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曾多勤教授偏頭看了一眼方子業笑著道:“方教授,你信不信?你今天的號百分之百會滿診?”“應該不會吧?八點才開放號源。"方子業笑著道。
“你看看。"曾多勤非常自信地努了努嘴。
方子業拿起一看,果然看到50/50的號已經被清空。
這一來,方子業這個拖家帶口人,臉上才終於有了一絲笑意..…
與此同時,微信大群麵,新院區的廖院長還在發信息提醒:“請各位坐診教授務必注意坐診質量,一定不要為了病區的占床率、手術量、住院患者量隨意收治患者。”
“我們要先維穩,再求進。”
“新院區一年內,各個專科隻會統計占床率,不會有住院率等相關要求。”
“我們要謹記王院長的要求,良性發展新院區.…..”
曾多勤感慨道:“果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灘上,我們都老咯。”
方子業同樣看了一下曾多勤教授的掛號量,才隻有20/50!
方子業解釋道:“曾老師,你這才是真正的口碑,我最多算是彎道超車走了捷徑。”
“目前靠著其他人的獵奇心理撐著,如果功能重建術已經發展到如今骨病科的規模,就不會有幾個人來找我了。”
曾多勤是本專業內的,還是本院人士,了解的蹊蹺更多:“那可未必,真有懂行的人,如果推薦親戚看病,可不一定推他們掛教授號。”
“走了,去門診了。”
曾多勤與方子業二人同時加快了步速,徑直往門診樓的外科診室方向而去。
新院區剛開放,坐診的門診醫生數量是不少的。
一些本院的名醫,都會在新院區的門診開設一天門診,以分流一波患者,同樣也為掛不到號的患者多開放一些號源。
這樣做自然會給臨床醫生增加工作壓力,可為了新院區的發展,倒也沒有多少教授拒絕。
比如說骨科的杜新展教授,王興歡教授、神經外科的竇乾淼教授等,都會在今天的下午,來到新院區坐診半日.….…
方子業進到外科診區後,發現樓層的就診人數非常少,也就是三兩個人。
更多的是導診護士以及分管排隊順序的護士。
骨科門診診室並不多,這會兒導診護士還在喊號:“骨科方子業、曾多勤教授的1號到10號在不在?”“骨科方子業、曾多勤教授的1號到10號在不在?”
本來樓層就沒有幾個人,自然沒有人回應她。
“曾教授,方教授.護士認得方子業與曾多勤,看到二人過來後就趕緊打招呼,而後翻了翻手:“暫時沒人來。”
曾多勤點頭:“很正常,八點才開始放號,有人掛號了都是幸運,住得近的未必掛在上午,掛上號的也不能馬上閃爍瞬移過來。”
“這有打開水的地方?"曾多勤背著單肩包,包有他坐診的三件套。
方子業隻是帶了一個保溫杯,沒有泡枸杞也沒有泡茶。
“有,門診診室就有!"導診護士伸手解釋。
方子業則道:“小姐姐,等會兒我的病人來了,如果人數不太多,不管是上午的號還是下午的號,都讓他們直接進來吧。”
“如果來的人超過了五個,才按照上下午的掛號順序開始排隊。”
“辛苦了。”
導診護士小姐姐看起來就比方子業年輕,估計也就二十五六歲,雖然已經“熟了”,可比起方子業來講,年紀就要小了四五歲。
“好的,方教授。"導診護士點頭如篩。
隻是心有小人晃動
那幾個小騷蹄子說的是對的,方教授好高好帥,氣質好好,年少有為,年少多金.………
就可惜方教授有女朋友了,更可惜方教授的女朋友特別漂亮,特別可惜方教授的女朋友才貌雙全。方子業已經習慣會有小姑娘的目光跟著自己拉絲,所以方子業走向診室的腳步平穩無宕,轉頭還道:“曾老師,中午一起就近吃飯。”
“看情況吧,要是時間不允許,一起吃外賣也行,晚上一起出去吃點。"曾多勤回道。
門診係統剛開放,來就診的人不多,就算是有人現場掛到了號,也未必會定位來骨科。
方子業坐著等了一會兒,還是沒患者上來,就到了曾多勤教授的診室。
門診樓雖然是新建的,但正因為是新建,所以診室配套的一次性水杯供應充足。
方子業自己拿著一次性水杯,討了一杯茶:“曾老師,你這茶葉從哪買的?味道清淡又渾厚。”“能不能給我個渠道?”
