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節 不是不相信,而是真的沒見識過這種技術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第三顆雪梨 本章:第三百六十九節 不是不相信,而是真的沒見識過這種技術

    王副組長:“好像有那一點道理,比我導師的考證,秦先生的分析,更切合古人的實用主義。”

    在考古學中,社會學科也是一項重要的佐證。

    隻是關於柿蒂紋,沒有學者會想到用中醫藥理來考證。

    畢竟現存漆器、青銅器上的花紋,第一眼看去,便會先入為主的判定為柿蒂。

    一旦先入為主,後麵的考證,實際上是一步錯步步錯。

    譬如物理學家認為光是波,就構思各種實驗證明光是波。

    直到證明光是波的實驗無意間證明了光的波粒二相性,這才恍然大悟。

    有些時候,人們與真相隻隔一層紗紙,但那層紗紙,卻極難捅破。

    而秦淮的分析,幹淨利落的、不留半點爭議的將紗紙捅破了

    十幾位專家擦了一把汗。

    不是吧?

    他們敏銳的察覺到,秦核舟貌似給考古學家們添加一份負擔!

    以前,考古學家需要懂曆史、懂繪畫、懂化學、懂物理、懂地質、懂宗教、懂經卷、懂古文。

    而秦核舟剛才那番分析,若是寫成論文發表,考古專業肯定要加一門學科中醫學。

    慘絕人寰啊!

    “我分析得合情合理呀。”

    秦淮微微一笑。

    “合理合理,非常合理,秦先生見解獨特。”

    “秦先生博聞強識,能將中醫與考古聯係起來,這種考古方式自成一派了。”

    舔就得了!

    這種考證方式,確實讓人耳目一新,且無懈可擊。

    “那依秦先生之見,這種花紋,應該如何命名?”

    “方華。”

    秦淮能推翻柿蒂紋,自然有自己的命名。

    十幾位專家聚精會神的傾聽。

    “通芳華,指的是四方的花,來源於上古時代炎帝神農部族的華圖騰。

    其實這個詞不難找。

    屈原在楚辭九章思美人中記述:“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

    後人王逸對前一句的解釋是:“正直溫仁,德茂盛也。”

    對後一句的解釋是:“生含夭姿,不外受也。”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也有:“臣觀其麗者,因稱詩曰:遵大路兮攬子祛,贈以芳華辭甚妙。”

    陶淵明桃花源記:“芳華鮮美,落英繽紛。”

    梁武帝樂府芳樹:“綠樹始搖芳,芳生非一葉。一葉度春風,芳華自相接。”

    秦淮一連串舉例下來,饒是眼前的十幾位考古學家,都有些茫然。

    畢竟他們也不是什都懂。

    很多時候,都需要翻閱海量資料,甚至是到其它博物館查看卷宗。

    一般而言,一位學者能夠翻閱海量資料,從資料中對比出證據,那就是極為了不起的學者了!

    但秦核舟卻如同一座博物館似的往外掏資料?

    須知。

    他們這些專家,並未事先讓秦核舟準備資料,純粹就是秦核舟佬隨機應變,每一句話,都是真才實學!

    服氣。

    心服口服。

    “我依稀記得,方華紋在青銅鏡上經常與枝蔓紋樣連用?之所以這樣用,是取意詩經大雅中的綿綿瓜瓞。用來祝福子孫綿延不絕。故而,柿蒂紋肯定是錯誤的。”

    當秦淮再一次強調時,劉教授長籲一口氣。

    他的直覺沒有出錯!

    當然,若不是秦核舟這番有理有據、無懈可擊、鞭辟入的論證,他這種人微言輕的學者,無論說什也改變不了局麵,除非是和秦淮一樣。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技藝天王》,方便以後閱讀技藝天王第三百六十九節 不是不相信,而是真的沒見識過這種技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技藝天王第三百六十九節 不是不相信,而是真的沒見識過這種技術並對技藝天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