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正式結婚

類別:未分類 作者:路遠2018 本章:第24章 正式結婚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通常,新郎新娘兩個當事人不必自己操勞,一切就緒,到了結婚這一天,他們才正式出場。



    結婚正日的儀禮,就是古代“六禮”中的“親迎”,俗稱“拜堂”。



    結婚前一天下午,李惟慶要辦酒席請媒人,稱為“起媒酒”。



    這時,迎親用的花轎就已抬到李惟慶家。



    晚上,李惟慶家燈燭通明,稱為“亮轎”。



    這一天晚上,新娘張文君裝扮一新,參拜家堂家廟,到廚房辭灶司,到前廳辭父母,表示告別。



    新娘張文君宴席上坐首位,請女客相陪,稱“待新娘”,又稱“辭家宴”。



    結婚當天,新娘張文君在家中開臉,化妝,穿戴一新,乘坐男家李惟慶發來迎親的花轎,前往李惟慶家。



    迎親隊伍十分講究排場,鳴鑼開道,鼓樂悠揚,旗傘執事,燈籠高挑,歡聲笑語,招搖過市。



    京杭大運河這一帶的女子大多十分看重迎親時的排場,以為這是自己身份的象征,誰也不肯將就。有時候往往還會為了排場不盡如人意,而遲遲不肯上轎的呢。



    在運河水鄉,迎親花轎必須先拾上花船,然後才能上路。



    李惟慶家迎親的花船駛到張文君家河埠頭,一麵鼓樂齊鳴,一麵早有女方左鄰右舍的眾多小孩,提著水桶迎上前來,圍住河埠,稱為“討水包”。



    隨船來的掌包先生早有準備,連忙給每隻水桶放上一隻小小的紅包,稱為接水包。



    眾小孩歡呼著跳躍離去,也給迎親場麵增添了不少喜慶的氛圍。



    迎親隊伍到張文君家門前,門口放一把椅子,大門隻開一條縫。



    掌包先生懂規矩連忙把一個稱為“開門包”的紅包塞進門縫,大門才會打開。



    當然,有時候也不那順利,雙方討價還價,嘻嘻哈哈,假戲真做,也全是為了討個吉利。



    有時候迎親,掌包先生要準備36種紅包,而且各有名稱,十分有趣。



    諸如肚痛包、上轎包、開門包、謝媒包、喜娘包、穩轎包、孝敬包、和合包、施茶包、接水包……名目之多,匪夷所思。



    特別是其中的肚痛包,當年尤為重要,那是專門送給新娘子母親的。



    說起來,嶽母養大這個新娘殊屬不易,新婚之日首先想到要謝謝嶽母大人,倒也在情理之中。



    也有的地方還有一種規矩,給新娘的上轎包是必須當場打開的,女方家長還得按男方所給紅包的金額一比一“配套”,給新娘作為私房錢。這種規矩表示對新娘子的尊重,看來也有一定道理。



    一切順利,良辰一到,便可開始搬嫁妝了,李惟慶的幾個弟弟與堂弟忙活起來了。



    搬嫁妝猶如搬家,但又有其特殊性。



    平日搬家講究效率,越快越好。



    如今,搬嫁妝卻是為了炫耀,千萬不要快,一人可同時拿好幾件嫁妝的,為了體麵,為了讓圍觀的人看個仔細,這時候要一件一件拿,多跑幾趟倒不在乎。



    可以一個人搬的,要兩人抬;可以兩人抬的,要四人抬,目的全在於風光體麵。



    有的地方,每搬一件嫁妝,要發一包喜糖,每件嫁妝上都會貼上大紅喜字,甚至嫁妝的陳列擺放,也有種種規矩,要讓圍觀的人充分欣賞,盡情品評,俗稱“亮行嫁”。



    水鄉陪嫁,桑苗和萬年青也必不可少,既是寓意萬年長青,也為了蠶桑生產的興旺。



    有的地方還配上一隻壓轎箱,最後拾出娘家,又最後抬進夫家。



    這隻箱子要裝些五穀,還有喜糖和壓轎紅包,有的還用紅紙包一塊磚頭,俗稱“金磚”,也是表示對新人的一種祝福。



    馬桶也是必不可少的嫁妝,俗稱“子孫桶”,當然是一隻新的馬桶,邊放滿了喜糖、花生、棗子、栗子一類。



    子孫桶搬進新房,把麵的喜糖之類全部取出,又要找個男小孩來撒泡尿,據說也是為了“早生貴子”。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運河書魂》,方便以後閱讀運河書魂第24章 正式結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運河書魂第24章 正式結婚並對運河書魂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