“好啊!~我推給你。"曾多勤馬上拿起手機開始翻找。
曾多勤這樣的教授買茶,一般都是找熟人買,並不會在網上買。
不過,兩人正發送名片和介紹方子業給曾多勤認識的茶商熟人時,有人敲了敲門。
“請問?這是骨科門診嗎?"一個大概十八九歲的少女輕敲門。
方子業聞言抬頭,發現對方格外緊張和羞赧。
立刻將手機一收,站起來:“這是骨科門診,你是找曾教授嗎?進來吧。
女孩本能地以為方子業是曾多勤教授的助手,她一邊走進,手還拿著校醫院的片子袋:“我找曾教授。“曾教授,我隻掛到了十一點多的號,但我就在附近讀書,就趕過來了,她們都說我可以先進來看診……女孩的邏輯解釋能力比較清晰。
曾多勤問:“你叫什名字?哪不舒服?
“我叫樂沅,樂是快樂的樂,沅是沅水的沅。掛的是上午十一點三十五分的號。"樂沅自我介紹。“我本來是沒有哪不舒服的,十一月份的時候,學校的健身房打折,我就去辦了一張卡,鍛煉了半個月後發現膝蓋很痛,就去校醫院檢查。”
樂沅說到這,瞬間感覺委屈巴巴,雙眼晶瑩:“檢查照了片後,校醫院的醫生說我可能長了個坨….….”
“我是十二月三十號檢查的,三十一號掛不上號,一號休息。二號的號也掛不到,是我同學告訴我這新開了一個醫院,可能掛得到號.…….”
“我?”
十八九歲,應該就是大一大二的樣子,健身是為了健康和保持身材,能去健身代表有一定的自律性,也對自己有比較高的要求。
突然檢查出來個坨坨,肯定覺得天都塌了。
方子業此刻已經做好了“助手"工作,將她的校醫院就診記錄與平片都拉出了片子袋。
將病例和CT遞給了曾多勤教授後,自己拿著右膝關節的X線平片對閱片器看。
這一看,上麵的日光射線征就格外典型,如果這會兒有師弟和學生在,方子業肯定會讓他們也好好地讀取一下這典型的骨肉瘤X線影像。
“osteosarcoma !"方子業比較隱晦地給曾多勤教授傳達了自己的初步診斷。這經典的影像學征象,曾多勤自然一眼就看了出來。
隻是讓方子業沒有想到的是,女孩還能聽得懂這種專業的英語單詞,瞬間臉就白了,身子開始微顫。右手開始摸自己羽絨服的口袋,似乎在猶豫要不要把電話拿出來打給自己的父母。
見此,方子業問道:“你是學什的?你能聽得懂?”
樂沅立刻破了音,也就不裝了:“醫生,我是華科的,我們校醫院的醫生建議我來中南醫院找方教授。”“但我沒有掛到方教授的號,那個醫生說,方教授治這個東西會相對比較擅長。都沒優選推薦我去同濟醫院。
樂沅自以為自己隱瞞了一些東西,會讓方子業和曾多勤緊張,實則兩人早就看出來了樂沅肯定知道診斷。
作為高校生,校醫院是為本校學生和教職工服務的,比教學醫院的醫生更加“清閑}",且有耐心,肯定會給樂沅多說些東西。
片子袋子上,就印了華科校醫院的片子,與華科對口的教學醫院是同濟與協和,本校的學生去這,走醫保都好走一些。
畢競大學生也有醫保。
曾多勤道:“喏,是來找你的,但估計來之前沒有做太多的功課。”
“曾老師,這時候您就別打趣了。”
“我倒是覺得,她的這個腫物是在典型的幹端,處理起來並不算複雜,勝在典型。”
方子業說完,舉起了自己的胸牌,道:“樂沅,謝謝你的坦誠啊,更謝謝你們校醫院老師的推薦。”“我叫方子業,是這樣的,你這個腫物是比較典型的。與健身無關。”
“或許也不是剛出現的,隻是之前你一直沒有運動,就沒有導致局部的微骨折產生什症狀,你近期健身後,導致了疼痛,所以你才做了這個檢查。”
“我的建議是啊,你去協和醫院找宋曾武教授,宋教授是處理骨病科的知名教授。”
“倒不是我們不願意接診你,是你有你們學校的校醫保,你轉去協和醫院,可以報銷的比例會高很多…….”
