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領導是明白人,這事有進展!
和張秘書通完電話之後,李龍知道剩下的就隻有等了。
好在哈木、玉山江他們支持理解自己,而且本縣的人文環境要好一些,不至於因為自己分析民族團結政策就給自己扣帽子。
眼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謠言的源頭在哪,怎傳出來的。李龍有心想要查一查,但他畢竟不是專業搞這個的,無從查起。
想了想,李龍覺得還是從收購站這邊入手比較好。
收購站外麵此刻人並不多。進入十二月份之後,普通老百姓已經不怎出門了。天寒地凍的,除非必要,呆在家不舒服嗎?
實在要出門了,基本上也是衝著要買的東西或者要辦的事情直接解決完然後回家。
畢竟眼下室外溫度最冷的時候達到零下三十多度,一會兒就能把人凍透掉。
所以也就隻有少數二道販子還能堅持去各地掃貨過來賣錢。
李青俠在這呆著也挺舒服,烤著火,爐膛下麵放幾個洋芋,時間不長就能聞到焦香味兒。沒人的時候拿出來一個,剝著慢慢吃,香得很啊。
現在還能過來的,也就範明程等幾個人,他們有車,可以開出去挺遠的地方收東西。
李龍到收購站的時候,範明程等幾個人正在院子烤火聊天,看到李龍後,表情變了變。
李龍也不跟他們廢話,問道:
“最近你們出去收東西,聽到沒聽到關於我的一些謠言。”
二道販子接觸的人多,能得到的消息也不少。這些人心思活絡,打聽消息總比李龍自己一個人要強。
範明程猶豫了一下,旁邊的那個人就說道:
“聽說了,說你破壞民族團結……這種事情傳播的挺廣的啊。”
櫃台麵李青俠聽到外麵的話,立刻問道:
“小龍,啥事?”
“老爹,沒事,就是有人傳我的謠言,沒事,過幾天就散了。”
李青俠雖然很擔心,但也知道這多人不好細說。其實李龍這件事情沒給老爹說,也沒給大哥說,怕家人擔心。
“那你知道不知道這謠言是從哪傳出來的?”李龍問道。
這個人麵生,他見過的次數不多。
“涼州戶啊,”那個人很理所當然的說道,“那邊有個村子,回族、維族比較多,我去他們那邊收菜籽的時候聽幾個人說的。”
“具體說的啥?”李龍問道,“能講講嗎?”
“咋不能講呢。”那個人笑著說道,“我進的那家收菜籽,那家有客人,應該也是鄰居,正在聊這個事情呢。
他們說的就是咱們縣有一個全國表彰的民族團結先進個人,但這個人不辦正事,這幾天在縣把幾個民族小夥子告到公安局,抓起來了。”
“當時我和主家稱菜籽,就問了一句你們知道不知道那幾個小夥子幹啥了,他們說他們也不知道,我就給他們說,這幾個小夥子拿著刀去搶學生娃娃的錢了,他們就不說話了。”
“謝了啊。”李龍沒想到這個人還幫自己解釋反問了一句,便立刻感謝了對方。
“不用不用,說實話我問完後看他們的表情,我知道用處不大。這些人,咋說呢,有好人有壞人。有些人講道理,有些人不講道理,而且很容易隨大流。”那個人說道:“所以這事……就你說的,慢慢淡化下去吧,不然也沒啥好辦法。”
“沒請教貴姓。”李龍問道,“怎稱呼?”
“我叫朱玉章,頭宮鄉的,”那個人三十多歲,笑著說道,“我知道你大哥呢。”
李龍笑了,自己大哥的人緣還真是廣啊。
“其實你可以讓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情,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碰到這樣的事情不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過你做生意實在,我們都清楚,所以知道的販子,像我這樣的,基本上都願意幫你解釋一下。”
朱玉章也給李龍出主意:“村隊上的人大多數都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你給他們講了原因,大多數人還是能聽進去的。”
“那謝謝你了。”李龍是真心感謝這位,他出了個不錯的主意,“我也想請你們幫忙打聽一下看能不能打聽到這個謠言的出處,我覺得這件事情沒那簡單。
畢竟我隻是抓了兩個搶學生錢的混混,沒想到就被扣上帽子了,這其中我覺得有問題。”
“嗯,我能理解。我家丫頭在中學上學呢。”朱玉章笑著說,“碰到這樣的事情,我覺得我和你是一樣的想法。”
“小龍,啥事啊?你咋又碰上混混了?”李青俠問道。
“你家老爺子還不知道?”朱玉章好奇的問道。
“不知道,我還沒說呢。原本以為不是什大事,沒想到鬧得全縣都知道了。”李龍苦笑。
“你幹的這是好事啊,不應該怕被別人知道的。”範明程也說道,“這事我應了。我是碰到過一回,當初沒在意,因為人家沒指名道姓,所以我也就沒問那多。
剛才和老朱聊了幾句才知道是你的事情……這事,後麵碰上我肯定替你解釋。”
“行行行,那先謝了。”李龍說了一句後,進櫃台去和老爹解釋這事。
李青俠聽了這件事情後,恨恨說道:
“那小兔崽子,真混賬!那天我就覺得不對……下回我接的時候要再碰到,看我不給他腿打瘸!”
“碰不到了,都被抓了。”李龍笑了笑說道,“老爹你放心吧,一幫子全都被抓掉了。”
“那還行。”李青俠點點頭,“這事……後麵可能會消停一段時間,不過再過兩三年強強也要上高中了,咱們還是得注意。”
李龍點點頭。這種事情很難根除,而且往後還會衍生出其他形式的勒索、欺負來。
不過他想不來太多的事情,先把眼前的事情解決了再說。
接下來幾天李龍就呆在收購站這,那些二道販子大都認識他,李龍也把這件事情給說了出去,順便請他們幫著查一查謠言的來源。
來源不好查,主要還是多問問是從哪聽說的。
晚上顧曉霞回來,就給李龍說了個好消息。
“廣播上開始播你的那個稿子了,寫的真好!我們局長都說,這稿子特別正,特別的有力量,說真沒想到這稿子是你的。
而且她還說,你寫的這個稿子,針對性非常強。現在的一些民族問題,就是這個出來的,有些少民隻能給好處,不能說責任。一說責任就說你破壞團結,拿著團結的帽子亂扣,真是太討厭了!”
李龍聽到媳婦說這話,頓時就笑了。
看到沒有,明眼人還是多。當然還有個原因是瑪縣本身漢族人口多一些,在這方麵本身就有先天優勢。
所以李龍才能這大膽的把這話放出去說。
真要換個地方,這話他還不一定敢正大光明的說出來呢。
兩天後,馬曉燕打來了電話,告訴李龍他們寫的那篇稿子,登在了北庭日報上,自治區日報那邊沒登,那邊的編輯說這個比較敏感,不方便放在自治區日報上。
“什敏感,就是怕引起一些人的‘誤會’嘛。”馬曉燕語氣充滿了埋怨,“有些人就是前怕狼後怕虎,以前我對這方麵不是很感興趣,畢竟有民宗委呢。
但這次事情給我敲了一記警鍾。咱們民宗委在民族宣傳方麵還是有點偏有點軟。所以我覺得咱們這個稿子應該是放在自治區日報上,給一些人一些警醒的,可惜……”
“沒事,這件事情得慢慢做。”李龍笑笑說,“在州日報上也可以啊,至少說明在咱們州範圍內,咱們的這個觀點是被大家認可的。”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