
劉山民點了點頭,想著什。
李龍掰了一塊,在上麵抹了一些奶油吃了起來。奶油和酥油不少人吃不慣,他倒不在此例。跟著哈木他們,不光習慣了吃這些東西,還覺得挺香。
好在不經常吃,身上不帶膻味兒。
“你知道我從你那個木屋離開後去了哪嗎?”劉山民不再沉默,開始說話。
“不知道,看你這樣子,應該是得了一場富貴吧。”李龍的目光在劉山民腕上的金表、手指上的金戒指上掠過,笑著說道。
“是的,我去了蘇聯。”劉山民一點也不隱瞞,“確切的說,是去了蘇聯中的哈薩克斯坦加盟共和國。”
“出國了啊?不錯不錯。”對於這時候普通人來說,出國的確算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雖然蘇聯這時候內部已經有了許多問題,但在普通北疆老百姓眼,它仍然是世界一霸。
普通人對著這個老大國家,基本上就兩點看法,第一,我不怕你,第二,你很強大。
李龍知道其發展軌跡,所以知道要不了幾年它就成曆史了,但這一點,普通老百姓是不知道的。
“你能想像那邊的人的生活嗎?”劉山民再次問道。
李龍有些奇怪他怎會問自己這個問題,但自己這時候應該是普通老百姓吧?便說道:
“六幾年不是跑掉一批人嗎?那些人得到的宣傳不是那邊到處是牛奶麵包嘛,我想著他們吃的應該是列巴和土豆燒牛肉吧。”
“差不多,不過和你想像的不太一樣。”劉山民的臉上閃過一絲複雜的神情,“那邊——缺許多東西,我就是幹這一行的,和你差不多,低買高賣,做個中間商。”
李龍點點頭,繼續吃著。
跨國貿易,利害啊。沒點人脈和能力,還有資金,這一行做不起來。
他手頭那點錢在普通人眼算巨款的,但在劉山民這樣的人麵前,應該不算啥吧。
李龍沒打算涉足這方向,他還沒那個實力。現在的生活都已經超出他最開始的預期了,原本就隻是想當個地主的。
甚至於現在他依然執著於這方麵。
“回到咱們這邊,我才覺得自己過的正常生活。那邊……生活真的差遠了,你能想像得到嗎?那邊竟然吃不到幾種菜!”李龍不說,劉山民卻自顧自的說了起來。
李龍猜測他在那邊是沒幾個朋友能說得上話,所以才會對著自己這一個差不多算陌生人的人來說話。
至於那邊吃不上菜——李龍是了解一些的,倒也不至於吃不上菜,主要是菜品就那幾種,土豆,西紅柿,醃的肥肉片子等等。
物產極其匱乏。
主產的就是那幾種,小麥、燕麥、水稻等等;肉類倒是不少,但人總不能光吃肉。
對了,那邊的民族人養豬,這好像是斯大林的功勞?
直到分裂之後,慢慢又回歸了信仰問題,所以又不養了。
李龍腦子亂七八糟的信息有不少,劉山民也在這繼續講著:
“不過說實話,打通了關係,賺錢是真的好賺。”
李龍隱約記得再過十幾年,零幾年的時候,自治區日報上經常會有需要貨源的消息,就是白糖、水泥等輕工業產品。
那邊沒這一類的輕工業製品,無論是衣服等日用品,白糖等食品還是水泥等建築用材料,那邊都缺。
所以有一段時間,有許多人到那邊去種菜、建廠打工。
可惜,那邊人既搞不來這些東西,又對過去的北疆人,或者說口人仇視,後來幹脆北疆這邊也就哈族人過去,其他的人不去了。
傳說中受害的人太多,而且不少做生意過去就被勒索了,求助無門。
國與國之間是沒有永遠的友誼的,沒辦法。
不過劉山民能打通這個關係,想來應該是有不錯的路子吧。
在那邊也算是有勢力?
李龍亂猜著。
“我回來,在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吃盤子拌麵,都會覺得那是人間美味。”劉山民喝了一碗奶茶,“反倒是這玩意兒,那邊也有,味道差不多。”
李龍點點頭,想想也正常。畢竟那邊的牲畜業也挺發達的。畢竟外伊犁算他們的,哈國二百多萬平方公,比南北疆加一起還大,但人口卻還沒南北疆多。
更重要的是那邊大部分還是平原地帶,想想吧,多好的地方!
可惜,不是咱們的。
對土地有異常執念的李龍想著如果自己在那邊有一塊屬於自己的,不要多,一平方公的土地……
當然,前提是那邊屬於這邊。
幻想一下。
劉山民恢複了正常,他對李龍說道:
“如果我拉回來十噸的黃的甘草,你能吃得下嗎?”
“吃當然吃得下,但過了關,價格和這邊就差不多了?”李龍疑惑的問道,“要是和市價差不多,那我收不了啊,因為我給賣家的出貨價甚至還要比市價低一點兒。”
他從采藥人手收的原始藥材價格不高,所以才能賺到差價,如果收的藥材價格高,沒利潤,他自然沒收的必要。
“放心,價格肯定不高。”劉山民對李龍感興趣了,能一下子吃進十噸藥材的,不多。
“你不會……走私吧?那個我幹不了。”李龍急忙擺手,“我是守法商人,肯定是不會幹違法的事情的,我連避稅都不去做,更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他說的事情,自然就是銷贓。
這時候東南沿海方麵的走私已經開始了,而且越來越厲害。
李龍絕對不想做被通緝的對象。
“你想哪去了?”劉山民笑了,“我怎能讓你幹那種事情呢?”
他從隨身攜帶的包取出一張紙來,說道:
“知道什是配額嗎?放心,肯定是正規渠道進來的。我真正從那邊進來的是其他東西,這些藥材,隻是搭頭。”
李龍看了看那張紙,那叫……批文?
他不懂這些東西,隻是依然有些謹慎。
來路不明的東西,他不想碰,他隻想做個守法的人。
看李龍依然警惕,劉山民就換了話題,問道:
“那你知道不知道從那邊進什東西最賺錢?”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