樂沅細聲回道:“方教授,我們校醫院的那位老師,和我老師挺熟的,他說,現在的漢市,方教授你治療骨腫瘤的水平獨居一檔。”
“可能還可以通過微創,不做外科手術的方式就把它清除掉。”
“我?我不是很想做手術。”
樂沅咬了咬牙:“我爸媽應該也願意為我多花點錢。”
樂沅比較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家境很好,不願意省錢,隻求把病治好的想法。
樂沅這話,更讓方子業推測,對方來門診之前,應該做了不少的功課。
曾多勤看出方子業的糾結,此刻出口道:“小姑娘,你可想好了。”
“其實掙錢不容易的,曾教授的水平也非常非常高。大學生醫保在定點醫院報銷比例是不一樣的。”“你父母是做什的?”
樂沅有點不確定地回道:“在老家做點小生意……治療這個病,大概要花多少錢啊?”
“報銷下來之後,花得多的可能要四五萬的樣子。如果用得比較少,一萬多就可以了。”
“那沒關係!"樂沅坦然了。
“我自己都可以出錢。”
“哦,對了,我爸媽還給我買了商業醫保,醫生,我可不可以去給我爸媽打個電話啊?我真的是…樂沅的情緒開始亂波。
“你去吧,大概率是,但這個腫物的性質,隻能通過活檢來確診,隻是根據我和曾教授的經驗推測,大概率是osteosarcoma。"方子業道。
樂沅聞言快步走了出去,手機撥號接通後,第一時間就委屈到哭了:“媽媽.”
其實也能理解,正值這個年紀的她,卻被懷疑有骨肉瘤,天是真的塌了。
兩分鍾後,樂沅就返回了。
“方教授,曾教授,我爸媽他們馬上來了。"樂沅返回後,說道。
“他們說讓我先聽醫生的辦理住院,等他們來之後,再確定去哪治療。”
曾多勤已經將女孩的住院證都填好了。
一邊開給女孩,一邊說:“你這個情況,肯定要住院確診、住院治療的,你先繳一千塊錢吧,去骨科病房辦理住院手續。”
“不過你要先確診,所以你要辦理的是日間住院手續,相當於你不用住在醫院,先完善穿刺前檢查後,就可以回學校了。”
“大概是明天下午,我們給你做穿刺活檢術,然後就是等結果了,這段時間,你們有很多時間商量。”樂沅道:“好,那我還要做其他檢查?”
“你的其他檢查等會兒去了病房再開給你,走日間住院程序,你的報銷額度會更高一些!”“你還不用到處跑。"曾多勤回道。
“謝謝醫生,骨科,外科樓12樓。"樂沅一邊看著住院證,一邊念了出來。
“嗯,還有電子住院證,你的手機上也應該收到了短信,如果你找不到外科樓,可以隨時問樓下的導診。"曾多勤耐心解釋完後,樂沅就離開了。
“開場暴擊。"曾多勤背靠著椅子,端起了茶杯。
“比我女兒就大了三歲。”
“我結婚比較早。”
曾多勤教授今年四十四歲,他女兒十六,相當於二十八歲就生了孩子,在醫生行業中,算是結婚早的。“是啊,開場就暴擊。”
“不過應該預後還可以。骨肉瘤隻要不處於後期轉移和惡病質狀態,以後都還是值得期待的。"方子業說。
曾多勤不想細細糾結病人年紀和生存期的冷峻話題:“方教授,你這名聲傳得可以啊?”
“校醫院的醫生,都強烈推薦你了。”
方子業搖頭:“曾老師,外人不懂,您還能不懂?都是老師們給麵子,願意托舉我。”
“不然的話,我方子業走在醫院大廳,沒有幾個人願意正眼看幾次的!
“畢競。”
方子業還沒來得及說完話,導診護士就趕緊小跑了來,道:“方教授,你的病人來了!”
方子業聞言,立刻起身:“曾老師,那我先過去了啊。”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