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奪鹿侯 本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

    在大多數戰鬥中,攻城往往是一場戰爭中最消磨時間的事。經常會出現攻城方因士氣不足、死傷過重而退軍,從而進入漫長的圍城期中。圍城,毫無意外是所有攻城方法中對攻城方最有利的戰法,僅需要耗費些無足輕重的糧草,便能從春季圍困到秋末……一座城池的百姓越多,圍城便越有利,因為百姓消耗的糧草,將會對城中敵軍帶來巨大的影響。

    花上一年半載,以最簡單手段奪取一座城池,總要比屍橫遍野來得容易。巨額糧草與龐大人力與傷亡軍卒的撫恤相比微不足道。

    投石炮的大規模應用於燕軍極大地改變這一現象,給予攻城軍隊能夠越過城牆擊打守軍士氣的機會。在燕軍南下的路上,石砲轟擊之下,硬生生砸出除強攻與圍城外更加行之有效的戰鬥方式——即集結數目巨大的石砲轟擊單一城牆,輔以弓弩齊射打擊守軍士氣,從而於單麵形成絕對優勢,再以大隊步卒登上無人防守的城郭,搶奪甕城後直接與敵軍進入巷戰。

    這種戰法在燕氏向南擴張之路上立功良多,可一旦遇上護城河極寬的城池,便隻能另尋他法。就像這廣陵城,因四麵水域頗多,護城河足有三十餘丈寬,將石砲架設於河畔泥沙陷地間都不能轟擊城池,反倒有可能因碎石累積而令攻城軍卒難以攀援,令人不得攻城之法。

    倘若平時,像廣陵這樣的城池燕氏便隻能圍困,除此之外束手無策,因為任何強行攻城的舉動都意味著城頭會使燕氏軍卒死傷無算。不過今時今日,局勢卻有所不同,城中可能的內應讓軍卒在城頭死傷不再毫無意義……這種情況,任憑哪一個將軍都應當有膽量放手一搏。

    自護城河中暗道穿過圍城進入城中西南營地的斥候回到營地,向徐晃回報了城中營寨的情況,並帶回廣陵太守陳登的信物。城中拚殺仍在繼續,徐晃擰著眉頭望向城上。密密麻麻的守軍正仰仗城池給予攻上城頭的燕軍強有力還擊,短時間內他們的軍隊無法突破守軍在城牆上站穩腳跟。

    這才不過是甕城,這場攻城戰結束還差得遠,可日頭卻已經消下去了。

    “再派兩個校尉部,進攻西甕城。”

    徐晃的中軍同樣設在西南角,這個方向使他能兼顧西城牆與南城牆兩個方向的攻城局麵。東麵護城河外則是田豫的營寨,水卒輕便的皮甲與短兵弓弩並不適合攻城這樣近身搏殺烈度極高的戰事,因此他們隻是在城外堆砌土方構築望樓,好在夜觀察城中動向,除此之外僅僅是以強弓勁弩加強守備吊橋的力量罷了。

    北麵城牆外則並未陳布軍寨與大軍,徐晃留出供城中厭戰的軍卒與百姓出逃的缺口,同時在城外十水中有艨艟數十封鎖河麵,陸上有華雄部下精騎封路……如果袁軍大部從北門出逃,西涼驍將會讓他們吃盡苦頭。

    這場戰爭的主攻力量便是徐晃部下的主力,伴著日薄西山,徐晃的營寨中燃起篝火,在沒有光亮的望樓上,徐晃舉目東望。區區一座廣陵城,在徐晃心中卻有兩個戰場,一個是他部下主攻的西城牆與南城牆,另一個便是城中陳登廣陵郡國兵與袁氏的街巷戰。

    兩個戰場雖方位不同,卻麵臨著同樣的敵人,亦因此而相輔相成。城牆的守軍若遭到重大打擊,必然使城中後備軍兵力吃緊以減輕陳登的壓力,陳登部壓力減少便能從後方奪取城門,以回饋攻城軍隊;相同的情形對陳登部也是一樣,若城中巷戰擊潰袁氏後備軍,則城上守軍亦要派兵下城,使城頭空虛給徐晃部帶來可趁之機……不論他們哪一邊取得戰果,都將使戰事走向勝利。

    但相同的是徐晃部也要因此承受更多風險。色黑了,再打下去就是夜戰,他的部下卻因城中友軍而不能返回,依然在城上拚殺。這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一旦城中陳登部潰敗,則強攻上城頭承受的巨大傷亡便化作平白無故的損失。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縱兵奪鼎》,方便以後閱讀縱兵奪鼎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縱兵奪鼎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並對縱兵奪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