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魏征那點兒事兒(3)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甲乙丁君 本章:第119章 魏征那點兒事兒(3)

    看了魏征的故事,你若覺得他隻是膽大敢真話,那你就錯了,他的可貴之處不僅在於,有膽量敢提意見,還在於,可以在別人發現不了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由近及遠、中見大,為國家做出貢獻!

    比如有一次,李世民要派遣使節去西域冊立可汗,因為當時的交通狀況,去一趟西域很不容易,路遙遠,且艱險,所以為了節約成本,朝廷讓使節順路去各國買馬。

    這事本無可厚非,無非一舉多得,出一趟差多辦兩件事嘛。

    可是,魏征卻發現了問題,他,陛下,這樣做很不妥呀,這樣做,實際上得不償失!李世民和眾人都非常納悶,這有什不妥和得不償失的,我們這是一舉兩得呀!

    魏征卻答道:冊立可汗是一件莊嚴的大事,可是我們卻讓使節順路買馬,這樣做,會讓可汗誤會,誤以為我們使節的初衷是去買馬,隻不過順路捎帶冊立他的,會給可汗一種極不受尊重的感覺,況且,大唐隻要和西域搞好了關係,馬匹還不是問題,甚至都不用買,他們就會主動送來上貢的……

    李世民聽了,恍然大悟,差一點因失大,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趕緊改變了讓使者“兼職”的初衷——這一次你出差啥都別幹,就專程去冊封可汗。

    果然,不出所料,西域的可汗在接受了李世民的冊封後,不禁大喜,贈送了李世民不少良馬佳駒。

    李世民在收到這些馬後不禁讚歎道,魏征太有才啦,我險些因為省交通費而影響我們之間的關係。

    這就是魏征,能夠在別人發現不了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有才!

    還有一次,嶺南的兩個部落發生了爭鬥,很久都沒有入朝給李世民上貢了,也就是很久都不給李世民交保護費了。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叫馮盎,在嶺南的勢力很大,富可敵國。他有一個很有名的孫子,叫高力士(至於爺爺姓馮孫子姓高,這麵有一段曲折的故事,隨後在李隆基卷中會專講)。

    這個時候,有人上奏了,馮盎一定是反叛朝廷了,起初,一個人這樣,李世民不信,數個人都這樣,李世民開始懷疑了,數個地方數個人數年都堅持這樣,李世民終於相信了,怪不得你子不來上貢了,原來是給老子反了,於是命令江南和嶺南的數10州兵馬去討伐,收拾這不交保護費的蠻子!

    就在征討大軍集結完畢,就要出征的時候,魏征卻來了,他對李世民:嶺南路途遙遠,地勢險惡,又有瘴氣瘟疫,況且我朝剛平定中原,實在不宜再興師動眾啦!

    李世民,那就任他造反?

    豈有此理!

    魏征立刻答道:據我的觀察,馮盎的反狀恐怕還沒有形成,或者還沒有造反,這仗根本不用打。

    李世民聽了,特別不解,也有些生氣,,難道那多人馮盎造反了,都是在胡謅?你憑什他沒有造反?難道你有千眼看到了!

    千眼雖然沒有,但魏征卻有獨到的分析,隻聽他解釋道:陛下,如果馮盎已經造反了,那他勢必會分兵幾路,占領據險要之地,攻掠鄰近的州縣,樂如今,告發他造反已經有好幾年了吧,馮盎的兵馬在哪呢?還沒有出嶺南,這明顯不是反叛的跡象呀,至於他不來朝貢,恐怕是因為各州府縣上告他謀反,而陛下你又不派使臣前去安撫調查,在這種情況下,馮盎又怎敢來朝廷呢,我敢斷定,陛下如果派使者前去安撫他,向他表示信任和誠意,他就會來朝貢了,這樣就可以不用戰爭使他順從了。

    李世民將信將疑,姑且聽之,下令收兵,改為派使者持旌節前往嶺南慰問。

    果然,馮盎並沒有謀反,情況和魏征的一樣,馮盎在受到朝廷的慰問後,立馬就派他的兒子馮智戴跟隨使者一同返回朝廷了,開始重新按規矩上貢朝廷,交保護費。

    事後,李世民高興得:魏征讓我派去一個使者,就讓嶺南安定了,勝過了10萬大軍,實在是我的第一輔臣呀……事後照例給了魏征不少的獎賞,這次是布帛500匹。

    可以做多少身西服啊,阿嚏!

    正是源於魏征的多次慧眼見解,在李世民的心目中,魏征漸漸成了連諸葛亮都比不上的巨星(“雖亮無以抗”),不可以一沒有(不可一日離左右)。隻要李世民一遇到事兒,就會去問魏征,“魏征,這個你怎看……魏征,那個你怎看……”,整得比“元芳”都忙,阿嚏!

    有一次,李世民需要派一批大臣到各地去檢查工作,考察地方官吏的賢能,詢問民間疾苦,禮遇長壽老人,賑濟窮困百姓,起用埋沒已久的人才,使者所到之處,有如皇帝親臨,檢查到不合格的幹部,有權將其就地免職。這是一項很大的權利,很容易出現結黨營私包庇腐敗的行為,因此要求派出去的幹部必須剛直不阿,秉公辦事才行。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今》,方便以後閱讀大唐今第119章 魏征那點兒事兒(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今第119章 魏征那點兒事兒(3)並對大唐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