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蕭何仰天大笑出門去,歸來倚杖自歎息。
無他,雙叉嶺屍橫遍野,血流……
妖怪不多,積血成灘,達不到血流成河的地步,換成獅駝嶺就沒這個問題了。
蕭何來到雙叉嶺,沒有第一時間現身,埋伏草叢按兵不動,準備近距離觀賞向遠的哭戲。
沒承想,隻聽劈啪啦幾聲動靜,有什東西從他身邊飛了過去。
轟一聲,氣流犁地,風雲倒卷。
那東西勢如流星,還拖著尾焰。
速度太快,蕭何第一時間沒反應過來,隻知道風很大,辣眼睛,真空氣流強而有力,把毫無防備的他帶了個狗吃屎。
等他回頭的時候,筆直黑線延伸遠方,一路火花帶閃電,那東西已經飛出了百地。
沿途遇山開山,遇水燒開,也就是材質不好,百後蒸發,不然能一路飛到靈山,中間再創死幾個妖怪什的。
情況不對,有人缺乏演員的基本素養!
蕭何吐掉嘴的草泥,一臉憤憤不平,順著犁地的凹槽路線,小快步走進妖怪洞府。
入眼,果真如他所料。
兩個積年老魔隨從被掏心掏肺,走得十分敞亮,還東一筷西一筷,拚一拚才能完整。
另一邊,雙叉嶺三妖隻見熊山君、寅將軍,走得很急,腦袋都忘帶了,牛頭人戰士特處士沒看著,應該是剛剛飛得很快的那個。
向遠坐在椅子上,瞪著倆眼珠子,一臉無辜之色。
“豈有此理,不是這演的!”
蕭何大怒,捋起袖子上前和向遠爭論,他等這一天很久了,裝逼的台詞都寫了十萬字,不帶這欺負人的。
某些人不要以為自己一手遮天,就可以為所欲為,別人害怕,不敢理論,他蕭何可不會。
“咦,你是何人,為何扮作仙人模樣?”
向遠眸中凶光一閃,起身將拳頭捏得哢哢作響:“貧僧懂了,你也是妖怪,見武力拿不下貧僧,就準備智取!”
一聽這話,蕭何立馬慫了:“聖僧,我乃天上太白金星,下凡是來救你的。”
沒辦法,他敢和向遠爭鬥不假,向遠敢揍他也是真。
就眼下這架勢,繼續強硬下去,指定要挨一頓胖揍。
不能再給這貨裝逼的機會了!
“原來是天庭神仙,大仙你來得太及時了……”
向遠淚眼汪汪上前,一把按住作勢欲逃的蕭何,將人拎在半空一抖,搖成軟趴趴的麵條之後,這才悲憤控訴道:“大仙有所不知,貧僧好端端去取經,也沒得罪誰,唯恐踩到花花草草,故而一路都是騎馬。這三個妖怪倒好,將貧僧擄至此地,二話不說,直接把貧僧的仆從拿來擺盤了……”
“貧僧自幼修習佛法,莫說殺雞,吃都沒吃過,何時見得這等凶殘的場麵,受了驚嚇,眼一閉,拳頭亂打,然後就什都不知道了。”
“大仙你要為貧道,呸,為貧僧主持公道,它們這是欺負老實人!欺負貧僧隻會念經,不懂拳腳功夫啊!”
蕭何:(°°〃)
事實勝於雄辯,蕭何承認,向遠或許演技不如他,但臉皮比他厚多了,睜著眼睛說瞎話,愣是把黑的說成了白的。
蕭何被天生神力提在半空,險些被搖散黃了,腦瓜子嗡嗡的,再聽向遠一番臭不要臉的發言,沒好氣道:“聖僧,出家人不可殺生,你犯戒了。”
“大仙此言差矣,佛有降魔相,斬業非殺生,入地獄而救蒼生,此功德善舉。”
向遠連連搖頭:“貧僧雖口笨舌拙,但長年受佛法熏陶,肉眼凡胎也有一雙慧眼,這三個妖魔個個罪孽纏身,貧僧不才,願為報應。”
你還演上了!
蕭何不屑撇嘴,他當然知道雙叉嶺三妖什貨色,和兩個敞亮的隨從一樣,都是作惡多端的魔頭,直接劈了浪費,扔在西遊攝影棚廢物利用,但是……
這些是唐僧該知道的嗎?
還有,什眼一閉,拳頭亂打,剛剛飛出百地的那個,是唐僧該有的武力值嗎?
蕭何懶得演了,哼哼道:“姓向的,咱們都是拿了本子的,你這般肆無忌憚想一出是一出,玉帝和佛祖怪罪下來……是,你是天王老子,他們倆不敢對你牙,但你一直這亂搞下去,西行意義何在?”沒了難,西行就是九九八十一個旅遊景點,沒了難,就沒有千辛萬苦取經的誠意,心不誠,能取到什好經?
