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漢後而三國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蝸牛快遞 本章:第三十四章 漢後而三國

    第三十四章漢後而三國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又一個大統一的王朝,更是我國古代軍事力量最強的一個朝代。漢朝國力極強之時與當時略同時期的歐洲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

    大漢朝極力發展文治武功,武力開疆擴土震懾四方;文以儒,法,道,陰陽,縱橫各家之所長,取集霸道,王道的方針治國,並在以後逐漸形成了中國曆經千年的主流思想。其中儒家思想被漢武帝格外推崇,而漢宣帝采用的道法結合的治國方針同樣使得國力大增。

    漢朝也是中國發展曆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華夏族自漢朝以後逐漸被稱為漢族,漢族在這一時期得名。漢族由於文明程度較高,在中國兄弟民族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這也是曆史發展和自然進化形成的結果。漢後曆代朝廷名稱雖變,但漢族作為中國的主體民族的地位始終未變。

    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

    西漢時全國人口達六千萬餘人,占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其文化統一,科技發達,以儒家文化為主體代表的漢文化圈子正是成立。西漢更是為華夏文明的延續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為後世皇朝更替提供了重要參考。

    西漢時期奠定了漢地範圍,極盛之時東並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北達陰山(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山脈),除元朝和清朝外,曆代無不在此範圍盈縮。並發出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超時代強音。

    東漢時期科技發展極盛,社會經濟水平同樣得到大大提高。

    然而正所謂物極必反,日中則昃。

    東漢後期,降異象,妖物頻出,災禍連連。同時朝廷漸漸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休,國力日漸衰弱;又因連年全國大旱,顆粒無收,而稅賦不減,百姓苦不堪言,餓死者無數。出現了社稷不穩,江山欲崩的征兆。

    屆時有鹿黃道人張角趁勢而起,打著普度眾生,拯救世人的名義;高喊“蒼已死,黃當立,歲在甲子,下大吉”的口號,公然反抗朝廷,對地主官僚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因為當時的起義者們頭上都帶著黃巾,史稱黃巾起義。

    朝廷卻無力清剿,但為了平息叛亂,於是便令各地自行招募兵勇進行對抗,這便為後來東漢的快速分裂埋下了禍根。

    最終黃道人張角的起義,以其自身的意外身故而最終失敗。但是各地卻也因此擁兵自重,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麵已經不可挽回。

    東漢末年,經黃巾起義事件之後,出現了群雄並起,不尊號令,相互爭鬥不休,戰事頻出的混亂局麵。軍閥混戰多年之後,大漢朝終於分裂形成了以北魏曹氏,西蜀大漢之後劉氏,東吳孫氏的三國鼎立之勢,史稱三國時期。

    其中北方魏國勢力最大,共占幽州、冀州、並州、青州、徐州、兗州、豫州、雍州、涼州、司州十處,另外還有荊州、揚州的部分地區。東邊吳國占有交州,和荊州、揚州大部分地區。而西麵蜀國卻獨占一州--益州。

    公元0年,隨著魏國魏文帝曹丕的稱帝,標誌著大漢王朝的覆滅,以及三國的正式形成和勢力的劃分。

    蜀國劉氏乃大漢朝漢氏正統,為了延續漢朝基業,次年1年劉備在d國,史稱蜀漢。

    至於東邊吳國孫氏則以長江作為險,趁蜀魏交戰期間休養生息,發展民生,擴建軍事,於9年自立為帝,在武昌(今湖北鄂州)正式建國。後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建石頭城。

    三國時期同樣戰事不休,相互鬥爭多年。國主劉備賬下大軍師諸葛亮為繼承先帝遺命興複漢氏,多次興兵北伐,以弱擊強。然魏國勢大,同樣不可覷,諸葛亮多次北伐未果,不得已退還。

    如此反複經年不休,雙方國力消耗不。魏國怒與蜀漢多次挑釁,朝臣終於決定反擊。定策攻打西蜀,同時為了防備東邊吳國趁機作亂,於魏太和四年(公元0年)正月,在今安徽合肥再築新城以備孫吳之患。

    同年正月,東吳大帝孫權得知魏蜀正在加急備戰,覺得有利可圖,便召開早朝共同商議國策。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囧途》,方便以後閱讀三國囧途第三十四章 漢後而三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囧途第三十四章 漢後而三國並對三國囧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