這是不對的!
還有,不能就你一個人裝逼啊,大家夥還等著露臉呢!
好比這次,輪到太白金星了。
“大仙在和貧僧說話?”
“。”
“貧僧勸你別,也別說什姓向的,否則聖僧變大帝,不僅你小子沒好果汁吃,這出大戲剛開場就演不下去了。”向遠友情提示道。
“已經演不下去了!”
蕭何指了指地上的熊山君、寅將軍,又朝外麵指了指,特處士在哪不清楚,反正外麵就對了。“此言差矣,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荒郊野嶺,除了你我就沒旁人,貧僧如何走過這一難,還不是你我說了算嘛!”
“好些人看著呢?”
“誰?”
你要這說,真沒人敢站出來。
“是吧,且不說沒人看,就算有人看了又如何?過程不重要,要看結果,要看成書的文字描述!”向遠聳聳肩,蕭何回去寫份報告,講明此難唐僧不易,佛祖那邊蓋個章,這難就算有了。
真要扯什九九八十一難,金蟬遭貶、江流兒這些都是,不也沒演上嘛,文字成書,後期潤色一下就完事了。
蕭何暈乎乎上了天,滿心歡喜等著裝一次,沒裝著,別提有多難受了。
世上還有比失望更糟心的嗎?
有!
你沒裝著,看別人裝著了。
向遠繼續上路西行,和蕭何不同,心情十分愉悅。
世上還有比裝逼更快樂的嗎?
有!
別人沒裝著,你裝著了。
五指山。
巍峨險峻,高接蒼穹,位於南贍部洲和西牛賀洲中間,不偏不倚,剛好連接兩大板塊。
打東邊來了個和尚,騎著白馬,肩扛錫杖。
身高超過一米九,體魄強健,除了小白臉有些反差,其餘都是惹不起的配置。
五指山和雙叉嶺中間還有一段劇情,向遠覺得無聊,急等著和猴子見麵,直接跳過了這段。問題不大,成書的時候自有大儒補上。
五指山下邊,一顆猴頭隔著二地被遠光燈閃得睜不開眼,大聲叫嚷道:“這,師父在這,俺老孫等你五百年了!”
孫:猴哥,傻和尚來了,俺老孫要自由了!
鬥:莫要太熱情,顯得非他不可,捧他上去無所謂,慣著他就不好了。
孫:不行啊,他跑了咋辦?
鬥:倒也是。
孫悟空滿心歡喜被遠光燈閃了足足一炷香,好不容易等騎白馬的和尚靠近,看清了唐僧的長相,當即倒吸一囗涼氣。
“小白臉,俺老孫認得你!”
孫悟空脫口而出,疑惑問向萬能的猴哥:“猴哥,這不對呀,俺老孫大鬧天宮的時候見過這張小白臉,當時他還栽贓我作詩來著,咱是不是認錯和尚了?”
按鬥戰勝佛的說法,唐僧是佛祖弟子金蟬子轉世,眼前這隻遠光狗在天庭上班,一看就是玉帝近臣,那種隻會溜須拍馬的佞臣,絕不可能是金蟬子。
鬥戰勝佛也有點迷糊:“是與不是,你問問就知道了,如果是真和尚…”
“那俺老孫就要好好報答他一下了!”
孫悟空咬牙切齒:“他栽贓俺老孫作反詩,害俺老孫被佛祖狠狠按在地上,大恩大德五百年不敢忘,今日勢必讓他血債血償。”
“冷靜點,可不能打壞了。”
“猴哥放心,俺老孫省得,規矩之內,不會亂來。”
交流完畢,孫悟空祭出許久不用的老實猴嘴臉:“這位大師高僧,可是去西天取經的那位唐長老?”“正是貧僧,你是哪路猴頭,為何住在山?”
猴哥說得沒錯,這和尚說話果真不中聽,什叫住在山,搞得他很喜歡一樣!
猴在看人的時候,人也在看猴。
哪來的猴頭?
向遠腦門飄過一串問號,記得很清楚,佛祖當時不給他碰瓷的機會,大逼兜又快又疾,直接照著猴臉呼了下去。
因為趕時間,猴子沒脫褲子,少了齊天大聖到此一遊的名場麵。
可能是因為燒了太多錢,佛祖這巴掌下手格外凶殘,將孫悟空一整個按進了地,直接貼上六字箴言的封條,別說猴頭了,猴屁股都沒給露出來。
所以這顆猴頭從哪鑽出來的?
向遠滿心疑惑,琢磨著可能是佛祖後來反應過來了,怕五百年小黑屋會把一個活蹦亂跳的猴壓成玉玉猴,允許其腦袋在外放風。
還行,挺人性化的,比猴屁股在外麵放風強多了。
一人一猴進入對話環節,向遠有劇本,孫悟空有猴哥,對答如……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